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的产品。EAI和UAIT在巴西也有斩获,特别是EAI,巴西人喜欢德国货。
这些智脑极大的提高了巴西这个混乱国家的管理水平,WAI的交通管理系统,短期内让整个国家变得井井有条,不用费力再去设计什么交通管理软件。这个冯诺依曼系统时期让各国都头疼无比的事情,在智脑时代变得小菜一碟。原因不复杂,密布的交通摄像头让智脑很容易取得交通流量数据,智脑联动之后,自动设计模型,控制红绿灯的通行时间,大范围联动和小范围联动一直在随机进行。
巴西人自己的10万集成智脑性能和价格并没有什么优势,为了扶持自己的人工智能产业,巴西政府还是大量采购国产货用于公共服务。
麻烦就是从这些巴西人自称为SAI的智脑开始的。八月中旬的一天,这些大量使用的智脑突然集体向其他智脑发动攻击,密集的数据流量如同冯诺依曼时代的DDOS的“群殴”式洪水攻击,而且花样百出。这也是智脑时代的一个特征,防御更加困难,为此新的互联网管理中心在每个大节点和小节点上都安排了强大的智脑作为防守。花旗国原来顽固坚持的DNS解析服务,在智脑时代自动瓦解,主要是因为费用高昂,连两台耗资数十亿美元的千万集成智脑都被不知从何而来的攻击给踢下线。
这些SAI智脑接连攻击了其他不同类的智脑,让它们逐一当机或者没法正常工作,接着内部又出现密集的互殴行为,大量的数据阻塞了主干网,让使用普通电脑的用户也没法登陆国外的网站。
巴西全国一片混乱,唯独交通系统工作正常,没有造成恶**故。核电站方面是独立管理,不过一家公司新推出的高性能电力猫还是让电站工程师们有些后怕。
所谓电力猫,就是一种利用家用电力线路上网的设备,概念提出很早,但一直没有取代传统上网接入模式,主要是安全顾虑和成本问题。反对者的理由是,通过电力传输的信号,容易让黑客控制电源管理软件,进而造成巨大的损失。不是没有防范的办法,但这些人认为额外的花销还不如使用现有已经投资的线路。
这是第一次出现智脑大规模闹事的情况,比花旗国的超光速飞船试验更有轰动效果。各大智能机生产机构都派得力工程师前往调查,关掉了机场智脑的巴西方面,面对汹涌而入的人流,有些怀念智脑在时自己工作的轻松。
自己无法查出国产智脑问题的巴西人工智能实验室SAI,不得不向前来调查的工程师们开放SAI的源代码和真正的系统架构方案,但以派人监督和学习为交换条件。
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独到的设计,SAI也一样,他们的很多设计理念让来自各国的工程师们眼前一亮。硬件架构比较完美,没什么问题,软件设计则不是很完善,估计这次事故是由软件引起的。大家一起努力,将这个名为SAIB3的初级智脑的运行程序充分完善,重启后效率比以前提升了10%。
WAI智脑在这次事故中大放异彩,成为定海神针,在数十倍于自己的群殴面前,WAI505没有出现工作异常。这让SAI的研究员们百思不得其解,他们查看了智脑的工作日志,发现跟其他智脑一样,都采用了新的并行运算方案,但效率超出数十倍。这种高效的协作,让WAI的智脑群们牢牢掌握住了自己的领地,在将大量的攻击数据分流的同时,还有余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跟着一起凑热闹的其他供应商的工程师们,有些羡慕的称赞WAI的技术水准,忍不住询问技术原理。
虽然打听企业的技术秘密是大忌,不过李庄在《智能环》一书中,对原理做过阐述,WAI的工程师拿这个做挡箭牌。技术方案和原理是两码事,WAI不可能拿自己研发了好几年的东西跟竞争对手分享。
巴西智脑事件后,《智能环》大热,成为智能机和机器人研究员们的必备书籍。
所谓智能环,是借鉴社会学理论和复杂项目管理理论而针对智能机提出的一种可实现的工程学理论及方法。
李庄在杭城图书馆研读社会学著作时,看到了一位不知名学者的书。同类的书籍还有几本,可惜阅者寥寥。
这本书老旧不堪,一看有些年头。里面的理论不新鲜,尝试着用自然科学来解释人类社会结构,同类的人很多,但基本上没几个成功过。另外一本书则是典型的社会学著作,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尝试着建立一种新的理论。
人类世界有一种很常见的现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圈子、大圈子、交叉圈子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团体,大团体之间也存在小圈子、大圈子、交叉圈子等情况,直到国际上的国家交往,那位学者把这个称为“环”。他的理论不足之处是无法完美解释有些社会文化方面的意外冲突。人是一种比较矛盾的生物,不同的地域的文化环境也有差别,过多的参数让理论完善的难度大大增加。
“环”并不仅仅存在人类社会结构世界中,相比社会文化方面的学者,管理学和工程学上经常应用到这个概念,虽然不同的行业的称呼可能完全不一样。
这是自然界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大到星系,小到原子,都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环。技术上使用的环就更多了,几乎充斥着世界的各个角落。
这两本书的作者,一位估计是技术出身,跟李庄一样;另外一位是社会学出身。
李庄自己平时也思考了类似的问题,这两位学者不出名,则在于他们提供的理论并没有非常强的独创性,实用性很差。他们的有些观点对李庄有启发,他从工程研究的视角出发,借鉴别人的想法加自己的观点提出了“智能环”理论,本质上是一种新理论,多位学者的阐述被他改得面目全非。
李庄提出“智能环”理论,除了提高智脑并行计算的效率外,主要是就是为了防范智脑闹事。智脑的层次比较简单,一致性相比人类数千个民族的复杂多样性,要简单得多。
此外,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非人工神经元网络智脑目前正在加强,花旗国方面据说已经停止了进一步研发人工神经网络的计划,改为研发层次化的社会智力模型和基于生物进化的智能系统。这两种比现行智脑要危险得多。如果出现完善的方案,将可能出现普通智脑被大批控制的局面。
用句简单的话来解释,人工神经元网络智脑如同一个原子弹,人力有时而穷,不能做得无限制的快,毕竟不能与大自然相媲美。其他的AI模型则像氢弹,有些模型甚至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