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贾政奋斗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3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晋江原创网所有,谢绝转载

    贾政知道,贾家的命运完全偏离了原著的设定,是因为有他这个上天赐下的穿越男的胡搅蛮缠的功劳。而林家,他不但写信过去了更是让妹妹妹夫在平日的生活中注意细节,怎么贾敏还是病倒了呢?虽然说古代好多人因为一场小病丧命,但是也有许多人活到了七老八十的,比喻说贾老太太,尽管中风了一次,如今还不是活得好好的?林家的小外甥还没有出事,贾敏现在应该不会有事才是,剧情大神的力量就这样强大?

    “你们家太太是如何病倒的?可是你们家后宅里一团乱才累得病了的?”贾政皱眉问着送信的人道。

    “舅老爷这是误会了,咱们家老爷和太太很是和睦,家中的姨娘们也大多是老实的,太太病倒真是的意外。”送信的人是贾敏的陪房李二夫妻俩,早年也是贾家的奴才,他们知道贾敏素来和贾政的关系亲近,且也得了贾敏的叮嘱,若是二老爷追问的话,便实话实话了。

    “二舅老爷,太太的身体出了问题,是因为有人故意为之的。太太说那些人原本是想害老爷的,没想到误中副车,老爷好好的逃过了一劫,倒是太太被害了病倒下了。”李二忙道。

    贾政心中一动,果然有人对林如海动手了么?原著中贾敏的早逝也许并不单单是为了独子的夭折,也许还有这次被人暗中加害的缘故?

    “你们离开扬州上京的时候,妹妹身体如何了?”林妹妹这个外甥女还是养在亲娘身边最好不过的,虽然自己这个舅舅不会同原著的贾政一样对外甥女不闻不问的,但是怎么样也比过父母嘛。

    “回舅老爷的话,老爷已经请了早年返乡的张神医来给太太诊脉,小的夫妻俩上船时,太太已经醒过来了。”李二家的忙道,“太太还让人传话,说是她的身子若好转了,等琏二爷成婚的时候她定带着姑娘和大爷一道上京来喝杯喜酒,也看看多年未见的老太太、大老爷和二老爷。”

    贾政稍微放了一点心,原著中贾敏没有说过带着孩子回京的事儿,也许是因为儿子夭折身子不允许,也许是因为贾琏娶的人是王家的女儿?贾政觉得两者的可能性都很大,这也提醒了他,之所以有人对林如海下手,是因为朝中的王爷们的争斗越来越激烈了。自己虽然是个饿小人物,且隐隐约约站在了五王爷的一边,但是被波及的可能性不是没有的,还是得找个机会避出京去才是。只是怎么样才能谋到外任的官职呢?想到这里,贾政忧郁了。

    贾政让李二夫妻俩下去了,在屋子里踱来踱去,原著中贾家人替贾雨村谋到了应天府知府一缺,若是自己去谋这个位置能否谋到呢?想到做官要避过原籍才行,贾政脸有点黑,尼玛原主的一切都是向前发展的障碍么?

    不管贾政这里心中怎么不舒服,他也打定主意要谋到一个外任的缺,哪怕是平级出京为州府的同知也行,在这京城里头他总不大安心,而且若是能够谋到应天府附近的缺那是最好不过的,也许还能乘机去扬州瞧瞧林如海和贾敏,以及外甥女林妹妹?

    贾政这边正在为将来的事情费尽脑汁,却不知道他的儿女们此时竟也在为了前程费着心力。

    “大爷,再过一年您便要下场了,这些时日里却因为家中的事务并不能安心读书,且至今也没有请到一位好先生,是不是要请求老爷,给宝玉请位先生进府?以后环兄弟也大了,正好他们小兄弟俩一起读书岂不是正好?”李纨自从出了月子后,便重新开始打理家事,对于丈夫贾珠每天要分两天交宝玉读书,心中很有意见的。

    贾珠叹了口气看向李纨低声道:“老爷前几日同我说,让我再晚三年再下场,我毕竟才近弱冠,乡试中的名次也并不靠前,且也和你说的一样,家中事务又多,妹妹这次出嫁我得送嫁至金陵,一来一回又是几个月。若是明年下场恐怕真的会落榜。”

    李纨神情微僵,随即笑着安慰道:“既然老爷和大爷都这样说了,便再等一科也不迟的,我相信大爷你终有一日会金榜题名的。”

    贾珠一笑,随即想到将要出嫁的妹妹元春,便道:“妹妹的嫁妆都差不多备好了,我今日去看太太的时候碰见了妹妹,她的神色中带着忧郁,是不是她对嫁妆有不满意的地方?她嫁得不近,陪嫁的东西你仔细些,莫要短了什么,陪嫁的银子除了当初分家时老太太说的和老爷另加的外,我们做哥哥嫂嫂的再添一点吧。”

    李纨心中更不高兴了,王夫人的嫁妆大多都给了元春带走了不说,老太太当日分家的时候说了孙子孙女嫁娶的都是三千两银子,再有老爷另加的两千两银子,五千两压箱银子已经不少了,更不要说还有陪嫁的两个庄子和在金陵的五百亩良田了。再加拿什么来加?元春嫁了,下头可还有宝玉、探春和贾环这三人的嫁娶呢。虽然心中百般不愿,李纨面上却半点不露,“大爷说得是,我明日就问问大妹妹,看再添点什么的好。”

    贾珠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奶娘抱了贾兰进来,他立刻被自己的儿子给吸引了,忙抱着小奶娃逗弄去了。李纨心中才微微一松,看向儿子的目光柔之又柔——她必须得为自己儿子多打算一点了。

    李纨嫌元春的陪嫁太重了,元春心中却是觉得很不够,她从王夫人那里知道贾敏当年的陪嫁的,虽然不是十里红妆的,但是一百二十抬嫁妆也是让满京城里赞了好几天的。自己如今的嫁妆不过只有八十八抬,压箱的银子更是只有五千两而已。

    “我的姑娘怎么就这样命苦呢?那秦家大奶奶和二奶奶都是出身不俗的,据说嫁妆也是丰厚得很的,大奶奶一百二十抬,二奶奶虽然没有一百二十抬,但是据说陪嫁了在浙江嘉兴府的两千亩的良田呢……”宋婆子是抱琴的姑母,她也是跟着元春一道嫁出去的婆子之一,她抹着眼泪替元春抱不平,元春眉头带愁,等奶娘不再哭了,才低声苦笑道:“我如何能和秦家大奶奶、秦二奶奶比?秦大奶奶的父亲在浙江富裕的州府做了两任知府,如今更是官至陕西都转运使。至于秦二奶奶家,她母亲乃是镇国侯府的女儿,家底丰厚。”

    “姑娘也也是国公府的嫡长女呢,如何不能比?姑娘听我一句话,这嫁妆定不能少了,不然以后在妯娌面前如何直得起腰杆来?要不和老爷说说去?”宋婆子不甘心地道。

    元春没有做声,良久才道:“太太至今还是昏昏沉沉的,老爷将嫁妆之事给交给嫂子来操持,如今我去找老爷说,岂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