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我乃刘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百三八:劝归乡玄德求计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两边将伍长首级呈给刘备,刘备让人传示三军。     这伙自恃功劳的丹阳兵一见尽皆变色,没有谁再敢多说一句。刘备又重申一遍军纪:“如有妄抢他人功劳者,同此!”刘备虽然把话这样说了,他也知道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情况,说到底还是军纪问题。     刘备暗叹一口气:“看来这军纪可不能不抓了,想这群老兵痞今天敢替他们伍长求情,说不定哪天就会违抗我命令了。”     刘备斩杀伍长,这伙流民只看得膛目结舌,都忘了要继续前进。刘备勒令各归队伍,然后下马来,走入流民堆里,问一老汉:“大伯,这里不是已经安定了吗,上面不也拨济粮食下来了吗,你们为什么还要离家出走啊?”     老汉摇了摇头:“听说新上任的使君大人倒是一位仁义之君,可他也非三头六臂,是顾我们不来的。我等虽没听说拨济什么粮食的事,但就算拨济下来了,想我等贫民岂能消受得起?”     刘备一愣:“这话是怎么说?”     老汉尚未回答,两边早呸呸数声,尽是唾骂。     刘备听得七嘴八舌,全无头绪,只得看向老汉。     老汉见他说话客气,全没以前所见那些官军的跋扈,便是乐于跟他继续说下去:“大人有所不知,陶使君在世时因为信任曹宏这等宵小,便任用他为本国相国。我等在他手下为民时,便早就遭了大罪啦。后来听说陶使君病故,新任使君是个仁义之君,我等便好生盼望他能够将他惩治了,或者是调离了也行。     可没想到这曹宏不但没被处罚,而且还变本加厉的横征暴敛。哎,大人你想想,要是粮食落在此等狗贼手里,他又怎会想到我们百姓?恐怕早就私吞了。     我等眼见再也指望不上,是活不了啦,再加上兵灾,不走不行了。听说扬州那边安宁,我等就是要去那里避难哪。”     两边之人想到这里,无不摇头叹息:“冤孽啊,这天下官官都是一个样,都是吃人啊,还什么仁义之君!”     刘备被他们说得一阵脸燥,退后两步,轰然跪了下来。     三军一见,齐声惊呼。流民一见,莫名不已,他们从未受过官拜,便是赶紧退后两步,惊乍当地。     陈到跳下马来,快步走到刘备跟前,准备伸手去拉他起来,被刘备举手止住。     刘备凄怆道:“原来都是我的错!”     “什么?”老汉怔了怔,仔细瞧了他两眼,突然戟指道:“对对,人言新任刘使君两耳垂肩,此人……”     突然又想到此人乃本州使君,如何能这般对他无礼?便赶紧放下手指。但想到他继续任用‘宵小’,迫使我等不得不背井离乡,又是一阵愤恨。不过此刻见他跪在当地,便是不知所以了。     刘备朗声道:“实不瞒诸位,我,就是刘备,就是你们的新使君……”     此话一出,众人议论纷纷。有惧怕者,想跪下的;有怒气上冲者,想对骂的;有同情者,想上前来劝刘备起来的;但更多的,便是呆立不动。     只听刘备继续说道:“……我也不怕跟诸位说了吧,其实我之所以任用曹宏,并不是因为他是陶使君旧臣,更多的,我是看在他在陶使君在世时治理彭城有功。更何况我刚继承徐州牧之位,正是缺少人才的时候,所以不得不继续任用他。只没想到他会有如此多的劣迹,弄到一国共愤,实乃某失察之罪,我在这里向诸位赔罪了!”     说着,咚咚咚三个响头。流民一嘘唏,有上来拉他起来的,有退后跪下的。     刘备任用曹宏,其实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利用他的影响力。想他在陶谦之世时便是陶谦最宠信之人,而若想安定徐州,好好对待陶谦老班底那是有必要的,所以他才继续任用曹宏为彭城相。不过这些政治需要刘备自然不能明言,也只得隐言过去。     刘备三个响头后犹不解恨,便是一拔佩剑,欲要来个以死来谢天下。身边那老汉伸手握住他手腕,老泪纵横:“我等明白使君苦衷啦,使君又何必自残身体?”     刘备割下一绺头发,掷之于地。将剑回鞘,站了起来,朗声道:“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咱自己的狗窝,你们难道就因为官不明便弃土而去吗?更何况你等去后,是把祖宗神灵置之何地?你们这样做,便是大不孝啊!”     众人一听,无奈的摇头叹息。有的甚至忍不住哇的哭了起来,只把肚子里的辛酸全都哭了出来。     刘备眼见此景,心里实在不忍,深为感动,强忍哽咽,再次拔剑而出,高声道:“若诸位能信得过我,就请诸位随我回去,共罢了此官,然后同入彭城,诸位说可好?”     众人听使君要帮他们一起撵走相国,便是轰然鼎沸,群情激昂,抹泪撒笑不止。     刘备跳上马:“那么就请诸位马上折回吧!”众人扯了扯袖子,有儿子的抱儿子,有老子的牵着老子,没亲人的,便赶着去搀扶孤寡。     刘备对陈到吩咐了几句,让陈到在前开路,保护百姓。他自己则坐在马背上不停指挥,一面调兵让追赶已走的百姓。     那些本来走出山凹的,突然看到其他人都折回去了,便也跟着踊跃的回来,一路拜谢刘备。刘备只见这伙流民少说也有两三千人,心里不由一声长叹,想道:“彭城经过曹操一战后,本身损失惨重,最是需要人力的时候,而今天要不是我想到要视察彭城,不然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离家出走呢。”     刘备眼见流民差不多都追了回来,看到一队队正往彭城而去,便是心里说不出的舒坦。正欲回马,瞥眼突见人群里一队人走着相反方向,不由一愣。刘备赶紧下马,问他们:“你们难道不想回家了吗?”     这伙人有七八个,有老有小,看来是一家子。中间一人三四十岁的年纪,容貌威严,胡须虎扬,手里搀着一个老年母亲。     刘备一见此人便是心里一怔,不由肃然起敬,赶紧拱手拜了拜:“诸位还是随我回去吧,又何必背井离乡,过这他乡的生活?”     中年汉子轰然一笑,并不作答,也不走开。刘备稍微一愣,这笑声好熟悉啊,仔细一想,顿时明白过来,赶紧作揖:“多谢先生先前聆教,某感激不尽!”     中年汉子哦的一声:“大人这话不明不白,恕我难能领悟。”     刘备解释道:“先生不必隐讳,适才某在处罚士兵时犹豫不决,若不是得先生醍醐灌顶的一笑,我焉能立马明白过来?所以,有此一谢。”     中年汉子捋须点了点头:“刘大人能有这样的领悟能力实在难得,可你知道我为什么有此二笑吗?”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