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二回 临终荐名相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等他回来!”竹中重治欲言又止,想到此时不应和大哥说自己五脏剧痛欲裂,只怕过不了今晚,于是撒谎道,“好,半兵卫在此恭候,大哥请耐住性子,此人随孤傲,然若佩服某人,则终生不改,当可盼之!”     孟昭德点点头说记住了,立刻起身告辞,转身出去准备。竹中重治硬撑着等孟昭德离开了,马上惨叫一声,口鼻中鲜血喷洒出来,虚弱的倒下后扶住床榻,自言自语道,“此人避世,还有一原因就是他曾向天神立誓,要参透人世间最根本的学问,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道理,若违背誓言,出山争夺天下俗物,则会自折寿命,接受天谴,大哥啊,不知道你能否感动他,让他舍命帮你,这就...全凭天意了!”     孟昭德辞别竹中重治后,为了让二弟死前能看上阿倍秀明一眼,日夜兼程赶奔上野国,只带惠隐院随行。1577年(天正五年)7月19日,孟昭德离开海津城的第二日,竹中重治就病逝了,为了不打扰义兄的心情,顺利求得阿倍秀明出山,竹中重治吩咐众人暂时不要发丧,享年三十三四岁,后法名禅幢寺殿深龙水彻大居士,被孟昭德追赠为世子太保,内大臣,美浓侯。     按照竹中重治的提示,孟昭德和惠隐院赶到上野国馆林城一带,临来前尼子长秀就做了安排,大肆寻找一位白衣高人,可都无从收获。孟昭德闻讯后没有怪责,和惠隐院出了馆林城,到平原阔野一带,四下探听,深入民居询问,这样渐渐过了数日,孟昭德是心急如焚,生怕二弟熬不住有个好歹,最后总算在九里砦附近得到线索,说上个月正是酷夏临来前,百姓慌乱,怕酷夏难忍,粮食歉收,有一人是个白衣模样,到此指点城下侍官,告诉他暗藏水脉所在,开掘引水,果然度过初夏。孟昭德和惠隐院对视一眼,心想正是此人,一打听,原来此人熬不过当地百姓盛情难却,就在九里砦附近村镇落脚,已经一待良久了。有此重要线索,孟昭德忙和惠隐院打马直奔村中。     两人快马到了村外小路上,孟昭德突然哈哈大笑,惠隐院不解问道,“大人何故发笑。”孟昭德一指村口道,“你看那村寨的木门,是大开大阖之手笔,上野国民风彪悍,久有游民浪人侵扰,如此可拆卸大门和栅栏正是随时变阵抵御之相,和当年咱们诱敌越中时候用的一样,我当时苦思半夜方才想到,怎可能一般农夫也明白呢,是有高人指点的,怕就是半兵卫说的那位!”惠隐院一听也很高兴,忙说道,“是否进去探查?”孟昭德想想道,“不必,当下马步行,虽然咱们是武士他是平民,可高人最重礼数,不能轻视,若用武士叫唤平民的架势,只怕良材远去啊!”说罢翻身下马,将马拴在旁边树上,惠隐院不敢怠慢,也如此照做,两人步行进入村中。     孟昭德以为只要和村人询问一位白衣文人即可,哪知道刚刚进村,第一眼看到的人就是个白衣青年,他大喜过望,以为就是阿倍秀明,忙一揖到地问道,“请问您是否火云虎阿倍秀明先生,在下孟昭德,此厢有理了!”那个白衣青年本来仪表堂堂,正在往外走,突然见武士行礼,一报名又是孟昭德,吓得屁滚尿流,哎呦一声就跑掉了,孟昭德一愣,抬头和惠隐院说道,“莫非不是,也可能巧了认错。”惠隐院哼了一声道,“他身上穿的可是上等绸缎,非平常人,莫非在装疯卖傻么!”孟昭德一听,立刻懊恼,叫道,“如此有可能,追上去问问!”     两人刚要去追那青年,突然从身边草屋里走出两位男子,一老一少,都是身着白衣书生袍,孟昭德和惠隐院一愣,孟昭德赶紧上前,一揖到地问道,“在下孟昭德,请问两位哪一位是阿倍秀明先生?”两人一听是国主来了,噗通跪倒,连连摆手道,“不是啊,国主大人,俺们就是农民,不是什么先生啊!”孟昭德见状笑了笑,赶紧扶起二人问道,“那请问阿倍秀明大人在哪?”老者好似比年轻人胆子大些,他结结巴巴的答道,“俺们...俺们...不知道哪个大人啊,俺们这都是农民。”孟昭德摇摇头表示不信,解释道,“若都是农民何以身着一样的白衣,此宽袍大袖只怕非农务良品,另外你们的村镇大开大阖,有五行布阵之效,是有人指点你们吧,请问那人在哪里?”老者听罢嘿嘿笑道,“您说的是卓一郎先生吧,他说国主您今日要来,说俺们粗手粗脚的,粗布衣服怕怠慢了您,都让俺们换上了这京都的高级货,说才不会失礼,国主大人,您是好样的,对俺们好,俺们就都换上了,不敢怠慢您。”     孟昭德听罢苦笑一声,心说好一个滑头的卓一郎,看这老者也不知道他在哪,这全村都是白衣的人,自己难道见一个鞠躬一个么?刚想到这,惠隐院凑过来说道,“听说此番寻找的大贤是个文武双全的,不如贫僧使出武艺,赶走几个百姓,其中若有他在,立刻就能出招抵挡,可见分晓。”孟昭德摇摇头道,“百姓乃我立足之本,不可妄自轻视,你还看不出他的意思么,不过是让我逢人便问,每个都鞠躬而已,如此小事难不倒我!”说罢孟昭德真的快步上前,一个个房子敲门,出来的先鞠躬后问话,但凡不是的也鞠一躬,然后才去下一家,看得惠隐院连连跺脚,可孟昭德不以为然,依旧如是。     这样约莫一个时辰过去,孟昭德鞠躬了少数也有五十次,还是没有问到结果,脚下轻浮打弯,艰难的移动到下一家时,还没等敲门,门竟然从里面拉开了,一位看着二十七八岁上下的青年男子立于门内,双手贴于身前,左手腕上挂着一串佛珠,披头散发,脸带笑容,他生得眉清目秀,赤须轻垂,三缕长髯,活脱脱半仙面貌,此人身高约五尺五寸(170公分),虽比孟昭德和惠隐院都矮,可笑中带威,气势不弱于人。孟昭德忙一揖到地,却被青年当空扶住,双手虽无力,可坚定,孟昭德一触之下竟然不能弯曲,只好复又起身。青年待孟昭德正视自己后,不慌不忙的说道,“草民卓一郎拜见大名孟昭德大人,愿孟家福寿绵长,百姓安居乐业。”说罢翩翩拜倒,礼法丝毫不差。     孟昭德见状,明白这就是竹中重治说的那位高人了,忙单膝跪地,托住阿倍秀明,两人同时缓缓起身,孟昭德笑道,“先生何必如此大礼,今日乃是因为渴求先生的才华,想恳请赐教,并非武士出巡,先生这样就是嘲笑昭德,暗示我平日与民不善了!”阿倍秀明听罢盈盈浅笑,左手微微抬起,招呼二人入室相谈,一边说道,“卓一郎岂敢有此想法,若非孟大人平日广济善缘,口碑甚好,卓一郎也不会在此一等一月有余,只为目睹天下雄主之容颜!”孟昭德听罢忙谦虚道,“昭德只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