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传出言语要议和多少次了?每次人家放点不靠谱的声音出来,为什么我们就要趋之若鹜?难道我们就打不起?难道我们就打不赢?适才夫人言道烈侯等军人须在前线破釜沉舟方有我国在谈判桌上的强硬,烈侯深以为然:和平非我所不愿,但日军并非真心和谈,人家只是在行缓兵之计!”
曹小民说完想想也没必要和汪精卫辩论,先不说辩论的有没有结果,就算有了又如何?何况自己虽然多看了此后几十年的世界,但是论口才还不见得能辨得赢这些历史名人呢!
“汪先生想问烈侯还有什么必须坚守的底线,烈侯只能说一样,那就是让日本人立下遗嘱告诉他们的下一代准备继续作战吧!”曹小民讲完便起身告退,汪曹会第一回合就此结束了。
汪精卫犯了第一条从政大忌:不会贪墨,为人过于清廉;第二条大忌:公然重用政敌的对手,不懂和谐理论;第三条大忌:在一片抗战必胜的呐喊中偏要选择一条和平派路线,我行我素不懂从众;第四条大忌:面对挑衅没有翻脸出拳的流氓气,你还真以为政坛上是讲道理的?……曹小民在回去的路上一直在心里罗列着汪精卫的失败之处,猛然他想起了在那个场面中一群粤系将领的表现……
不对不对,自己罗列的都不对,真正让他注定失败的只有一条:危及上者!粤系诸将一个个在刚才的汪曹会晤中那种对汪精卫恭敬的举止逐一在脑海中浮现……
自己在军政界一路走来时时不得不顾忌多多,不就是担心出现今天的场面吗?要是我的一众手下不管自己个人的想法,只知道在我面前屈从……如果一个人为政到了这样的地位,不能上去就离死不远了!
曹小民终于发现一个比自己处境还要危险的倒霉蛋了——自己再怎样锋芒毕露但在政治上却不过是个晚辈后生,汪精卫的资历却远比蒋介石要老得多!
隐隐的,曹小民竟有种预感:汪精卫走上大汉奸的道路和蒋介石有关,甚至是他诱导的!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