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皇帝李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九章 那一道闪电,偶现鳞牙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说完李治便走开,只剩下有点发愣的钱不丰。     摇摇头,钱不丰喃喃道:“小人之心度君子?看来我真是个小人,因为臣下当真不信。”     旁边的那些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见证了多么历史性的一刻,从这一天过后,他们也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也并不清楚今日的一切将会给这片土地,这片古老的文明带来怎样翻天的巨变。     可套用一句烂大街的话,历史的轮轴开始缓缓的调头了,无人能够阻挡它改变的脚步,在即将到来的时代,大唐旗帜将会插遍每一寸土地,古老庄重,铁血强悍,富饶繁华,雄浑恢弘,神秘危险,无数美好霸道的词修饰的大唐,将会在这些精锐的士兵的誓言和歌功颂德声中,成就它无上光荣且豪迈的史诗神话!     有后人无聊穿凿附会得:     世有唐,曰大!     有皇,曰治!     故曰:世有唐皇,曰大治。     未来,事后想来,总在不经意间,一语道破天机!     ※※※※※※※※※※※※※※※※※※※※※※※※※※※     危机彻底解决了,李治撇下所有人,一个人独自走在李府的后花园中,想着心思。     不知老苍头有没有听说过蒙家军,还有平阳公主的娘子军,就算听过,他一定没有听说过杨家将、岳家军、戚家军,他们个个都是传奇,曾经也引领过无数风骚,蒙恬、平阳公主李秀宁、杨继业、岳飞、戚继光全是忠臣能臣名臣,可说到底岳家军戚家军也不过是一姓之军,扪心自问,效忠的又哪曾是皇帝,主将效忠是谁,他们效忠的便是谁,如此军队,哪个皇帝又能真正放得下心?     对李治来说,皇家军校的建立,第一个要消灭的对手便是有着凡事跟随将军干这种思想的老苍头这类人,李治要杜绝“一姓之军”。     不再如过往武夫独夫,一将败,则全军皆降。     不过这些是李治心中不能说的秘密,说了,那些领军在外的将领又不知会起甚么心思,但是可想而知,老苍头这类传统的武夫是明显和李治对于军人的定位相左的,面对此类有功于国,可此时只能成为大唐军队改革阻力的老兵,李治也曾犹豫,然最后还是大笔一挥,毫不留情的全把这些人赶回了家。     李治也曾考虑过是不是等一段时间,让这些老兵通过时间来分辨对与错,缓过劲来留下来继续教育后进,可如此特殊化对待,那变数就多了,太多人可以找借口推辞效仿,到时万一脱离了自己的掌控……     权衡再三,只剩一声叹了。     这不是他们的错,从大业年间,到大唐建国,对内对外,三十多年的连年征战,能活下来的没一个正常人,正常人是活不下来的,可这样没有理智信念的战争机器,可一用二用再三用,可谁敢常用。     他日,若一人登高而呼,这些老兵们,同样也会转过身,带着他们狰狞的笑,举起手里犹带腥味的横刀,跟随他们的将军一起反戈相向,下手也铁定决不留情。李治绝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所以尽管这些老兵很强,可他们……被淘汰了。     淘汰他们的人是李治,或者,换一种公平一点的说法:是时代。     属于李治的时代,同样属于每一个大唐军校即将要毕业的那些满怀一腔热血,澎湃着等着被人生扇嘴巴的军官们,甚至属于私德不堪,好色成性,却有勇有谋学贯古今的萧陵,唯独不属于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确实被抛起了,这话没错。     所以,李治常在萧淑然面前自嘲唏嘘,自己是世上最无奈的大好人了,总要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狗娘养的混蛋,一遍又一遍,做些自己不想做却一定要逼着自己毫不犹豫做下去的事。尽管可能会骂声如潮,可能会被咬牙切齿的恨,会被咒骂媳妇生孩子没屁.眼,就是有屁.眼也全是不带把的赔钱货,可该做的事必须得做,并且一做便要做得彻底,要雷霆利落,不留后患,因为李治明白,自己做的一切改革都是对的,哪怕超出时代太多,对的就是对的,而老苍头这类人无疑就成了两个时代代沟的牺牲品。     今天会有,李治深深的明白,老苍头这类人也绝不会是自己施政最后一个牺牲品。其实李治没说的还有一点,知道的人寥寥。     大唐连年征战,一百七十万的军队,这太庞大了。庞大到每年养着他们的军费递增的速度,不仅让内阁七位宰相吓出一身冷汗,就是李治看了那报上来的数据也停滞呼吸,哆嗦了数秒,花销大的恐惊天上人啊,若这天下能保持一直如此经济增长,那一切就简单了。     不过这更像个白日梦童话,到了该醒的时候就醒了。     思来,颇有点邓爷爷百万大裁军的味道,若不是当时以李靖为首的几大还存世的国公爷,军中大佬们被李治说服,及时从这种快要来入不敷出的危机中清醒过来,替李治抗住了不少暗流涌动、风风雨雨,这事到如今就悬了,根本不会一路波澜不惊的走过来。     不给媳妇的胭脂钱可以,可要是一天不给这当兵的钱,这天可真的要被捅翻了。     于是,有一些人,他们注定要站到李治的对立面,这是跨越千年的理念与大唐传统军人碰撞出的血花,一点都不璀璨,毫无精彩可言,悲凉的一塌糊涂。     一切的一切,谁对谁错?     或是大家都没错?     谁说得清呢。     老祖宗常说,功过后人评。     千百年后的史书才是真正的历史。     ——————     “你回来了?”     不知何时李治走到了鱼玄机的房间,李清河刚刚步出房间,见到李治便是一愣,随后平静的询问道。     “玄机在里面吗?”李治轻声问道。     “嗯,姐姐在里面看书,外面一切都…处理完了?”李清河小心的试探,她看出李治的脸色虽平静,可奇差。     “可以进去吗?”李治点点头。     “当然。”李清河赶忙让开,她有点奇怪,以往飞扬跋扈为谁雄的李大帝今何在,怎么这么一副落落寞寞的太监样子。     治这样算作回答了李清河,推门进去,然后在李清河眼睁睁中,“啪”的一声,关上了房门。     蓦然间,李清河有点担心鱼玄机的“安危”了。     ——————     长沙城吴王府,舍得殿,温暖如春。     舍得殿整个大殿地面上铺的是厚厚软软的皮毛,踏上去,平白让人多了三分心安,墙上刷金粉,珍珠为饰,上绘彩绣四爪蛟龙,罕见的红色猫眼做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