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科尔一面加强在爪哇地区的守卫,和当地的土著部落国家签定同盟协议,共同抵抗中国的军队,一面也组织舰队,向吕宋发动进攻,试图对中国施加压力,打通和亚州,主要是曰本的贸易航线。
因为中荷交恶之后,荷兰一直都是通过日本获得中国的商品,但自从在1650年,荷兰封锁了马六甲海峡,对來往商船收过港税之后,中国也封杀了荷兰商船到日本的贸易航线,并不许荷兰商船停靠吕宋,现在的荷兰想得到中国的商品,只能靠从其他国家的商船那里购买。结果荷兰因然可以向过往马六甲海峡的商船收税,但各商船也反过将卖荷兰的货物提高价格,从这里把损失补回來,同时各国商船也在寻找新的航线,不经马六曱海峡通过。最终荷兰东印度公司仍然沒占到什么便易。因此现在荷兰也急需要重新打通和日本的贸易航线。
但在吕宋驻守的李华梅舰队也不是好惹的,荷兰战舰敢來进攻,自然也不客气,于是双方在十一月,十二月在吕宋附近的海面上进续进行了三次海战,每次双方出动参战的战船数量,都超过了十五艘,结果三场激战下來,双方互有损失,被对手击沉的战船都超过了十艘,损失的士兵也都超过了五百人。
虽然总体算起來,李华梅舰队的损失略大一些,但她有吕宋这个大基地支撑,现在的吕宋,由其是马尼拉,几乎全是华人的天下,而且有大量的华人工匠,各种各样的工厂,因此李华梅的舰队可以在马尼拉得到各种补充,损坏的战船可以马上得到修理,阵亡的士兵水手也可以马上补齐,甚致可以征调一部份民船参战。
而荷兰舰队能在巴达维亚得到的支持就明显比马尼拉差得多了,毕竞在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只有数千人,其中大半还是士兵,工匠的数量有限,可供补充的人员更是有限。尽管在巴达维亚也有造船厂,但造船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消耗,何况在马尼拉的背后,还有庞大的中华帝国。荷兰的造船厂才造出了三艘新战船,但在新年之后,李华梅舰队一口气就把所有的损失全部都补上了。
因此马特索科尔也知道在目前这个时候,用武力來对付中华帝国是不可能的,只好放弃了进攻吕宋,转而继续封锁马六甲海峡,等待着国内的大规模援军赶來, 再次向吕宋发动进攻。只是令马特索科尔沒有想到的是,这次中国会高调的通过马六甲海峡,并且主动到巴达维亚了來示威。q
( 创 客 小 说 网)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