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没有多高的要求,正在装修,估计李志森他们很快就可以使用新办公室了。
其他的实验室,还需要等等才能完工,但周志已经根据各个部门的要求向相关知名设备及精密仪器制造商发了订单,刚到岗就出差去了。
生活区除了两层的别墅之外,其他的都是三层的小楼,建设难度不高,实行分批建设,已经基本完工,绿化带正在建设之中。李庄现在还没法估计未来有多少研发人员,所以在规划的时候预留了足够的空间,未来的小区将把整个湿地围绕起来,可能有些环保上的问题,不过他相信能解决。
新来的员工暂时都还住在市区里,不过看着生活区的日新月异,经常有人进去参观。这能提高员工的信心,张凯没有阻止,李庄则没有把心思放在这上面。
柳哥的工厂距离实验室园区约五百米,第一期工程进展很快,占地十万平米,办公楼和生活区都在建设之中。他们的要求没有李庄的高,进展隐隐有追上实验室园区的趋势。老董事长圈子那边的工厂区,占地很大,约三千亩,很多设备都需要外购,因此进展没有想象中的快,这个倒合了李庄的心意。他得首先完成控制中心大楼的全部建设,把小喇叭安顿好,然后才能帮老董事长那边改装设备。
想到这里,他发现自己又忘了一件事,自己的自动化小组还没影呢,光想着李志森的事情。最近似乎春风得意过头了,都忘了这件大事。这个可不是那么轻松,得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学历才能摆平,大规模招聘普通员工看来必须得进行了。
李庄正在琢磨的时候,何博士跟他打电话,说山本又过来了,还带了几个朋友。
“这个小鬼子想干嘛?才几天,又跑过来了?”李庄腹诽。他叫山本“小鬼子”倒没有什么歧义,只是大家都叫着,他也习惯了,正如很多喜欢称印度人为“阿三”一样,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阿三是什么意思。
他开着蓝色MINI车一路驰骋,很快到了何博士的办公室。刚开打车门,就看见一个高大的白人迎了过来,不过目标不是他,而是他那辆蓝色MINI车。
李庄很郁闷,随后赶来的山本则向他表示歉意,说托马斯特喜欢MINI,家里都收藏了好多辆。李庄才知道,这个家伙原来是个MINI控。怎么这个世界啥样的人都有?
山本边上的似乎是个印度人,叫拉迪施.辛格还是啥的,反正名字特难念,李庄恨不得把自己的舌头卷起来。
托马斯绕着MINI转了好几圈,才抬头跟李庄说话,连连追问什么时候买的。这辆车是新款,李庄买了以后才在网上查到。他对MINI没什么偏好,现在用这个纯属偶然。这个托马斯却以为他是同道中人,毕竟男人开MINI的并不多。这小车越做越花哨,很多老用户都放弃了。
好不容易跟托马斯解释清楚,山本才插了嘴把来意表明。这段时间托马斯和辛格都在中国旅游,接到山本的电话后就赶了过来。
托马斯和辛格都是山本在美国读书时候的同学,托马斯精研工业自动化,辛格却在电脑上有所建树。
“山本这厮以前是干嘛的,难道也是念电子的?上次参观的时候就觉得他对自动生产线很了解,不像普通的电化学工程师,”李庄在猜测山本的经历。
四人一起到何博士办公室坐了会。托马斯滔滔不绝,辛格则相对内向,山本有些木讷,何博士人际交往能力倒是很强,言谈起来让人如沐春风;李庄不太清楚自己的风格,可能是个另类。这五人组合夹在一起有些怪异,好在都是做技术的,不知道谁开的头,大家也聊得很热烈。
托马斯确实是个技术高手,很多观点都一言中的。他说目前模式下的自动化没法达到完美,只有真正的人工智能诞生才有可能,这个观点倒跟李庄不谋而合。
辛格拥有电子和软件双博士学位,这个不起眼的印度人倒是让李庄有些刮目相看。他在算法上很有研究,和李庄聊得很开心。
山本则有一句没一句的跟何博士聊电化学方面的话题,好像他对另外三人的话题没什么兴趣一样。
临近中午,何博士要请三位客人吃饭,却被礼貌拒绝了,说是要赶飞机。何博士看几位确实没有留下来的意思,便没有强留。
托马斯和辛格留下了联系方式,和李庄相约以后网上详聊,便告辞离开了。
看着开车远去的三人,李庄总有股怪怪的感觉,便跟何博士说了自己的疑惑。何博士也有相同的感觉,似乎哪里不对,这三人组合有些怪异。
李庄说的话并不多,大多数时候都在听,很少表露自己的核心观点,难道哪里又出问题了?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