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摇曳药田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八章 正月十五(上)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样做出来的珍珠汤圆,咬上一口,缠绵滑腻的黑芝麻随即流出,吃在嘴里浓郁香甜的,加上白糖的甜滋滋,一种香甜的触觉在味蕾弥漫着,幸福的感觉在周身环绕着。

    宛宣被这个香甜所吸引,煮熟就直直的吃上了两大碗。而子涵和三郎却说这个珍珠汤圆太甜了,不喜欢吃。

    因此,王氏又去做了一份肉汤圆,需要糯米、大米、瘦肉末、花椒、料酒、姜末、冬菜末、葱花等等原料,要先将糯米与大米混合,浸1~2天,用磨磨细放入布袋内悬空吊浆,制成面粉,这步和做珍珠汤圆的步骤很像,到也不需要在发什么时间去制作。

    要制作的时候,要在锅中倒油少许,油七成熟时下肉末炒熟,加入花椒、料酒、姜末,入味后起锅装盘,接着等到熟肉末凉后,加入适量生肉末、冬菜末、葱花,拌匀后捏小块为馅心。在将面粉加入适量水揉和,取一小块捏扁,包入馅心揉圆。

    将汤圆下锅煮的时候,火不宜过旺,见汤圆浮上水面即捞出。接着要在碗中放入适量的花椒、猪油、葱花等,冲入适量高汤,将捞出的汤圆放入就可以食用了。

    这个肉汤圆,三郎和子涵倒是非常的喜欢吃,吃的非常的香甜,宛宣闻着浓郁的香味,那个口水直流啊,虽然自己吃了珍珠汤圆之后,肚子已经圆滚滚的了,但是,美食低挡不住俺啊,接着吃~~~~~

    (噢呜,俺是个十足的吃货.......)

    十五这一天,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宛宣兴奋的穿上桃花姐为自己裁剪的襦裙服,上身是襦,下身是束裙,肩加披帛。襦里面有夹有絮,仅短至腰部。裙子长而有多幅,还得披上袄,袄为夹衣,长于襦而短于裙。

    宛宣穿的直别扭,自己这么小的小身板。还要穿上那么长的裙子,等下不小心被拌倒了,那还不丢死人了,不过,好好看看啊,没想到,自己还能穿上如此古典的服饰,这可是自己在现代梦寐以求的啊!

    不过。柏氏他们也穿上了襦裙服,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好漂亮的说。俺们都是大家闺秀,大家闺秀啊!

    柏氏他们带上做好的珍珠汤圆和肉汤圆,带上一些礼品,把门窗关好。正要去镇上,外面就传来了马车的声音。顾郎中和梦瑶既然亲自来接柏氏他们了,柏氏他们直说太客气了。

    不过,做马车去镇上还的确是非常的快。宛宣就想着,什么时候自己家也要去买上一辆。不是马车,至少也要是牛车。不然,要出门多不方便啊!

    到了镇上,虽然宛宣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古代的花灯一个会非常多的,特别是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面。但看到这个白昼为市,各式各样的花灯摆满街道,人们的吆喝声重重叠叠,热闹非凡的情境,小心肝还是被小小的震撼了一下。

    没想到,在古代的元宵节里面,竟然如此的热闹,跟现代超市大抢购完全有的一拼了,完全是大集市无法相比的。这个人挤人啊,好像所有的人都在这一天涌了出来似的。

    不过听梦瑶讲,现在白昼,只是个市场,到了晚上,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门赏灯、逛花市、放焰火,载歌载舞欢度元宵佳节。那个热闹非凡,非常壮观的场景,参与一次,就无法忘怀了!

    宛宣被梦瑶说的蠢蠢欲动,好想立刻就到晚上,去参与这个大盛会。

    因为生病是不分时候的,所以,“顾家医馆”一直都开着,在春节里面也没有休息过,而且春节里面大家都大鱼大肉的,肠胃问题的很多。还有喝酒闹事的,受皮外伤的也很多。因此,医馆里面特别的忙,顾郎中回来,就又去了医馆,梦瑶就带着柏氏他们回家里面去。

    到了顾家,也已经是傍晚时分了,王氏就去准备晚餐了,虽然不在自己家里面,但是,正月十五都是要吃汤圆的,而且还要做上一顿丰富的晚餐,因为新春期间的节日活动将会在十五这一天达到一个最高潮,也算是一个小年。

    晚上,王氏除了汤圆之外,还做了团团圆圆、年年有余、蒸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鱼糕还有“团子”,说这个“团子”是把拌“三蒸”后剩下的米粉搓成圆团,内填腊肉,豆腐干子、炸菜,胡萝卜等,葱花大蒜生姜等等馅,蒸熟后吃的,特别有风味,人们取其团圆之意,把它叫做“团子”,是作为每年正月十五的团圆饭。

    大家依旧是先吃汤圆,在吃主餐。宛宣看着满面桃花的王氏,觉得今天晚上的汤圆特别的香甜可口,有种甜蜜的味道弥漫着。

    在古代,元宵灯又是“情人节”,辛弃疾就写过”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欧阳修也写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至此证明,元宵灯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也是一个很浪漫的节日的,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然后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晚上,就可以让王氏和顾郎中出去相会、相会,呼呼呼呼~~~~~

    (俺们还是月老哪,不邪恶,不邪恶......)

    吃完元宵灯的团圆饭,这个晚上的重头戏,出去赏灯、猜灯谜的活动就开始了。柏氏牵着宛宣,王氏牵着三郎,桃花和梦瑶牵着手,全部人都一起热热闹闹的出去了。

    一走出顾家门,从医馆出过,没走上几步,就是满街的灯笼,满街的人流,有拖家带口,扶老携幼三代同堂,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孩子们更是焦点,蹦跳着挥舞着手中的七彩棍,一闪一闪的,晃着头左右摇摆。

    还有年轻的男女,招呼着自己的朋友或是物色好的对象,一起带着喜悦,带着欢笑,在这满天星光园圆的月光下,共度良霄。

    宛宣他们随着人流缓慢的移动,都紧紧的相互牵着手,怕被人挤丢了。耳边传来了阵阵锣鼓声,闹元宵游街的舞龙队,舞狮队,腰鼓队,彩船队,蚌鼓队,高跷队......他们张扬着节日的喜庆,用欢快的锣鼓,一高一低,一紧一慢,一张一驰,尽情地将心中的喜悦,毫无保留的用自己朴素的表达形式,舞出来,将节日的欢乐送入了每个人的心田里面。

    宛宣他们一一的看过各个表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