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藤基次和本多忠胜走马打了十合左右,这个小将便知道不敌了,虽然日后他乃是年青一代武士中的佼佼者,可比起真正的武者来讲,他也不过是沾了先人早逝的光,就好像德川家康和羽柴秀吉比之上杉谦信,武田信玄,北条氏康一样。本多忠胜此番出兵,意在一战击溃羽柴氏的斗志,让他们不敢冒进,所以旨在斩将,不在杀敌,毕竟一百骑兵和随后由石川数正派出前来支援的五百铁炮手算什么呢,真要久战起来,面对两万大军不过是鱼虾入大海,一冲即散罢了。
深明此理的本多忠胜虽然察觉后藤基次的渐渐吃紧,却始终不敢放松,蜻蜓切上挑下刺,舞的滴水不漏,后藤基次几番要脱手都难以成行,使出了吃奶的劲还是被刺得浑身是伤,要不是十文字枪善守,早就被本多忠胜一枪搠中心脏下马了。眼见后藤基次堪堪危命,负责掩护杀敌的蒲生氏乡只好放弃眼前的一名部将,转马来夹攻本多忠胜,援助后藤基次。
本多忠胜正和后藤基次杀的起劲,耳边突然听到咯噔咯噔的马蹄铁声,多年征战沙场的名将一下子就辨出这是上乘战马,知道来的绝不是兵卒,而是有名的武士,于是手下卖了个破绽,让后藤基次十文字枪刺了全力出来,后藤基次一发力,座下马往前一扑,本多忠胜正好顺势扭头,错马而行,回身就是一枪刺向冲过来的蒲生氏乡。蒲生氏乡文武双全,用兵和心思更是让羽柴秀吉都深感恐惧,可真论战场上搏命厮杀,往往名帅就不等同于猛将了,蒲生氏乡被本多忠胜长枪一挑,自己用太刀一接,马上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他的手腕好像突然被惊雷闪了一下似的,立时酥麻僵直,不能翻转撤刀。
后藤基次有了蒲生氏乡的援助,总算喘了口气,可一看蒲生氏乡上来就落了下风,暗暗叫苦,只好提口气,上来抢救恩人,两人合力一枪一刀,夹击本多忠胜。本多忠胜知道德川家康此时正在偷袭羽柴远征军,不时就要回还,自己能多撑一刻,主上回来救援的机会就多一分,所以哪管是两人对自己还是三人对自己,只要能把所有人都吸引到自己身边,那小牧山城就是安全的,德川织田联军就不会立于劣势。
三人又战了十合之后,后藤基次和蒲生氏乡已经大汗淋漓,臭汗浸透了甲背,浑身上下多少也有十余处豁口,都是让蜻蜓切扫开的,先受伤一刻的后藤基次此时已经头晕眼花,失血过多随时有栽下马的危险。正此时,负责左翼掩护的细川忠兴终于赶到了,他突破一百骑兵的层层堵截,带着三百骑兵铁炮手赶到,眼见本多忠胜的骁勇,他不敢上前,只命令三百人在马上举枪射击,这样排弹打过去,纵是本多忠胜这样的战神也不能硬接,只好打马后撤,后藤基次和蒲生氏乡见状,才齐齐松了口气,转马退去。
救下二人之后,细川忠兴在阵中召集属下,两万人的先锋五千人半刻之后零零散散的聚集完了,剩下的不是溃散就是被本多忠胜军讨死,这样一算还剩三千七八百人。三人和本多忠胜隔河而对,并速报后军一万五千人之统帅羽柴秀吉知晓,秀吉闻讯后对信使说道,“平八郎之勇猛我也知道,当年昭德说过,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世间有平八郎和惠隐院大和尚能视其如同嬉戏,今日交手足见昭德所言不假,命前军不要和其近战,免得折损大将,挫了军威!”信使得令后,忙回前阵传达,于是三人听令,把铁炮摆在最前面,和本多忠胜的五百铁炮隔河射击,虽然轰鸣声大作,却毕竟距离过远,伤亡非常有限,且本多忠胜率领一百骑兵巡视河岸,河水湍急人不能行,细川忠兴和蒲生氏乡还有后藤基次虽有七倍于本多忠胜的大军,却不敢渡河,生怕被击之半渡,全军覆没!
这样两军僵持了半日左右,算上羽柴秀吉的一万五千人,四十倍于本多忠胜的大军竟然寸步不能行,生生被堵在小牧山城外二十町的河边,无可奈何!到了晚上明月高悬之际,本多忠胜终于等来了德川家康大胜,已经回师小牧山一线的消息,他立刻把这个消息嚷嚷开去,告知了对面的细川三将,三人闻讯后只能去见秀吉,听说家康回来了,秀吉仰天长叹道,“竹千代相貌忠厚实乃奸恶无情之徒,他回师必然已经杀败我全部人马,只怕几位大人已经殒命了!”于是便下令撤军,离开了小牧山城,本多忠胜这才带兵返回城中,其一人独斗二将,面对四十倍于己之敌立于不败之地的事情传遍天下,从此“战国猛张飞”的外号人人皆知。
两军从开到尾张对阵以来,大小打了数不清的仗,面上看是德川家康大胜,可实际上羽柴秀吉还有源源不断的兵马开赴前线,而且羽柴氏的财力确实非德川氏所能比,所以还是不容小窥的,深明此理的德川家康虽然连续讨取了森长可,池田恒兴等将,严重挫伤了羽柴军的锐气,可还是秉持原则,见好就收,绝不主动出击,发动大规模的战事。而羽柴氏那边,因为连续吃了败仗,正士气低落,所以也不好再发动进攻,于是两军干脆停了下来,相持而不进退,就好像没在打仗一样。这样子两军僵持,一晃就到了六月底。
虽然此时二位主角都闲下来了,可真正的大戏并未因此变得冷清,一直悄声无息好像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孟家终于动作了。孟昭德自被迫和羽柴秀吉结义换取了离开京都的自由后,就马不停蹄的回到了踯躅崎馆城,他除了督促真田昌幸不得放松警惕之外,就再没有任何动作了,除了每日和三个儿子说话读书,竟然完全不提进兵的事情,以山下政虎和铃木重秀为首的武将一派都按耐不住,想要上阵杀敌,可他们的主子就是不动作,也不和他们见面,这实在不像以前的孟昭德作风。这样拖到了六月上旬,羽柴氏在尾张的攻伐不利之后,羽柴秀吉终于拉下脸来,写信给孟昭德请他出兵偷袭德川氏背后。孟昭德接到信的同时也接到了羽柴氏为他请到的嘉奖,天皇亲自颁赐了近卫府的左近卫中将给孟昭德(左近卫大将为近卫府最高官职,相当于皇帝的贴身侍卫长兼御林军指挥使),并赐左近卫少将给其长子孟宪文,近卫将共分左右两部,是负责护卫天皇,警备皇居内侧的部门,天皇行幸之际也作为亲兵侍奉。尤其是大将乃非常重要的官职,极难受任,需要平氏源氏方能有资格登殿,是三位官之外唯一被称为殿上人的官阶,羽柴秀吉拿出这个礼物,所有人都认为孟昭德该满足了,无论如何也要出兵了,因为按照倭国的传统,孟昭德在奋斗到了军队,地盘之后,只剩下第三样东西,就是合法的身份,作为天下人皆知的明朝渡客,孟昭德终于迎来了被倭国社会乃至天皇接受的这一天,本来娶了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