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能登之乱,击败佐佐成政后,前田利家终于成为了北国道唯一的霸主,真正掌握了金泽城周边三国(能登,越前,越中一部)近百万石的土地,从此跃入了百万石大名的级别。德川家康的南北对进战法破灭后,羽柴秀吉考虑到日益增高的军费和消耗,决定试着和他讲和,却遭到了家康严词拒绝,并损失了一共三批使者的性命,余下的词臣和各位大名都不由担心的摸了摸自己的脑袋,生怕秀吉下一个就让自己再去德川军前。好在羽柴秀吉是实用大于面子的奇才,几次碰壁之后,他一没有继续施压,二没有出兵报复,而是冷静了下来,或者说沉寂了下来,干脆不召集大家议事,也不见任何人,自己跑到岐阜城去看风景去了,这个消息传入德川家康耳朵后,向来沉得住气的老乌龟可坐不住了,他紧皱着眉头苦思道,这秃鼠,这是玩什么花样呢!
一晃过了三个多月,北国冰雪封门,东海道也寒风袭来之际,羽柴秀吉突然向大家宣布,太冷了,要回家休息一下,然后竟第一个从岐阜城转道,真的就回大阪城去了,紧随其后,陆陆续续的细川忠兴,丹羽长秀等人也各自返回封地,只留下各家佐政或者国代引兵在此据守,然而就在这一路路往回撤军的队伍中,偏有两支走错了方向,他们迎着大雪,顶着寒风刺骨分东西两翼,进发伊势国,右翼是蒲生氏乡,左翼便是孟昭德的部队。
孟昭德临行前,突然接到了福岛正则的指示,是羽柴秀吉亲自下的命令,让孟昭德“勿从饭田山回国,请走伊势水路”,同为兵法大家的孟昭德一看便明白了其中的含义,难怪秀吉一拖就要拖到深冬,为的就是三河一代不宜进兵,可独攻织田信雄一家,看来这是要决胜负了,孟昭德于是回复福岛正则领命,然后派遣长子孟宪文为前锋大将,铃木重秀为副将,藤堂高虎为军师,引骑兵三千,铁炮足轻两千,先行进攻伊势国,自己则和阿倍秀明引大军随后,另外去信给蒲生氏乡,约他在长岛城下会合。
孟宪文大军出发离开尾张之后,一路打破信雄军砦十余处,直逼伊势国边境津岛,津岛西侧一里便是伊势长河,南北走向,顺流直下连贯长岛城和桑名城,尤其是长岛城以北三里地的三汇口,乃是伊势国全国淡水汲取地,若能攻克此地,则能断绝整个伊势国的用水,迫使织田信雄投降,织田信雄虽然昏聩,可也知道此地的重要性,于是安排了大将木造具政守三汇口东侧的木户城,三云成持,泷川雄利二人守津岛砦,各自拥兵不下五千。
孟昭德闻讯后,立刻手书一封寄给孟宪文,让他千万小心进发,不可贪功,亦不可早早抵达长岛,书信之日是1581年(天正九年)3月3日,孟昭德严令孟宪文要在3月15日才可通过三汇口,只许晚不许早。孟宪文是头一次出征,自然小心谨慎,任何事情都向老师兼军师藤堂高虎请教,10日大军抵达津岛砦外两里后,他和藤堂高虎说道,“师父,现在大军一路猛进,大有直取长岛的意思,父亲严令我们要稳进津岛,不论十日内是否能够拿下,都要整军十日后再进,是何道理。”藤堂高虎对这位徒弟倾注心血极多,尤其是感激孟宪文自老师竹中重治去世后,并未对自己低看,而是拿出对竹中重治那样的尊敬来尊敬自己,所以曾暗自发誓,一定要尽心辅佐少主,助他将来继承家督之位,所以藤堂高虎对此次少主初阵竟然比孟宪文自己还要紧张,他叮嘱道,“少主请仔细看看这幅地图,答案便在上面。”
孟宪文自幼随竹中重治学习,文采方面更胜老师,政务纯熟,也不让家中诸位大臣,可军事一途,第一是竹中重治以为非正务,不是治世明主当学,第二也是孟宪文对打打杀杀的自己不感兴趣,所以多年来竟丝毫不曾涉及,所以一张地图翻过来调过去看了半晌,还是一头雾水。藤堂高虎见了只好收起地图,笑笑道,“少主,你可知道此番蒲生大人和主上共同出兵取伊势,是为何么?”孟宪文摇了摇头说不知,藤堂高虎于是解释道,“这是秀吉试探主上的韬略和心胸,若是主上乃野心勃勃之辈,务必会加紧进兵,力求取得降伏织田信雄之首功,若是主上乃谦逊忠厚之辈,则一定会考虑到咱们走的左翼乃是入京大道,便通易行,而蒲生大人走的右翼是东海道末尾小路,泥泞难前,则一定会放慢脚步,等他同时进兵。前者则主上功利心太重,日后秀吉一是要多加防范,二是用之亦无法再给封赏,可后者则说明主上乃是真的为了天下太平不争功不邀宠,可以放弃个人利益的,这样秀吉才会放心,主上为了让秀吉放心,所以本军是一定会比蒲生大人晚到长岛城的。”
孟宪文这才醒悟,呵呵笑道,“那也真是,如果这样讲,为何父亲不自己带兵,我这年纪轻轻,万一冒失轻进,不是坏了父亲的盘算?”藤堂高虎摇摇头道,“少主错了,这是主上一片苦心啊!少主,在下曾每日在您面前授讲,说您乃嫡出长子,将来早晚要继承家督的,可是主上光辉耀眼,且军功无数,您若继承家督,高下立判,则恐众人不服,这织田信长之后,武田信玄之后,上杉谦信之后不就是例子么!所以主上让您带兵先行,且把如此微妙的一次作战作为您的初阵,就是为了让家臣看看,您是有大眼光大智慧的,这样才能让众人服气啊!”孟宪文听罢叹口气道,“哎,若真是如此,岂不是师父和父亲一起联手骗家臣么,明明是父亲的嘱托和师父的眼光,偏偏挂在宪文身上,我心中不好受啊。”藤堂高虎苦笑道,“这也是为了孟家百年存续着想啊,主上在时家中安定,在下在时,亦可全力辅佐少主,可主上毕竟四十多了,在下也非身体强健之辈(谁知道最后活了七十多),若一日不在,比如家中武勋卓越的好像田中旭一大人,他能服气少主么,所以少主就当为了孟家基业也好,为了孟家辖下百姓也好,忍一时,就当是您的主意吧。”
孟宪文见师父越说越伤感,一时不忍,赶紧答应道,“好好好,师父莫急,日后有人问起,就说是宪文自己进兵慢了就是,可这慢进兵也非易事,难道就停在这里不走,那日后有人参奏父亲,说他怯战不前,秀吉迁怒父亲,降罪父亲当如何?”藤堂高虎想想后道,“既然此番是分两路进兵,我料木造具政不能敌蒲生大人,若他三汇口有失,则三云成持必去救援,那时我们便可乘虚攻砦,此计依合兵法,别人抓不到把柄。不如就让铃木大人出兵,带一千铁炮手佯攻,让他示弱于敌,久攻不下,这样敌必松懈,待木户城危机后,他们就会放心的分兵去救,我们再全力攻城,一战可破!”
孟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