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迷失在星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 意外之外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既然想赚钱又不至于惹麻烦,就当然要将生物仆人这种产品做得尽善尽美。     李庄对人类基因方面很感兴趣,虽然他对鲜血有些敏感,但还是经常前往实验室参观,他当初的誓言,早就被抛到马里亚纳海沟里面。     生物仆人的外形设计则根据审美标准模型进行了修改,基因和分裂细胞采集、优化及基因链修补技术人类基因实验室已经很成熟,包括国宝在内的三大妖孽覆盖了整个技术链。     说到标准模型,不能不提时尚杂志经常进行的统计。爱美是天性,这个已经被证实,连婴儿的目光都会在美女的照片上停留更长的时间。     娃娃脸、大眼睛、健康皮肤的匀称美女,比鹅蛋脸的庄重类和瓜子脸的妖娆类美女更受欢迎。国宝从技术角度作了一些猜测,觉得挺能解释这种调查分布。     无论哪种美女受欢迎的美女,匀称和皮肤好是共同的特点。匀称意味着平衡能力更强,运动方面更出色,无论是视觉还是力学方面,都是有必要的。皮肤好,意味着内分泌系统好,潜在致病因素少,生活习惯相对正常,如同绸缎一般的光滑肌肤,给人的视觉冲击很强。     娃娃脸的女生,天生的亲和力比较高,可能跟复杂的人类向往幼时的纯净有关系,也不排除有些人的病态反应,当然大部分人都是正常的,这足以说明天性。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拥有一双层次分明的明亮眼睛,是很多人的愿望。这可以从眼科角度来解释,心思复杂的人眼睛都比较浑浊,身体不好的人眼神昏暗。小眼睛会隐藏很多秘密,大眼睛则一览无余。     最接近标准模型的美女,是拥有娃娃脸、绸缎一般的健康皮肤、接近黄金分割的精致五官、一双层次分明的大眼睛、高挑匀称的身材、体态轻盈的知性美女。     实验室让小维姬根据要求进行设计,多次修改后确定了标准模型。标准模型只能代表大部分人的想法,不同的文化和民族有不同的倾向,实验室前前后后设计了数十款不同的造型,打印了很多图片,让市场调查公司满世界以代言人名义进行了市场调研。     调研持续了半年,其他公司的产品都已经逐步进入市场,但实验室诸人还是不为所动,决定一次性将自己的梦想完成,人类文化研究院的研究员们也持同样的态度。     向往完美,也是正常人的天性之一。     基因采集工作也在逐步进行,这块没有想象中的难度高,这个混乱的世界,想出名的人很多,可惜实验室不怎么看得上那些人造美女和演艺圈的基因。这导致时间拖得很长,规模不小的采集队伍频繁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将所需要的基因及必要的分裂细胞收集完全,耗资的巨大让不赞同的王梅撅起了嘴巴,没少找她认为的这帮BTSQ狂的麻烦。     公司内部本身争议就很大,这帮狂人也有些不好意思,对财务部门的不配合一直陪着小心,后来王梅才在周奇森的直接干预下将高达一亿黄金券的采集经费拨齐。     规模巨大的复制工厂正在建设之中,必要的营养液熊猫生物也在加紧研制中,这是大规模生产,不能跟实验室的小打小闹相比,一定要力争完美,尽可能的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     根据海外调查局的反馈来看,各大公司目前推出的产品,数量很少,可能是已经培养了好多年,毕竟实验室生产和大规模生产是两个概念。复制时间的长短,严重影响成品率,违反大自然的规律,会造成很多意外,这个已在实验室的研究中证明。     至于何时能低成本、高安全性的快速复制身体,国宝估计起码还要五六年,全球这方面研究的耗资估计会超过40亿黄金券。这还是在智脑大规模使用的情况下,要是还靠着以前在冯诺依曼系统上的敲敲打打,再过三十年都不够。     既然要耗时这么久,李庄也就没有了兴趣,他相信国宝的专业能力。研究员们休息的时候的闲聊,让他有些震惊。     生物智脑的研究,在各大国开展的时间不比人工神经网络迟。冷战时期,有大批的绝密研究项目,生物机器人是其中的一项。网络上公开的新闻,远比实际的进展要落后得多。     最开始的生物机器人研制非常残酷,本质上是一种植入芯片来控制人脑部活动进而让活人变成机器的研究。这种研究相对简单,很符合当初的实际情况,但实验体反抗很激烈,很容易导致意外。这种根本不是人伦范畴的血腥研究被大部分科研人员多抵制,比复制人更敏感,连科学家们自己,都害怕项目成功的时候自己一觉醒来发现被控制。     随着医学、材料科学、集成芯片、基因科学的发展,研究开始转向了电极细胞附着培养模式和定型培养模式。     电极细胞附着培养模式,本质上是利用集成芯片加附着细胞相互补充,既防止排异反应又让细胞发育的组织控制人的身体信号。这种模式本质上还是纳米光刻机器人,只不过为了利用人的身体而采取的一种模式。以前之所以迟迟不能成功,主要还在于智能芯片上,无论是工艺还是芯片智能化程度都不行,无法及时处理细胞组织反馈过来的神经信号。     定型培养模式,则与电极细胞附着培养模式不同,它是一种纯粹的生物芯片,但是想完美模仿复杂的人脑,那简直是做梦。这种模式不稳定,但更有进化能力。     李庄担心的就是定型培养模式造就的生物机器人,而不是被限制死了的电极细胞附着模式。     用句简单的话来讲,电极附着细胞型生物机器人,目前最好的英国产品,智能已经可以到六岁左右的儿童,非常单纯,手艺也好,寿命可以到二十岁左右。     定型培养型生物机器人,智能水平要高一些,但这是利用生物手段增强脑细胞活性的结果,并不是天然的聪明,能掌握的技术也少一些。这种机器人寿命普遍不长,生物机器人项目组首批研制成功的五台机器人,已经报废了两台,由记忆细胞培养的生物硬盘并不是很理想,容量远不如现有成熟的长寿命微型存储芯片,而且细胞死亡后的补偿再生跟不上,这方面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还活着的三台机器人,则出现了一些变异,聪明程度没有提高多少,但生物硬盘容量和寿命大大增加,生物机器人项目组等它们执行任务回来之后,便没有再让它们出去,一直在研究问题所在。后期的讨债工作主要由20万集成智能芯片的电极细胞附着型机器人配合海外调查局完成,估计也用不了多久,就会被相关势力发觉。     据这些人讲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