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你们家的新夫人从怀孕前到生产?”袁思齐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直当对方在开玩笑是耍自己的,若不是看到师父的态度那么恭谨的份上,他早就抛下这人去磨药去了。
“是,我家夫人闻先生高名,很是钦佩,特意遣小人来请先生去我府上坐诊。”汤三说着这些连自己听起来都脸红的话,但看到袁思齐却还是一脸的平静,不由得佩服这孩子的心性来。
的确,跟已经三十多岁的他比,十四岁的袁思齐根本就还是个孩子。不过当他跟着这个孩子面对面交谈时,他身上的那副沉稳劲儿绝对不输给个大人。
他先前只是以为夫人想要提携老乡,可这会儿看起来,这人或许还真的有用处。
“快答应,答应啊。”听着汤三的邀请,袁思齐坐在那里没有坑声,倒是把他身边的师傅急坏了,一个劲儿的小声在他背后催促着,简直恨不得自己亲身上阵。
实际上,这老掌柜的刚才听到汤三是代表伯阳侯府家来请大夫的时候,激动之下的确是毛遂自荐了。只是可惜人家不要他,坚持要他那个带了还不满一个月的徒弟,于是老头子也就怏怏的熄了火儿。
仁安堂在京城不过是个三流的小药铺,平时没什么大生意,倒也饿不死,所以才会收下袁思齐这么个从乡下来的小子。因为在袁思齐之前,他们已经很多天没有找到合适的伙计了,本来想着能打杂就好,不料他的医术倒也过得去,一来二往的,店里倒也多了个不错的坐堂大夫。
只是这小子精得很,说自己是来做零活的,给人看诊的话要另外收钱。老掌柜的虽然肉疼,可是看着找他看病的人渐渐多起来了,舍不得放弃这条大鱼,所以勉强答应了他,因而这段时间被他搜刮去了不少钱。
不过,这次听到候府也来找他看病,老掌柜的可是一阵激动。给候府看诊这是什么概念,这说明他们店里头的大夫功夫过硬,连达官贵人都赶着来啊。这消息要是传出去,那可是大大的长脸,对提升小店的名气实在有太大的帮助了。
但老掌柜激动是闲的,因为请的人不是他,所以最后拿决定的也不是他。
“嗯,要请我去照顾孕妇,那你们打算出多少诊金。”袁思齐沉吟了一会儿,第一句话却问的是这个。
“真是有辱医风啊”老掌柜听到袁思齐这么问,吹胡子瞪眼睛的,只差点没晕过去。他知道这小子贪财,却没想到他能贪到这个份上,当着人面第一个竟然问起诊金来。这种活计,按惯例大夫都是矜持的不论价钱,只说是上天有好生之德,自己是救人来了,然后好好把活做完,到时候自然有主人家端着红绸盖住的银锭子出来,几番推辞之下收下,既落得个宾主尽欢,面上又都好看,哪有这样粗俗的跟讨论白菜萝卜价钱一样,劈头盖脸的问人家要诊金
汤三闻言也是一愣,袁思齐这话问的固然不合规矩,但更让他吃惊的是,自家小姐竟然也猜中了,还要他出门带了封银子。
“不知这些,是否还能入先生眼?”汤三听着袁思齐的话,从怀中掏了一大锭雪花银子放在桌上。
这是五十两的官铸银子,足两足称,市面上很少见,足以让普通的老百姓耀花眼了。
汤三拿出了银子,不但袁思齐被镇住了,连老掌柜也睁大了眼睛,几乎不能呼吸似地瞅着桌上那耀眼的雪花银,恨不得把眼珠子黏在上面。
五十两啊,他这店里里外外加起来,也不值那么多啊
袁思齐初见这银子也是愣的说不出话来,他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大的银锭子,当下就呆住了。不过他的回神总比老掌柜的快,看着汤三脸上得意的笑容,他的眼神一下子又便的清澈了起来,用着有些鄙夷的口吻说,“就只有这些?”
“你,”看着这小子惊艳的表情,汤三还以为就此能搞定他呢,没想到这小子回过神来第一句话,竟然是还嫌少,汤三顿时脸色就难看了起来。可是袁思齐偏偏像是看不到他的脸色似地,只是用凉凉口味说道,“原来你们家夫人和少主人的命,就只值五十两银子啊……”
“好个小子!”汤三却是被他这态度给气着了,气过之后却是笑。好精明的小子,若不是他反应的快,当下差点就说出那句“价值千金”了,若是到时候再被要挟千金,那脸就丢大了。
“再加一锭,够不够?”汤三从怀里又取出了一块同样重量的银锭子,放在了刚才那块旁边。
“原来你家的少主和夫人,就只值一百两银子。”虽然现在银子的数目已经超越了袁思齐平生所见,可是有一就有二,在被第一块银子震撼之后,他见到第二块的样子从容多了,只是挑挑眉看着汤三,那句话似乎又要从嘴里说出来。
“且慢”汤三看着他的动作,却是先一步的叫了停。
“除了之外,却是没有其它的了。”汤三又从怀里掏出一锭三十两重的银子放在外面,心惊临走时小姐吩咐的精准。顾喜梅当初让他带银子,他虽然诧异,却也拿了。不过顾喜梅吩咐他拿多点,说个人的胃口不好填满时,他还想着不过是乡下小子,能有多大野心,没想到还真让顾喜梅说中了。
不过,想到顾喜梅最后说的话,汤三却是有气场了许多,啪的应一声将银子放在桌上,“我家小姐说了,人贵有自知之明,我家夫人和少主虽然价值千金,但我买的并不是他们的命,而是你的服务。在汤某看来,先生的价值不过如此,若是再高,却是我亏了的。”
“你家小姐说的?”袁思齐听到汤三这么说,眼中寒眸微闪,脸色一阵青一阵红,最后却是什么都没说的把银子笼到了怀中,“好,成交,我收拾下东西,今天就会随你去。”
话说古代结婚的事情,越是战乱女子结婚时的年龄就越大,通常都会在十六七,据说安史之乱的时期还出现有年逾二十尚未出嫁的姑娘,可是在和平年代,姑娘们出嫁的都十分早。例如长孙皇后就是十四岁出嫁,十六岁就有了长子的,所以说和平年代如果还那么晚出嫁,女孩子受到的非议会特别大,会被人谣传身世有问题啊,或者有不可对人言的隐疾等等。
另外,古代结婚在很长时间都不是你自己的事,有的时候不结婚还会犯罪。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秩序,就需要人口,而需要人口就要生育,所以很多时候都有规定,超过多少岁没有结婚或者嫁娶的少男少女的父母是有罪的,因为你们浪费了资源,所以必须赶快娶媳妇儿给儿子找老婆等等,如果你还不行动就有官府指定婚配。当然这点在后来人口比较稠密的明清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