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坐飞机返回杭城。
到家后,他继续组装人工神经单元模块。工作台旁边,各种光、电元器件按照分类整齐的放在不同的格子里面。有些国内买不到的元器件还是让大面从海外帮忙快递回来的。
肖新的有些见解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看来各行各业很多方面都是有交叉的地方。
首先要搞定的是实现模拟人脑某些特定功能的人工神经单元组合。他根据所学到的神经科学和思维科学知识,用复杂的开关电路加笔记本专用低功耗处理器单元实现了这一功能,将不同的最基本的小单元组合成一个独立的模块;用针对人工神经网络改进过的VAI2.0语言来为其编写了一个小的运行子系统。关于算法和数据结构,他则参考了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及其他人工智能算法,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改进,对自己所用的硬件进行了底层优化,并用VAI语言精心描述。
他把强大的工具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软件编写很快,加压测试过后,一切正常,达到了设计的要求。他的手艺也很好,模块组合做得非常精致,各个焊点和接头都经过专门测试。
人脑有100~150亿个神经元,人类目前开发自己大脑的层次还在比较低的水平,想要完全模仿人脑,以目前的水平是完全不可能的。
李庄想要做的就是模仿思维部分,并结合现有计算机技术来实现交叉混合,产生初步的人工智能。人的身体未必能支撑大脑全部功能的运转,电脑也有比人脑强的地方,比如说复杂工程的计算能力和精密控制。假如人脑能开发百分之百,估计全心思考时,人的身体很快就会变成干尸。
在他的系统架构中,约有100万个底层神经元,组合成模块有5万个左右,加上一千个左右的笔记本处理器,再模仿人左右脑的功能,最终集成为两大模块。所幸同类的神经元很多,他买了电子行业的一些专用设备和机械行业的一些超精密设备,组成了一个小型的自动线。他要做的就是设计好规划图,并把一些零件放好。就算这样,按照他的估计,也要到九月初左右才能全部完成所有的结构模块及子系统的写入。
偏科型人才类的人工智能电脑,这是他真正的目标。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