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进行的,硬件搬迁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但详细布置李庄花了一个星期才全部完成。搬迁用的全部都是安全性极高的持有股份的核心员工,连国宝也亲自上阵了,保安进行了内部戒严。实验室里面高机密的东西很多,戒严进行了很多次,生活区的人倒都习惯了。
新的控制中心大楼十一楼到十三楼都是仓库,十四楼到十五楼都是各种各样的制造和组装车间。喇叭家族在十六楼,十七楼整层都是能源和动力装置;十八楼,李庄留给待组装的新智脑安家;十九楼也不小,主要是通讯发射及接收装置。十一到十九楼,跟以前一样,每层都设有独立的发电机组及新开发的高容量化学蓄电池组和超级电容电池组。
十楼是李庄办公的地方,公司的核心科学家和工程师也跟他在同一层楼办公。十楼和十一楼之间设计有夹层,只有一米半高,里面有吸波隔音材料和坚固的合金钢板隔层。
过完元旦,李庄就叫采购部的人逐步往十一楼到十三楼搬运各种材料和配件,超精密制造和组装设备也按照画好的图纸准确的摆放在十四楼和十五楼。这个过程耗时很久,一直持续到农历年底,临近春节,才将老早就订购好的各种设备安装好。
花旗国新年元旦的时候,出了一件大事。
在这一天,IBM宣布自己已经研发出全球第一款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结构的智能电脑。
由于时差问题,世界各国得到消息的时间有先有后,只经过两天时间,这件令人震惊的大事就已经让整个世界都轰动起来,一时间通往IBM公司总部纽约的航班爆满。威森科技计算机项目组也派人过去参加了,不过李庄没去,和公司核心员工在一起看现场直播。
整个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电视上,事后媒体机构统计收视率远超过了任何热门电视剧,除了某国还是继续传统节目外,所有的节目都停播,连一些比较穷的国家对电脑方面有些概念的人都盯着,想看看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智能生命。
IBM的智能机正式发布名称叫DREAMER,意思是梦想家,这是他们惯用的代号,跟李庄取名字一样没创意,似乎工程师取名字都很一般。根据资料介绍用了一百万个人工神经元模块。IBM这次也没敢用自己并不怎么稳定的硅光芯片,还是使用了漏洞很少的RISC处理器作并行计算单元。
IBM智能机小组组长现场演示了梦想家的聪明程度,确实远非传统计算机可比。李庄估计了一下它的性能,比大小喇叭要好一点,比小小喇叭还是差一些,但节能水平远不如喇叭家族。这可能跟IBM财大气粗和习惯了大型机的能耗有关系,并没有李庄研制大喇叭的时候考虑的那么多。
热烈的演示现场持续了五个小时,所有人都如痴如醉。梦想家的智能程度,已经达到人类儿童的水平,可以理解自己知识范围内的一些暗示。IBM研发已久的语音输入输出系统这次派上了用场,智能化的对答让人震惊,绝对没有传统模式那么死板,梦想家偶尔还会开些玩笑。
大家都很兴奋,所以演示时间被拖得比较长,迟迟不能结束,然后让IBM这个品质优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无比尴尬的一幕出现,梦想家抽风了,神经错乱。
文不对题不说,还乱说脏话,让IBM在世界面前丢尽了脸。智能混乱的结果,就是思考模块电路过载,起火燃烧,连带着辅助模块也一起也被焚毁小半。
IBM总裁眼睁睁的看着公司这个花了上十亿美金,前前后后研发了五六年的得意之作化为灰烬,加上周围其他机构的代表们冷嘲热讽,一时脑溢血发作,昏倒在地,被急救车送往了医院。项目组组长受不了打击,步梦想家后尘也变成了精神病,在现场胡言乱语。一些项目组成员看着自己的心血被废,都瘫软在地。
电视前的众人看着都哈哈大笑,IBM这个脸可丢得不是一般的大。
李庄则考虑得更多,受了一些启发。他研制大喇叭之前,硬件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基础,软件也有三四年的基础,算上他的工作时间,应该说有五六年的基础。VAI语言的集成和发明,专家系统的创造,A007这个呕心沥血之作,永逸电脑安全软件的易用性和简洁,让他一步步提升了自己的技术水平。
他逐一作了对比,总结了一下。
硬件方面,双方设计思想都差不多,自从第一个神经元结构出现,大部分的研究人员都放在神经元结构的集成度和互相连接上。
架构方面,他应该比IBM要先进一些,他这方面有些自负。在没得到水晶球之前,他在国内就从没有看到对底层硬件的理解能超过他的人,经常把杭城和沪上那些教授专家问得没地方躲;他在硬件方面的天赋还要超过软件方面。
制造工艺上,他动手能力是数一数二的,组装大喇叭的每个元器件的均一性,都做过仔细的检测,他自信一个人组装成功的大喇叭,硬件稳定性要超过IBM的工程师团队。团队配合在精密组装过程中,偏差往往很大,就算反复检测也无法达到一个顶级工程师单独组装的水平。
软件方面,因为组成的人工神经单元模块都是他亲手制造的,每个细节都了解得很清楚,所以完美度极高。只有少数人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很精通,一队软硬件都精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队伍,顺利完成没什么大缺陷的人工智能电脑的可能性比更高档次的只精通一方面的队伍配合要大得多。
软件和硬件工程师配合的最大麻烦,就是互相理解对方的思路,偏偏人工神经网络又没有固定模式,一个完美的软件编写起来很困难。他当初也是差点栽在这个上面,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濒临崩溃,耗费的精神比前面加起来都多。他很能理解大自然数千万年来的进化,所以不敢有一丝忽视,生怕自己的软件出现意外的死循环。非线性模式有很大的跳跃性,很多在冯诺依曼系统上根本不会出现的问题,在人工神经网络电脑上却极有可能出现。
就算没有水晶球的帮助,如果没有资金问题,他相信自己也能在三年内编制完成所有的系统软件,这还要加上长达一年的测试时间,比IBM的梦想家出现还要稍早一点。没有VAI语言之前,老公司的精密设备安装维护和自动化系统的改良都是他一手操办的,老董事长这个脾气能够屹立不倒,其实大家都知道,主要功劳还在他这个万金油身上。老董事长是个聪明人,所以才打算招他做女婿,不然一个没有学历的外地穷小子,凭什么得到家产过亿的富豪的青睐。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