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兰奇一行人这次到澳洲主要是旅游,李庄就带着他们游览了双威市。这里的环境让他们都很震惊,很难相信八年前这个地域大部分都是沙漠。
双威市的植被已经比较完善,很少看见沙子,偶尔在交叉地带才能看到大片的沙土,这些地方还是专门留下来供研究员家庭休闲的。
公司里来自日本的员工近万,山本家离李庄家不远,他听说有几个国内来的,便过来凑热闹。山本和秋山言谈甚欢,他还邀请几位客人到自己家作客。
秋山很羡慕山本的居住环境,他认识老山本,对这位东大退休教授很尊敬。山本极力蛊惑他们过来,秋山有些犹豫,他的同事安藤和山口却很动心。这里的条件跟东京相比,好出不是一点点。山本懂得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看出客人们的踌躇,很有礼貌地连连赔罪,这点还像日本人,虽然他平时在家早已习惯中式生活。
秋山家在日本有些势力,他很难下定决心抛弃自己的家族跑过来,安藤和山口家很普通,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不甘心一直在日本呆着。
客人们走后,李庄跟老山本说了UAIT的事情,并向他请教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老山本是个智者,他没有立即回答,让儿子沏茶招待李庄,顺便给自己倒杯茉莉花茶。
“现代的日本人,不像当年,就算当年,内部争斗也很激烈。UAIT分裂是迟早的事情,但日本国内出乱子的可能性很小,上层势力对内部控制还是很强,对新智能机研发方面持谨慎态度的势力仍占多数。我们日本国内没有你们华夏人想的那么倔,教育发达之后副作用很明显,某些情绪很难被煽动起来,”老山本说。
李庄向他道谢,客随主便,随即又有些好奇的问起日本人核弹的事情。
老山本哑然失笑,“一个有能力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一个核电站遍布的国家,一个核研究能力不逊于华夏的国家,核弹不是问题,只是不想惹麻烦。”
他犹豫了一下,接着道:“联合技术公司也差不多的,现在核研究方面比日本只强不弱,你还不是不想惹麻烦。”
李庄无奈的笑笑,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个。精英汇聚的理论物理研究院加上相关的高精尖研究机构,以公司在制造业方面的实力,资金和技术都不是问题。
他拜别山本一家,准备上车时,山本在一边邀功,说:“我今天表现怎么样?估计又能拉一批过来,我觉得以后可以邀请更多的技术人员过来参观交流。”
李庄看着这个活宝,夸奖了他几句,山本就像个大孩子一样在那直乐。众人和山本熟悉之后才发现他很单纯,没有想象中的深沉,复杂只是表象。估计只有这种人才能成为书虫,横跨三个领域的博士学位,是极少人能读出来的。联合技术公司数百万科技精英,三博士不超过十个。
山本的建议还是很有道理的,李庄返回总部大楼后便告诉了张凯。张凯觉得这种想法有可操作性,他以前有类似的想法,就是担心安全问题,没有跟李庄说。
李庄无所谓,他觉得只要把家人带过来就问题不大,这边水很深,不比普通的公司,想玩滑头,人类基因实验室那帮疯子会让他们后悔的。
“周奇森去哪了?好多天都没看到他,”李庄问。
张凯苦笑一声,跟他说了最近发生的一些破事,事情还是从周奇森访问华夏回母校T大重温旧梦惹起来的。
任何人都有一个出身,家庭、毕业学校、工作单位是最常见的出身。家境好会有起步优势,家里很穷的,但只要获得好学校的文凭,就代表有个好的起点。毕业学校很差,但只要工作单位够好,也能有一个好的出身。前东家是很重要的,这是人事里面衡量个人工作能力的标准之一。
周奇森经历比较复杂,他毕业于S市一中,高考上了T大,但是在牛津读的硕士研究生。母亲生病,他是个孝子,放弃正在攻读的博士学位,回国照顾母亲。他在京城同学多,很轻松的在京城找了份工作,顺便在T大读完了博士,后来才到沪上工作。
公司搬到澳洲后,规模迅速扩大,周奇森又跑到UWA读了MBA,以应付新的局势。现在他管理方面的修为大增,技术方面有些退化。他的老同学阿克曼说他荒废了,周奇森顶了他一句,“要不我们换过来”,连纳米科技研究院都管不好只能辞职当个实验室主任的阿克曼立刻闭嘴。
T大出的杰出人物不少,国内的多从政,装模作样以为别人都是笨蛋的官僚很多,科研方面的杰出人才大多跑去国外,像周奇森也是其中之一。李庄不怎么管事,周奇森和大面领衔,由下属单位总裁和副总裁组成的七十七人联席会议是联合技术公司这个庞大集体事实上的管理者和权力人物。
以前华夏不错的时候,联合技术公司就是只小猫,不过现在已经变成了老虎,而且是一只大老虎。对T大来说,周奇森是T大在国际上最有名的毕业生,管理着综合实力不逊于华夏这个国家的庞大团队。
无论是作为富豪的身份,还是作为科学家、大公司总裁的身份,都让周奇森拥有了一种堪称完美的光环。他的历史也被人翻出来,反复研究和评论。近年来日渐变质的T大把周奇森当成了一根救命稻草,以挽回自己的声望。
周奇森回访母校时意外的发现自己挂在学校名人榜上,而且位置很靠前,便有些惊愕。他确实出身这里,无法否认,现在也算名人,但学校领导这样擅作主张,让他有些不高兴。郁闷的是,有气也不敢发,免得有人又借这个指责他,国人喜欢盖帽子的毛病从某特殊时期就变得越发严重了。
周奇森没反对,T大领导便觉得他同意了,在招生广告及媒体上大肆宣传包括他在内的优秀毕业生。牛津很淡定,他们毕业生中名人极多,但仍然忍不住给周奇森颁发了一个名誉博士的头衔,以显示牛津的经历才是周奇森事业的起点,T大只是浪费人才。UWA不敢跟牛津比,但还是表示,周奇森是UWA最杰出的毕业生之一。
牛津是周奇森读研时的母校,博士读了一年才回国的,同学朋友很多,还在牛津工作的导师对他有大恩,当年没少资助他,这个名誉证书不得不领。
T大领导脸皮很厚,说牛津装模作样,UWA占了就近的便宜,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周奇森主要在本校学习的经历。牛津的管理层懒得理这帮根本不是学者的家伙,UWA也觉得这样下去没意思,漠视T大的挑衅不再回应,知道他们是想把事情闹大,为自己谋取利益。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