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二章齐心
(……抗战中我们的内部有很多的矛盾,但是在面对外侮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其实是团结;特别是在军队里,在前线拼命的官兵多数是只知道抗敌而不会计较个人荣辱得失的,我一直认为后来的人们刻意把他们的内斗描黑了……摘自《我的抗战回忆——曹小民》)
“我对手下的各军绝对放心,走,广东就让他们先打着,下午我们去军工署看看。*非常文学*对了,经国兄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今晚回广东就一起去吧;虽说人的精力有限不能事事亲恭但作为战时领导,多熟悉一下军事还是有好处的……”曹小民和蒋经国说的这番话让后者心如鹿撞:曹小民可是国之柱石,现在他竟然把自己已经默认为国家领导了!……真的吗?他自己就毫无野心?要论在军方、在民间,别说自己就算是父亲也不见得有那样的威信啊……如果曹小民真的是全力支持自己成为国家权柄的持有者,那还有谁能与自己争锋啊……
心神不定的蒋经国去洗手间的时候曹小民才忽然沉静下来面对着一大叠报告;其实他心里现在比谁都急:战术可以随意根据战场突变而改变,但是部署呢?作战序列能够随意改变吗?现在的广东战区竟然没经得他的同意便私自更改了作战序列!
曹小民当然很清楚为什么,那还是一种信任的问题:张瑞贵信任李振而不信任本应和他并肩作战的黄涛;所以他在安排作战计划的时候把同属六十三军的一八六师调了上火线而让一五七师的黄涛坚守惠州和淡水。
这就是因为粤军中存在的大量历史问题了:虽然李振也是余汉谋的嫡系,放在六十三军还有监视张瑞贵的作用;但是毕竟张瑞贵对李振的为人和作风信得过,而且李振始终在倒陈事件中跟随上司余汉谋也不失为一个军人的本色。黄涛则不同了,黄涛是非常积极的一个反陈派,曾经到香港发表反陈公开信因而在反陈成功后被余汉谋调任为一五七师师长的,他们可是真正的“仇人”!
如果不是张发奎、李汉魂等早和自己把粤军内部的各种复杂关系说过一遍,只怕曹小民看完张瑞贵的计划就要把“生张飞”给罢免了!但是,强敌当前,内部的大大小小派系之间的各种不信任和暗斗还是让曹小民不由得心惊胆跳:谁敢保证这样的各军之间不会有什么阴谋算计?这也是他不得不定在当夜返回广东的原因。非常文学
“师座……你老人家脾气还真好,看着一八六师那些部队那样的嘴脸还能忍?他娘的,好像就他们六十三军会打日本人一样……”联络官一走进一五七师师部就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凭什么他们一八六师顶上要咱们一五七师退下去?要说让咱们退也就退了,张瑞贵是前指司令官;可让咱们退让一八六师上没道理啊!”
黄涛也不看那个联络官,直到聚精会神把一幅书法写完才慢条斯理道:“我自小家贫,读书少,不抓紧时间练练只怕就要跟不上人家了……对了,你们看这幅字如何?”
黄涛自小跟随生父在南洋谋生饱尝生活之苦,因为生活无继在母亲病故后被过继给了自己的堂叔,读中学又因为家贫缀学,所受教育断断续续,后来幸得云南省督军唐继尧招募华侨学生才得以完成学业。但是黄涛生性好学,在军旅生活中自学不断,竟然自学成才当上了石井兵工厂副厂长,后来更是离职赴德国留学,回国后又再次受命往欧洲见习,曾先后考察过十多个国家,是中极少有的靠自学成材成为军工生产高级技术人员的技术型将领。由于一生坎坷刻苦,他为人极有度量而且非常注意行止,难得见其发上一次脾气。
“你们觉得一五三师请战、一八六师主动顶上是好事还是坏事?”黄涛对围上来的一群将官道:“开始抗战的时候,我们守厦门,每听到北方各军遇敌不战而退或者一触即溃是什么样的心情?你们忘了罗静涛了吗?”
众军官闻言一个个不再言语,罗静涛原是他们移防潮州一带的时候南澳岛的保安营营长,因为日军侵占南澳怯敌不战而退被黄涛枪毙了。
“如今各军以能上前线和日本人拼命为荣,这是民族之幸事啊!你们有什么可以气愤的?”黄涛说完把晾干了的书法再吹了几下小心卷起来大声问道:“我问你们,广东的抗战第一枪是哪个部队打响的!?”
“一五七师!”
“广东第一个被收复的县城是哪一座?!”
“南澳县城隆澳!”
“知道就好!你们只要记得你们是广东抗战开第一枪的英雄就好;你们曾经在日本海军的威胁下渡海攻敌克服隆澳,这是我抗战以来从没有过的壮举!就凭这,你们担心谁看不起你们!?你们有什么可以呱噪的?!”黄涛严厉的眼神中透着一种坚定:“人人都知道想抢着功劳去作战,我要求你们的不一样;我要求你们往最需要你们的地方填,往最苦的地方填!……所有人听着,这次会战的艰险可能远超你们所想;李汉魂将军一战大胜可打光了一个整编军;张瑞贵将军这次准备和日军决战,我看伤亡也少不了!一八六师顶上去了、一五三师打残了、六个补充团打光了谁守住淡水和鬼子继续死掐?!那就是我们!……不用急,仗有得你们打;现在你们只要做好一件事,把所有防御漏洞堵上让张将军他们打完这一仗后可以安全退下来、让日军无法快速挺进那就是最大的作战贡献!现在,所有人给我乖乖回到驻防地,不要再请战,等鬼子送上门来吧!”
各将官在师长的训导下好像豁然开朗一般,一个个领命去了;因为一个大度谦卑但不屈不挠的黄涛存在,前线粤军的矛盾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猛张飞和暴李逵的鲁莽并没给前线造成不稳,他们的劲头发向日军了……(历史上因为广东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抗战中后期的作用和粤军的地位被忽视了,很多人一直对粤军的印象就停留在余汉谋的不战丢广州上。其实粤军在抗战中创下了多项纪录足以让各省军队汗颜:第一支部队敢于渡海攻击并收复县城、唯一个能以一省之兵为主打赢三次会战力保京广铁路不失等等。三次粤北会战虽然受山地所限同时展开作战的规模不算很大,但也是横亘粤东到粤西的长形战区、日军参战部队超过三个整编师团的大型战斗,能三战全胜这在各地方部队中无人能出其右。家乡的老人就曾参加过这三次会战,言及激烈程度和伤亡,遗尸塞满山沟的惨烈并不比那些经典大战要逊色。)
支那人的轰炸机!在战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