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迷失在星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 混乱的智能世界开端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理人,前前后后收集了近五千亿美金放到瑞士银行的匿名账户里。这部分资金很安全,被偷的人连说都不敢说,经常有在海外闲逛的裸官家属发现一无所有。     第一笔款项进来后包括新订单的预付款,让王梅有一种陷入金山的感觉。她找到李庄,结结巴巴的说自己想买一架飞机,李庄白了她一眼,“要不你再去建个机场?”     王梅自嘲的笑了笑,就打消了这个无厘头的想法。     超级庄园的建设在加速,拉格兰奇的专用码头被大规模扩建,环保做得很好,当地人大多被超级庄园项目组雇佣,成了公司员工。钢铁厂进展很顺利,从德国和日本进口的精密设备潮水般的涌入专用码头,两个可以起降最大型A380客机的机场正在建设之中。     聚光太阳能发电和海水淡化系统规模又被扩充了三四倍,将周围居民和土著人的饮水和电力问题全部纳入其中,甚至有部分淡水通过管道送到了黑德兰港。     李庄带张凯及人事部门去了一趟花旗国,找到托马斯。这厮现在日子不好过,不过作为土著,他还是很高兴能为李庄带路,到各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所拜访。     MIT是他的老窝,CIT是他读本科时的故地,这两所著名大学拥有李庄需要的大部分人才,当然哈佛和斯坦福也没放过。     高中都没毕业的来自某主义国家的李代表庄同志,还是受到了去访问的大学的欢迎,连当年他问倒的那个学者也很高兴地和他一起吃了饭。     李庄有名头,张凯是人精,托马斯是内奸,拜访一些知名科学家和工程师自然不难。有些科学家本身在绝密部门工作,不能出来,有些没有什么名气的,倒愿意过来,张凯也毫不客气的收下了。花旗国重视基础教育,人才济济,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不是偶然。     理论物理、空间物理、核科学、基础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技、基因工程、纳米科技、精密机械、激光工程等等,反正只要是能用到的人才,李庄都拜访了,以基础理论方面研究的为主。这部分人没那么敏感,花旗国相关部门一直跟着,好在发现没有涉及到技术机密,便也没太在意,就当是李庄与这些同道中人的惺惺相惜。     四月中,李庄在MIT食堂吃饭,观看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展示。     日本人推出机器人了,而且还是非常智能化的机器人。     日本联合人工智能实验室于四月十五日在东京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人型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先进程度还在威森科技的研究程度之上。     大功率同位素电池、超高强度的机体、完美的平衡系统、集成了五万人工神经元的纳米光刻智脑芯片、精密光学视野和红外探测系统,将日本数十年来研发的先进技术储备消耗一空,前所未有的让世人震惊的超级科技。     日本的电池技术一直是世界的翘楚,同位素电池虽然寿命很长,但输出功率有限,主要用在宇航方面。日本的微型大功率同位素电池技术显然已经实用化,至于大家担心的安全性方面,日本科学家在现场进行了演示。机器人项目组组长将芯片投入大火中,高温燃烧几个小时,然后拿出来装到机器人上,还是工作正常。他随即又进行了物理测试,电池的强度超出人的想象,估计是纳米合金材料制作的。     花旗国政府第一时间要求购买该技术,日本人很爽快,首相的原话是“一万亿美金,拿过来,我给你”。花旗国方面不习惯自己的小弟突然变得这么狮子大张口,威胁要进行贸易制裁。习惯服从强者的日本人这次把自己的民族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随即宣布推出五百万集成神经元的智脑,并视频公布了智脑自动控制研发、改进、生产机器人的场面,同时声称已经完成了一千万集成智脑的设计,将充分测试后在两年内推出。     花旗国海军则针对性的推出了集成十万神经元纳米光刻智脑芯片的无人战机,在日本海岸耀武扬威,并发布了航空母舰上飞机自动起飞着陆,机器人自动加燃料的视频。     人的习惯其实没那么大的差别,不管是哪国人。大家一起跟风,两三天内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和武器装备接二连三的展示出来。     果然在任何时候,任何先进技术最先都是用于军事方面。     好像一瞬间,整个世界都反应过来,然后都傻了。     各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第一时间断开大威力武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改为手动控制。军方二十四小时严阵以待,谨防意外发生。     日本人傻了,没想到自己这么冲动,上层都不知道是不是想把二战后受的气都发泄出来。     美国人也傻了,虽然大家都知道花旗国老早就开始了无人机的研究,技术先进程度无以复加,但从来没见过真正的作战场面,最多发布一下无人机的照片和在电影里面显摆一下之类的。     其他国家起初只是有攀比的想法,后来就有些迟疑了。     任何民族都有优点,都有弱点。人没法完美,由人组成的团体也没法完美,制度自然更不可能完美。     一群人发狂,其他人容易被感染,所以大规模械斗总是从一个不经意的小导火索开始的。日本人就是这个导火索,美国人自大惯了,也没想那么多。     李庄看到东京机器人展示,第一时间就给山本电话,问他对这个有什么看法。山本有些委屈,只说了一句,“我现在是澳洲人,原来是美国人,日本人跟我没关系,我要工作了,三个娃还等着我养呢”,便挂了电话。     李庄根据视频分析日本的五百万集成智脑,发现性能跟维姬已经比较接近,心里有些叹息,个人的力量果然还是无法和集体力量相媲美。     他辛辛苦苦闭关两年才研发出的维姬,与日本人精致细腻的风格相比,还是显得有些不足。以他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修养,自然可以轻松看出日本人应用了比他更先进的元器件,才只用一半的人工神经元集成就实现了维姬80%的性能,工业基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他并没有把握能在两年之内将维姬改进到更先进的程度,人工神经元网络智脑本身就有缺陷,虽然他设计维姬时已经考虑到将来升级的可能性,在硬件结构上思考了好几年。     整个世界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这几年看着人工智脑的进步本有些疑神疑鬼的众人,现在的恐惧终于都爆发出来。     普通人还有些相信“机器人三原则”,觉得能控制机器人,但有几个智能机研究人员相信这个。阿西莫夫不是图灵,他只不过是个写小说的,再伟大,也只不过是个伟大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