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米。
工程师们仔细检查了超声波发生器,核心的换能器各组件更是反复测试,这是ASA让应用物理研究院研制的。
“工作频率多少?”李庄觉得这东西很不靠谱。
“500-900KHZ,你可以把它看成一种可调式高频超声波清洗机,旁边的是微波炉,”古巴耶夫说。
李庄头晕,张口结舌地看着在旁边解释的“竹竿”,再看看研究人员正在加装的燃料,似乎是一种淡黄透明液体,更是觉得无法理解。
“老板你以为有多难?原理很简单的,不就是三样东西,超声波清洗机、微波炉加高级配方的氘氚化合物,做出的菜当然是能量,”古巴耶夫的语气很轻松。
“嘿,要这么简单,你们也不用连着做了几十年的实验,”李庄觉得这家伙吹牛的毛病又犯了。古巴耶夫曾是个天才少年,21岁就拿到了莫斯科大学的博士学位,他读书的时候研究的就是核聚变,组里资格最老的是来自花旗国的怀特博士,他在这个领域研究了三十年。以前的研究所财力不支解散后,他才来到ASA继续自己的研究。
试验开始了,李庄跟着主管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监视屏幕。各系统先自检,被古巴耶夫称为“超声波清洗机”和“微波炉”的装置绿灯亮起,各设备按照设计工作顺利依次启动。
输入能量指数在节节攀升,强大的超声波震荡让反应室里的氘氚混合液体在反应室里气化,飞秒级的爆发频繁发生。检测系统查到了氘氚核聚变产生的中子和能量,能量输出指数开始攀升,热交换系统驱动发电机加入供电系统,输入输出能量比达到1:5.5后,外接电源断电。
随着燃料的缓慢加入,输入输出能量比最后达到1:10,并始终保持稳定运行。
“耶!”研究员们一起欢呼,古达耶夫还跳起了别扭的舞蹈。
李庄陪着他们高兴,不过心里还是感觉离实用化差得太远。他刚看过资料,这次用的氚比较多,费用很高,而且发电系统效率不高,只有20%,只比高级同位素电池的16%略高,高能粒子也没法用起来。
可控核聚变跟氢弹的猛烈爆发不一样,必须耗费大量的能量来激发核聚变并控制能量的释放速度。他正想着,古达耶夫给他递过一张表,上面写的是未来的计划。
火箭实验室准备使用两种推进方案,从地球上发射,直接使用推进剂交换热量;在太空中则与离子发动机配合使用,充分利用高能粒子。
李庄夸奖了他几句,让他继续努力,然后和安德列夫离开。
“庄头,成功没?”李猛看见他走出来,有些好奇。
“实验顺利,但他们这个搞法,要用上新式的核聚变火箭,得再等十来年,”李庄说。
安德列夫懂中文,站在边上也是一脸的郁闷,他是行家,看了一下实验过程和相关的参数,就知道想让核聚变火箭自己飞出地球,还得花很长时间。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催催能源研究中心的那帮家伙,这段时间让他们太舒服了。
李庄觉得有些事情急不来,有自己的规律,是不可能凭空飞跃的,好在核裂变火箭已经成功,ASA飞行器研究中心正在加紧设计巨型的登月飞船,已接近完成。
回来的路上,陈小军说大型机甲已经被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制出来,问李庄要不要过去看看。
“你咋知道这件事?”李庄有些好奇。公司有自己的保密制度,无关人等不能随便乱问,哪怕亲近人都不行。
“庄头,你绝对想不到钱林把机甲放在哪里,从昨天起这事就闹得沸沸扬扬,估计就你一个人不知道,”陈小军说。
李庄昨天和理论物理研究院的人在一起,忙了一整天,晚上又在做研究,确实没去关注公司里发生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