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回寺里念经去了还是上楼看书去了。
工作起来,时间就过的很快,不知不觉间天就开始黑了下来,方卓的《华严经》还只临摹到一半。方卓抬起头,玄悲还是没有回来,方圆笑了笑,毕竟人家和尚也得敲敲木鱼,念念佛经,不可能准个下午都坐在旁边盯着你,方卓又向四周看了下,楼阁内的两个中年和尚在那里,只是已经不是在整理经书了,而是各自拿着一本经书在那里翻看。
方卓就这书案上的油灯,再临摹了一会,玄悲就回来了,对方卓说道:“天色已晚,施主该休息一下了,明日再来临摹也不迟。”玄悲已经知道方卓坐在这书案前老老实实的临摹了一个下午,虽然没有完全放下戒心,但是说话间的语气还是客气了不少。
“在下离家已经有不少时日,为免家人心中挂念,所以想尽快临摹完,不知道可否让我将此经书带回房间临摹。”方卓说道。他确实是想早日临摹完这两本经书,也好早日可以临摹《楞伽经》,早日拿到《九阳真经》。何况,以后要是在房间里寻找夹在《楞伽经》中的九阳神功,更能够掩人耳目一些。
玄悲考虑了一下,到也没有为难方卓,就同意了。达摩手书的《华严经》虽然珍贵,但是那只是对少林和尚比较有纪念意义而已,内容和在路边可以买到的经书也没什么区别,而且,下午的时候在玄悲把经书给方卓之前自己已经看过了,没有什么不对劲。这么想来,这位方卓施主不远千里而来,就算不是单纯的想要临摹经书,应该也不会拿着路边就可以买到的佛经逃离少林。
玄悲倒是没有想错,方卓当然不能拿着这本“莫名其妙”的经书跑出少林寺,那也太不划算了,什么没得到白跑一趟不说,还得罪了少林寺。所以,当晚方卓只是老老实实的接着下午没干完的事情――抄经书。
在接下来的两天内,方卓都在干这件事,别看经书只有两本,但是方卓要逐字的小心的临摹倒是花了不少功夫。当然了,在这两天内,玄悲没少来“探望”方卓,可是到底也没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方卓一直在临摹经书,老实的不得了,遇到不解的地方还会好学的向玄悲求解。
方卓在前世读书的时候可是很会讨老师欢心的那种学生,虽然性格飞扬跳脱,但是每每向老师提出问题都是恰到好处,让老师可以充分展示自己,感觉自己无比高大却又不会觉得方圆在拍马屁。到工作以后,方圆在单位更是混的如鱼得水,润物细无声的手段被他发挥的淋漓尽致。
以方卓在前世的经验应付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老和尚(方卓对玄悲的看法)当然是手到擒来,所以到后来玄悲居然说方卓佛根、悟性俱全,就想劝方卓出家做自己的关门弟子。可是方卓这么可能答应呢,赶紧说自己是独子,身负传宗接代的重担,又说自己尘缘未了,才打消了玄悲的收徒之念,可就是这样他们还是结成了忘年交,当然这只是玄悲的看法,方卓是不是真的把他当成忘年好友就不知道了。
当方卓走出房间的时候,已经将第一次借的两本佛经临摹完毕,方圆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终于结束了,下面就是这趟少林寺之行的目标――达摩手书的《楞伽经》。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