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回 甲斐之虎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只要一个月,一个月后我就能抽调部队,在南面迎战北条军,若是你能把北条的部队拖足一个月,信玄此次南征,你便是首功!”说罢,信玄从怀中掏出半颗夜明珠来,这乃是当年琉球国进贡天皇的瑰宝,一共七颗,南北大战时候被战火焚毁,七颗只剩下两颗,一颗供奉在京都寺庙内,另一颗便被武田家所得,传到了信玄这一代家督,信玄将它从中抛开,一分两半,作为调动赤备和风林火山的信物,不见半颗夜明珠,就是世子胜赖到了也提不走一人,所以足见武田信玄对此两支部队的重视。     信友郑重其事的将半颗夜明珠接过,小心的揣在怀里,告退而去。这时候信玄才觉得乏力了,一个不慎没有撑住,噗通摔倒,好在本来左右就备着小几和靠垫,这才没有摔坏,不过还是吓了身边伺候的小姓一跳,赶紧上去搀扶,信玄见了,却一把把小姓推开,恶狠狠地说道,“源丸,你跟了我五年了,可是我一样能杀你!”小姓一听,慌忙跪倒道,“小的该死,究竟犯了什么错,惹得大人如此生气。”信玄使劲摇了摇头,忍住嗓子的麻痒说道,“天下大势,左右不定,群雄逐鹿,难分高低,我这几个儿子,没有成器的,信玄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倒下呢!记住,以后不许扶我!还有,若是信玄的身体状况从你这走漏出去,小心我杀你全家!”小姓这才明白错在哪里,忙咚咚磕头不止,大声答道,“小的知错,小的知错,主公千秋万代,身强体壮!”信玄这才消了气,摆摆手道,“千秋万代我不想了,信玄只要拼着最后一点气力,上洛成功,再不济也要拿下三河和远江,打通东海道,不然我武田家可就是下一个今川了,哼哼哼,好一个东海雄才今川义元,可惜啊,意外身死,结果怎么样,一个酒囊饭袋的儿子,大好家业,都葬送了!这种事情,我绝不能让他发生在武田家!”说罢,重重的一拍台案,谁知用力过猛,脑子一阵眩晕,信玄心知不好,赶紧和小姓说道,“速速退下,我乏了,要歇一会。”小姓不敢耽搁,赶紧退了出去,信玄坚持着等他退出了帐外,方才一口长气输出,昏厥了过去。     武田这边布置刚刚停当,北条氏康那边便如信玄所料出兵了,氏康此人,年五十二岁,比信玄还大了五岁,此人三十岁方一战成名,以区区八千之数袭破敌兵二万,一举扫清相模的所有反对势力,被世人赞叹,称为“相模之狮”,按说相模兵马粮足,文有北条幻阉,武有北条纲成,上下齐心,且几个儿子都早早独当一面,氏康为了稳固统治,早让位家督给氏政,自己自称老人,一个居小田原,一个居笼城,推行二元统治,这般内外安稳,理应是足以争天下之短长的,可偏偏北条家就是安居相模,未曾开拓一寸土地!其实这问题就出在氏康本人身上,氏康本人虽然颇有才华,可惜没有雄心,若是别人犯他,他就全力打拼,可若是无人招惹他,就是他门外有一个没主的包袱,他都绝不拣,一生做事所秉承的,就是祖上受天皇所封的官职和领土,少一分不行,多取一分也是不忠不义,所以才让大好家业,不高不低这么凑活着。不过其人迂腐归迂腐,倒也忠正,所以三国同盟有他的签名,他就一定会管,氏真矮他一辈,做叔叔的就更不能不管,于是氏康破天荒的头一次点齐兵马,用北条幻阉之计,命北条纲成为先锋,出了国门,绕过武田家主力,北上袭击甲斐!     武田家细作探知北条氏康起兵的消息后,立刻返回岩殿城禀报信玄,信玄闻知之后,不慌不忙,对氏康的调兵遣将不感兴趣,只是问氏康的健康状况,细作不敢隐瞒,将所见如实回答,信玄听罢之后,就让细作退了下去,然后转头对刚从前线回来述职的高坂昌信说道,“是不是年纪大了,老对手的近况更吸引人,至于出兵的情况,信玄反而看淡了,都要你们去操劳了。”高坂昌信听到忙回答说,“大人身体要紧,小事如果属下可以处理的,一定不敢怠慢,只是听细作的口气,氏康现在每日吃饭不过半斗,少汤少茶,可是够呛了吧。”信玄笑笑道,“氏康还算是我前辈啊,大我五岁呢,我的胃口都不如从前了,他肯定更不行了,不过刚才细作说的一个事情我倒真的有点上心,他说氏康每日正午要取小刀在手臂和脑后切口放血,这是什么道理,昌信啊,你带兵多年,手下军医不少,你找机会问问,看看用这个法子是治病啊还是有别的什么。”     昌信不敢怠慢,忙应了下来,信玄又琢磨了一会,方才接着说道,“若是他死了就好办了,相模能驾驭纲成和幻阉的只有他一人,剩下的武将也多是飞扬跋扈的,若是他死了,氏政十年之内难以一统家臣之心,我就好放开手脚西进了。”高坂昌信点点头,忙附和道,“这样看,主公所盼可成啊,氏康吃的少,又天天拿刀放血,不管是为了什么,总应该对身体无益处的吧,北条没落,估计指日可待。”信玄嗯了一声,指了指桌子上的书信道,“今川家东海雄主,义元一死,立刻分崩离析,氏康现在身子骨不行了,若是他也死了,北面的宇都宫家,土浦的佐竹家,馆山的里见家还不把氏政那个小子分剥了吃掉,子嗣无能,累死祖上辛苦拼打的产业啊!却不知我和谦信打了这么多年,这种下场会不会落到我们两家头上,又或者谁先谁后呢!昌信,你看看,这是谦信的书信,他责骂我了。”昌信闻言,赶紧伸双手从台案上拿起书信来,拆开了看,果然是谦信的笔迹,笔走龙蛇,气魄不凡!     “吾兄甲斐守护信玄大人亲启:谦信自数年前与兄信浓一别,甚是想念,近日偶起苦楚,叹春去秋来,不饶人岁,屈指算来,兄亦年近五十,弟冒昧揣测,胡须恐多有花白了吧,弟感念兄连年征战,餐风露宿,不知怜惜身体,所以特有几言相劝,古人云‘知足常乐’,愚弟以为不无道理,兄之手下,二十四将威震东西,库中存粟,十年靡费亦不会有所减,足下领土,北抵越中,南瞰大海,试问世上谁人敢不赞叹,关东三国,国之盟重情义,远恩德,虽义元身死,不足以为之讨,惊闻兄欲起兵问罪东海,却不知何故,请兄斟酌厉害,掂量正邪,早早罢兵而去,弟虽不才,却久念兄长,现与相模氏康先生商议,愿在越中名胜五条瀑布之间,摆下酒宴,弟与兄长尽欢如何?期盼回复,早与兄长见面,谦信谨拜。”     昌信小声读罢信件,又将之折叠,放回信封之内,信玄瞟了一眼,便开口说道,“你快马送去给幸隆,让他拟个意见出来,另外附上我的意见,你记一下,就说,谦信若出兵,必然绕过信浓的高山恶水,出相模与我决战,可如此劳师远征,且胜之无任何好处,所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