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从来认准的都不是你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而是你的眼力手力和思考能力。】
“还没有人?”听到前台服务员的回答,我忍不住皱皱眉。
那个房间一个人都没有,我自己可不要过去打头阵,干脆朝大厅一角的休息处走去。那里有几张大沙发,茶几和旁边的架子上摆了很多书报杂志,平板电视正调换到电视剧频道。
刚刚走近,就见沙发上一个黑影突然站了起来。
“莫小姐,您好。”
我一愣,看了看那个黑衣保镖。“噢,你好你好。请问是……夏师傅吗?”
谁叫黎家保镖都清一色的黑,我可分不出谁是谁。但是应该是夏满没错。因为实际上,除了刚撞上黎昌柏的那天外,我所接触的保镖只有夏满一个。
“是。”夏满只一字回答。
我忙干巴巴笑了两声,极其别捏的在他毕恭毕敬的注视下坐在了对面的沙发上。而在看见对面沙发另一端坐着人后,我却忽然觉得,刚刚还不如一个人去房间等的好。
因为那不是别人,正是刚才我觊觎了长达二十多分钟的人。最糟糕的是,那家伙的一双眼睛,自我坐下后就从摊开的报纸上一直盯过来。
终于明白Byron在知道我要来的是沛亨时为什么会那么火大了,原来,他竟也要来这里。
我转过头,他既然不开口,我就装作若无其事地把视线集中在电视上。
“哟,我还真不知道,你居然喜欢这个电视。”
直到那位爷发话,我原本目无焦点的眼睛定神一看,才发现面前的电视上演的,正是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在西欧》。它讲述了一个不满十四岁,身高根号二被称作“二等残废”的少年,在单身母亲望子成龙的心情和崇洋媚外的心理下,被强制性地独自送到英国留学多年的故事。剧中的母亲为了支付高昂的学费不惜倾家荡产,而少年从青春叛逆到成熟,经历了白眼,嘲讽,磨难,友情,爱情,到最后终于在剑桥完成学业,长大成人。
据说,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让很多独在异国的少男少女深有同感,而那些一心送孩子出国的家长们看后也禁不住心酸难耐。我原本也很是羡慕可以出国的祈萦,但是看过之后也不禁觉得,并不是只要出了趟国门就可以给自己镀层金,在国外同样需要你异于常人的努力。但不同的是,在异国他乡你很可能连说话的人都没有。所以我想,自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上学,也不完全是件坏事。
剧中主人公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认准的,从来都不是你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而是你的眼力手力和思考能力。
“这个电视拍的还不错啊。”我心不在焉地说,“这个导演……”
说到这儿,我突然停住了,这个导演,正是今天要见的那个人。
Byron瞟了我一眼。“怎么了?”
“没什么……”我耸耸肩,“我只是在想,不是说这个导演就是在英国留学的海龟吗,谁知道他是不是在借着片子明目张胆地批判自己的父母,向全国老百姓阐述自己积聚多年的变态小心理呢?”
Byron听后,原本清朗的面颊上的表情又是一阵瞬息万变。从愕然到默然到哑然到愤然,最后终于卷起手中的报纸对着我的脑门狠狠地砸了下来。
我在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中莫名其妙地抬起头,只见那个年轻男子斜睨着眼睛看着我,很没好气地说:“喂!莫听蝉,你最好记住,今后在说别人坏话的时候,拜托请遵守最基本的道德底限——不要当着他本人的面好不好!”
本人?!
这么说,真的是他,从在沛亨再次遇到他,我就有些怀疑了。
我倒吸一口冷气,装作十分惊讶的样子,恍然大悟的惊呼起来。
顿时只觉得眼前天旋地转,怪不得第一眼见到他就觉得似曾相识,怪不得他也曾那样探究地打量过我,怪不得他会和黎家的保镖坐在一起,怪不得从夏满叫了我一声“莫小姐”后他就一直盯着我……
原来如此!
面上的囧情真假难分,我张口结舌了半天,才断断续续地吐出了那个名字:
“公、公羊……木?!”
他唇角一翘,扯出一个得意的笑。
公羊木,男,汉族,现年27,陕西西安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曾赴英留学两年。父母均工作于西安电影制片厂,公羊木自幼受家庭文化熏陶,参加过多部电影电视的拍摄……
……
主要代表作电视剧:《人在西欧》……
这是当初调查那个导演时查到的资料,如今我终于回想起资料旁那张白净而青春张扬的照片,而且还清清楚楚地写着他的英文名字——Byron。
我知道他叫Byron,知道他在国外呆过,知道他很面熟……但在大楼时的确没想到,他就是公羊木。
其实,在我开始怀疑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其实是,既然他是他,那,就不可能是他了,不是那个201708。
不是那个人,也好。
这个人,是黎董要我面见的导演,就很有可能是我今后的合作伙伴。哦,对了,他不是有女朋友吗,怎么听起来像是和沐阳的关系非同一般?
我定定看着他,他依然得意地笑着,清朗的面庞上犹如有阳光撒过般,跳跃着阵阵怡人的暖意。
我忽然抛开了所有不相干的想法,心想,也许,他真的是那个可以帮我完成梦想的人。
那天的见面会,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话说,公羊导演和莫主编一见如故,一拍即合,一帆风顺,交谈甚欢。
于是,《酌酒》剧组的主要剧务人员一步到位。
于是,拍摄的前期工作一面紧锣密鼓,一面大张旗鼓,连主要角色的选拔工作也纷纷展开,一气呵成。
于是,在黎氏的大肆宣传下,不少媒体也趁热打铁,追踪报道剧组的每一个动态。
于是,整个小楼的人也都理所当然地知道了。
给惊蛰建议的有,为惊蛰高兴的有,羡慕嫉妒的有,不看好的也有,讽刺挖苦的也不在少数。但不管正面负面的言论,都的的确确又在楼里掀起了一股更猛烈的“酒疯”。
“一统小楼”是个网站,也就是杂志《躲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