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功垂千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不成器的太子第(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曹操刚刚经历大败。损了二十多万的兵力,一时间还没有实力进行向外的侵略扩张,刘备经历江东一役大胜,本来士气正盛,趁机直捣黄龙也不是不可能,但是突然发起了高烧,并且伴随着伤寒,特别严重,一病不起,一年多后,刘备撒手人寰了,年仅十岁的太子刘永即位,大权尽落于诸葛亮的手中,但是朝中冗兵过于严重,意识裁掉了二十多万,但剩下的三十多万大军的兵符却捏在了涪陵王张飞和南昌王关羽的手中,二人在刘备在世的时候就有些不服诸葛亮,而刘备死前都不太放心诸葛亮,毕竟诸葛亮这小子脑袋是好使,但是鬼点子也未免太多了,谁知道他会不会在你睡着的时候趁机捅你一刀,而且太子才十岁,还是个孩子,谁给糖就听谁的,也为了防诸葛亮儿留了一手,把调兵遣将的虎符偷偷交给了两个弟弟,至少两个人还是最初跟自己一起玩命的,信得过,没有这两个人的虎符,想打哪里都没枪啊,所以先努力恢复生产,增强国力,希望一点点将兵权收回来,而关羽和张飞也没有篡位的意思,只是想等到皇上长大后在将虎符还给皇上,这完全打乱了诸葛亮的算盘,皇上长大后还能听自己的了吗?万一皇上刚愎自用,那么自己的统一战略岂不是要泡汤了。因为不同的原因,始终没有达成共识。所以在我这里一直都没有战争,这样子自守的局面已持续就持续了八年。

    虽然我每天都在忙于朝政,但是对儿子文武的训练我从来都没有懈怠过,可是此时我已经四十四岁了,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二十七年了,随着年龄的成长,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终于再次病倒了,还好太医说没什么大碍,但是需要精心调养半个多月,不可动怒,于是我把超重的折子交给了太子,这两天由他先暂时负责监国,自己躺在了床上静养。

    一日,是皇后来给我送的药,向我行礼。我喝过之后看到她手里有一张折好的纸,觉得有意思:“皇后,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啊?”皇后有些笑了:“是麒儿写的一篇文章,好像是叫什么《治国之道》,小孩子嘛,臣妾只好夸夸他,可他非得让我拿来给父皇看看。”我来了兴致:“那正好,朕闲着没事做,拿来给朕看看吧。”我打开后,渐渐皱紧了眉头,上面都是治国的方针,有讲恢复经济的,还有将安抚百姓的,总之都是大道理,我有些怀疑:“不对啊,麒儿才十五岁啊,这样的文章真的是他写的,朕估计都写不出来这么好的文章,不会是你为了展现一下儿子的风采,所以请哪位文人代写的吧。”皇后吓得跪在了地上:“绝无此事,皇上。是麒儿告诉臣妾说这是他从历代的史书上整理加工而成的,绝对不会是皇上想象的那样。”看她的表情,我真的相信了:“不错,不过你要告诉他让他加紧读书习武,绝对不能懈怠,日后有他辅佐佑儿,那我大成江山的兴旺就指日可待了。”

    又过了两天,我感觉身体好多了,于是叫旁边的太监小丁子扶着我先去御书房看看太子处理政事处理的如何了。谁知到了御书房,只见里面堆积如山的奏折,太子根本就不在里面,我问旁边的宫女:“太子殿下去那里了?”她怯生生地回答道:“太子每日批改奏折只一个时辰左右就批改好了,然后就出去逛街或者去骑马狩猎了。”我很高兴:“一个时辰,这普天之下好像只有庞统有这个速度吧,这些奏折朕至少每天都要批改半天才能批完啊,他这么快,难道真是个帝王之才?好,好,朕生的儿子,个个都是人中龙凤。”说着我随手捡了几份奏折看了一下,这一看不要紧,一看更生气,批的是狗屁不是,从笔迹来看批得匆忙,大部分都没有认真阅读,有的压根连看都没看。就在这时,谭佑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一只笼子,里边放着一只百灵鸟,看到我在书房,有些不知所措,立刻行礼:“儿臣参见父皇,儿臣看到父皇这两天身体不适,所以在南山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抓住了这只百灵鸟,来献给父皇。”我面带火气:“你想让朕和一样玩物丧志吗?”太子一听,吓得魂不附体:“父皇说的是什么啊,儿臣不明白。”我红着眼,将一堆奏折扔在了他的头上:“你看看,你自己好好看看,你是怎么处理的,这份奏折上说的是五大军营一起训练造成的费用过高,想节省一下开支,而你却将军营合并在一起,你知不知道这样做的话虽然节省了开支,但各种不一样的兵种混在一起直接造成了冗兵现象,造成了我们五十万大军的战斗力整体下降,你怎么不动动脑子啊。“只见他还振振有词:”这种方法在战国时期不是有国家用过吗?父皇不是叫儿臣多学习一下历史吗?“我顺手又拾起一份奏折:”你还有理了,那这么说还是朕的错啦,你也不想想,战国时主要以步兵为主,合在一起训练对部队的战斗力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可我们的五个营训练的是不同的兵种,你简直就是第二个赵括,只论兵法,不论实际。你再看看这个,为了多增加些军粮的收入居然将百姓的赋税提升到了原来的三倍,我们蜀中百姓刚刚富裕起来,你就对他们收这么高的赋税,你这简直就是抢劫吗,现在外面的百姓都不知道骂朕骂成什么样子了,你再看看你还有多少奏折没有批改,朕纵横天下近三十年,英雄一世,怎么生出了你这么个儿子,你让朕百年之后怎么放心的把江山交给你啊,“他一看到我生气,还好早有准备,将已经泡好的茶端了过来:”父皇,您先消消气,喝杯参茶,太医说你不能动怒的。我接过茶杯喝了一口,一口就吐了出去:“你个混账东西,你给朕喝的是什么?”他有些疑惑不已:“是参茶啊,儿臣亲手泡的,还在里面加了些白糖。”我起的手都有些哆嗦,指着茶杯:“你尝尝,你自己好好尝尝。”他接过茶杯,也是一口吐了出来:“儿臣放错了,放成盐了。”我气得快跳了起来,挥手叫了两个御林军进来:“太子谭佑,以私废公,整天不务正业,先拉出去重大四十大板,以儆效尤。”太子一听,马上慌了:“父皇,儿臣知错了,饶了儿臣吧。”可是没用,御林军早就把他拖了出去,随着一阵阵的叫声,我的心也很疼,那毕竟是我儿子啊,可不打不成器啊,就在这时,有一人上前将行刑的两个小太监打翻在地,将太子扶了进来,究竟这个人是谁,他又为什么要救太子呢?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