返回

碧海长天艳山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八章 终于走到这个局面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于是赵佶决定如果身体许可,就最多再干两年,把在位时间凑够九五之数就再也不干了。到时自己升级成太上皇自顾优哉游哉去,国家之事就交给新君赵桓吧。     这肯定不是什么新鲜事,貌似十八年前就玩过类似的一出,历史转了一个圈仿佛又回到了原点,只不过早已是沧海桑田。那般旧事自然是没人不开眼的再提及,但赵佶今天突然借着这个机会抛出这个大炮仗,可还是惊掉了不少下巴,赵构第一个就跳出来坚决反对。时间,对他来说,时间是不够的,江南的分治准备根本就是陷入了泥潭,没有打着民主的幌子把江南彻底置于手中,反倒真是把民众的求权**给忽悠了起来。天行洲虽然有把握控制住,但就那点实力还是太薄弱了,对于赵构来说远远不够。     可是这次赵构真是孤掌难鸣了,除了秦桧和他坚定的站在一起,就连御史台的言官阵营如今都已经彻底被统派分拆,孙觌和杜充也早就失守了刑法阵地,被吴敏等人给挤出了朝堂,弄到天行洲去当地方官了。更重要的是,赵楷一党已经转变了政治立场,不再谋求争夺皇权,在这个问题上他们选择了沉默。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佶又抛出了天行洲的诱惑。非常虚伪的言说天行洲已经发展到相当程度,又远在海外,为使其不置疏离王化,需要派出强力统帅和睿智谋臣守牧,问赵构可有好的人选建议。     这不可谓不是一个天大的诱惑,也算是最后的摊牌。这是赵佶,或者说是宋联更合适,给赵构最后的优惠条件。一直以来,虽然赵构殚精竭虑的攥取和维护天行洲的统治权,视那里如自己的私产,但在律法层面上他确实是没有任何名份。如果赵佶委派他作天行洲的率臣,那也就是给了他占据天行洲自成一系的大义名份,也就是和当年赵桓领北地之军政有些类似。赵佶说需要统帅和睿智谋臣,无疑是指秦桧可以让赵构带走,其他一些赵构的死党也可以跟他走。     终于还是这样的结局,宋联精心营造,丝丝入扣,简直是滴水不漏的一步步把赵构逼到了,也引领着大宋政治格局走到了这种局面。赵构已经再没有任何转寰的余地,接受宋联的安排是唯一选择。     第二天的各大媒体是这样报道昨日朝堂表现的,“帝感人应知节,不可过分贪天之欲,议大定十九年春退位,内禅国储辽王。百官赞颂,世皆称善,天下叹服,帝遂拟诏成旨,传檄天下。诏旨尚书左仆射吴敏领文武百官,各有司衙门,并同辽王府及宋联政府接洽商谈,统领布署施行国祚传承之事体,以确保两年后薪传顺利,国家祥和,民众安泰为善。”     意思很清楚,这内禅既然定了,当然也不能坐等,宋联势力大规模提前南下是必需的。等到内禅后再弄,那纯粹是扯淡,这又不是两国协约,咱们这是一家人办自家事啊。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