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如此。”王国强也附和道,他知道王琢山王琢山要说什么“我们像西欧等国订购军舰重整中国海洋防务,确实没错。据说,我们的载洵大人等去欧美,睡接待的规格高,礼节重就像谁家抛售订单,上亿的银元往外砸,一艘巡洋舰别过的购买价要五千,我们就一亿。现在百姓很苦,办教育都缺钱,好多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我们的朝廷为了丁点面子,可真舍得花大价钱啊”
“银元外交只能换回一时欧美国家的所谓平等对待,要想让欧美真正的看中我大中华,只有我们强大起来。而我们需要强大的金钱,送给了对我们虎视眈眈的国家,我们的百姓还挣扎在死亡线上。”王琢山立刻补了一句。
“王老弟你错了,即使朝廷能把那些钱省下了,也省不了老百姓口中的粮食。”王国强叹了口气。
“两位都承认我新政却有好处,腐败的是一些官员,如果两位能入仕,那也可以为天下清明做出一番贡献的。”朱家宝继续拉拢着。
“跑题了。咱们还是先聊聊眼下的,干点实事如何?”听到朱家宝又要劝说,王国强忍不住了。
“好,那就聊聊我们的学校。”王琢山也明白,就顺口接下来。
就这样,话题主动权始终保持在王琢山和王国强身上,朱家宝似乎成了陪衬。
从王家出来,天已经有些黑了。王琢山还是比较高兴的,一个女子中学,一个普通中学都有了着落,王国强也开始联系些同学担任新学校老师,同时也开始去说服自己的父亲,总之王国强对这件事是挺上心的。商量下来的学校是西式风格的建筑,这样在有限的土地上可以多容纳些学生。所以这事只有找西洋人了,王琢山只好去安庆找洋人施工队了。
来到破庙后,看到这群孩子精神头好了很多。这群孩子见到王琢山又蹦又跳的围着,问什么时候建校啊,老师是什么的。王琢山让这群孩子停下了宣布道“你们很快就有了学校了,到时候就会有好多老师教你们知识的,长大后就不用饿肚子了。我要出去几天,几天后我们的学校就会动工建设”
“噢噢。。。”这群孩子有开始蹦跳了起来。
找到赵文晖,刘成几个人,又留下了十几块大洋。王琢山可不敢多留,那样的话被外面人知道这有大量钱财,杀人抢钱的事着这个时代可不少。看到赵文晖,刘成几个看他欲言又止。
“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王琢山也挺好奇的。
“我们有些读过些书,学校建成后能不能做段时间老师。”赵文晖胆大些,就替几个人问道。
“好啊!反正我们的教师不够,有你们叫基础,就大大减轻了学校老师的压力。”王琢山也很欣慰。
回到飞船基地,基地的建设虽然很快,但也没成型,水电是通了,山下的小铁矿喝周围飞各种矿藏,机器人也在开采,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进行。
“灵儿,在给我十个生化人,学者形式的。”
“不可能,最多还只能做五个。有些关键材料我们是在宇宙中收集的,地球上是没有的。尽管我认了你做朋友,材料不够我是没办法的。再说,我做的生化人在这个星球是上不用分什么学者型的,他们都可以在这个星球做学者,请不要小看他们的智慧,,他们除了没有感情其它都要比你们人类要优秀”
“我的天!这么说他们都是全能型的喽!”
“是的,现在你还要继续做生化人吗?"
“要两个吧!那些女人呢?”王琢山所说的女人就是从庙儿山解救回来的。
“在上面的山洞中,由安若,杰妮带着,按照你的要求培训,不过当中确实有两个适合做医生。”王琢山知道能被灵儿说成适合的那就是天才了,王琢山也没问是谁,反正以后会知道。
回到程家村的后山,现在的训练相对要少了点,因为秋收快到了,所有的队员都要准备秋收。三百多个队员在几个生化人和老队员的带领下,进入了正轨,各种军事素质快速提升着,他们也偶尔出去打打恶霸土匪赚些外快。现在有好多人都想加入护卫队,可没有王琢山的指示是没有人擅自做主。王琢山看来下很满意,走之前,交代下叫天鹰的生化人,合适的可以加入,他估计要很长时间才回来一次,可以打打远一点的土匪,最好能扩大到安徽全境,同时吸收些队员,至于枪械只要不太过分,可以问灵儿要。但不要透露自己的名字来历,还是以土匪的形式出现。
灵儿那最不缺金子了,背着沉甸甸的金块行走在去安庆的路上,没办法,谁让这个世界的硬通货还是金子。要办学校,钱可是要少不了的。
集贤门是安庆西北进出的唯一通道,安庆的无论是街道,还房屋都不是怀宁这个小县城可以比的。尽管安徽这二十年来的动荡使其并不怎么富裕,但外国的文化科技却充斥着安庆的每个角落,到处都是洋人,传教士,尤其中西结构的房屋也有不少。武圣庙对面是最有名的安庆军械所。安庆的各种教育也接近国际,这让王琢山感到惊奇,女子教育也开始有了开始,这里最大的女校就是教会女校。这里顺着长江就会到芜湖、金陵、上海,长江一线的独特文化是英国入侵的结果,自曾国藩的洋务运动开始到现在的新政改革,在政治领导下,安庆等长江一线的城市建设,文化教育等等都有了不小改革。 遍地厂房、新式教育、各种商会、都井然有序的在安庆这个不大不小的城市里运转。
王琢山从来都没有见过中国古代的大城市,就绕着安庆不停的转啊转,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要是放在以前不管多么值得观看的事物也勾不起王琢山的好奇心,今天王琢山像是被迷住了似的。
“初等女子学堂?先看看”当王琢山转到二郎巷附近时,就在一家教堂隔壁看到了这块牌匾。
“Excuse me”王琢山用英语敲门道。在这个时代,能光明正大的在外面挂一个‘女子中学’的牌匾,除了老外就是老外了,而且看样子这块牌匾很有年头了,那更就是老外办的学校了。在长江流域中,这里最多的就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因为这里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内。所以王琢山就用英语开始敲门。
“什么事?先生!”开门的是一个碧眼金发的白种妇女,正用一眼惊奇的眼神打量着王琢山。毕竟在异国他乡能听到如此纯正的英语是从一个中国人口中发出,谁若不多看一眼才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