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急忙起身步上台阶,到了隆禧太后的身边,隆禧太后看着她道:“这封赏是哀家给你的,你也莫要有心理负担,只是有些人顽固头脑一时转不过弯来。”目光看向那几个转不过弯来的人,冷笑道:“别以为你们在背后捣鼓之事哀家不知情,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老敬王与靖王等人的脸色顿时一变,隆禧太后的话让他们的冷汗浸湿了背脊。
李凰熙笑道:“这是皇祖母对臣孙的一片拳拳爱护之心,臣孙若是还要不安岂不是有违孝道?这可是为天下人所不齿,臣孙定当尽心尽力地侍候皇祖母。”这一番话搏得隆禧太后的欢心,她的笑容突然一收,跪下,话题一转道:“还请皇祖母下旨严查用木薯偷换甘薯的幕后真凶,此人用心险恶,不但想要嫁祸给臣孙,还想要害皇祖母与皇叔的性命,揪出后必定当诛。”
李凰熙的得封,除了李盛基之外,还有一人心中也是乐开了花,那就是杜太傅,从这件事中就可以窥见将来的皇位必定要落到忠王的头上,两家是姻亲,他到底还是站对了位,这会儿他不再藏着推掖着,踏前一步道:“太后娘娘,长乐公主所言有理,敢在宫中的御膳厨房安插人手,只怕目的还是要危害皇上与太后娘娘的性命,必定要严查。”
梁博森也反应快地附议,此事非同小可,若隆禧太后有个三长两短,他的地位就岌岌可危,李氏皇族不会放过将他挫骨扬灰的机会。
靖王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只是现在不能开口反对,不然还没查那火就烧到他的身上,得不偿失。
隆禧太后有意无意地看了眼靖王的神情,严峻地道:“准奏。”
那还捧着吃剩的甘薯的御膳厨房的太监已经是吓得脸色变青,“咣啷”一声,托盘掉地,忙大呼,“娘娘,奴才冤枉啊……”
“拉下去,大刑伺候,此事着内务府即刻开始办理,不得有误。”隆禧太后威严道,冷眼看着那几名御膳厨房的太监被拉下去。
李凰熙只是微眯眼冷冷地看着,甘薯的香甜气息越浓,她的表情就越冷,目光最后溜过靖王等宗亲,方才笑着对隆禧太后道:“皇祖母,甘薯已是煮熟了。”
大殿中的甘薯宴有人吃得欢乐有人吃得忧愁,林林总总的心态都有,惟有御膳厨房那边人心惶惶,哭声遍地,内务府雷厉风行,凡是稍扯上关系的都被抓起来隔离审问,因此事与太后的红人长乐公主有关,所以内务府没人敢敷衍,容公公更是下令不许涉案深的人有自尽的机会,现在想死也不容易。
萧太尉在宴席结束离开宫廷的时候,碰上了特意等他的李凰熙,怔了怔后拱手行礼,“公主在此等我?”
李凰熙定定地看了他半晌,方才道:“萧太尉,关于令子的事情……”虽然此事已过了有些时候,但还是讲清楚为好,北疆的战事不能因为个人恩怨而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那是他咎由自取,公主若是怕老夫心生怨恨,那大可不必,老夫虽早粗人,但也明辨是非。”萧太尉爽朗地道,儿子的事情让他暴怒,但却没有迁怒,“老夫身为大齐的武将,自然要保家卫国。”
这武将的所言让李凰熙动容,原本她还担心他会睚眦必报,也下少不得要提防,这下方才放心,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太尉,此去必要当心,留得性命在才能为国尽忠。”
离上一世萧太尉的死还有五六年之多,但现在未来的走向她也掌握不了,实在不忍看这忠直的武将死于非命。
萧太尉愣了一会儿,她等在这儿就是为了与他说这一句话?心下更是喜欢她,只可惜他的傻儿子却将珍珠当成了鱼目,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深深一揖,挺直背朝宫门的方向而去。
李凰熙看了半晌,方才转身返回慈宁宫,手臂上的伤口隐隐做痛,看来到了换药的时间。
隆禧太后正在那儿批阅奏章,看到她进来,抬头道:“见完萧太尉了?”
李凰熙行了礼后坐到她身边,“臣孙之前还担心他会心生怨恨从而勾结外邦,那就非我大齐之福,现在想来原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是皇祖母英明。”
隆禧太后道:“你也不用给你皇祖母戴高帽,凰熙,你皇祖母吃过的盐多过你吃过的米,看人比你准在情理当中,不过你也别以为你皇祖母没有准备。”看到孙女的表情一肃,她反倒笑了,凑近她道:“萧太尉身边有哀家的探子,他若敢图谋不轨,哀家立刻就会让他肝脑涂地,凰熙,你需明白,坐到哀家这个位置上,那就无须仁慈。”她再度古怪一笑,“而你就是太多情了。”在目前看来这是她孙女的优点,不过长远来说却是拖累。
无须仁慈?隆禧太后的话,李凰熙是赞同的,不过直到日后她身居高位才真正体会到这四个字的真谛。
只是现在她却是笑道,“臣孙又不是皇祖母,如何能与皇祖母相比?”
隆禧太后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凰熙,哀家生有四子,惟有你过世的大伯父是真正有才学的,其他三个都没有一个让哀家满意,你父亲更是如此,你身为他的女儿少不得要多担待一点。”说完,将其中一本奏章扔到李凰熙的面前,“给哀家说说如何处理。”
李凰熙急忙接住,原本以为这位皇祖母会再多考验她一段时日,好歹也让她装上一装,哪知道就这样直接扔了过来?此时手中握的东西有些发烫,重活一年多了,她一直都谨记小命到现在仍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现实,而手中此刻握有的却是前一世想也没想过的东西。
“哀家年纪大了,凰熙,你是哀家的孙女,哀家也不想与你玩太多心计,近来哀家总在担心时间不多,怕你皇祖父在地下要召唤哀家去相陪,这偌大的江山有又何人能守?”隆禧太后的眼神一黯,语气里首次出现了几许脆弱,那是一代强者无奈的哀叹,儿孙不争气,她只能另辟蹊径。
李凰熙急忙跪下,带着泣音道:“皇祖母何必说丧气话?您会长命百岁的……”
“傻孩子,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哀家也有归去的一天,但是这得等到哀家将一切安排好才能上路。”隆禧太后的手慈爱地在她头顶上摸了摸,哀伤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好了,起来吧,让哀家看看你到底有没有一点慧根……”
时值夏日,晚上的风带了些许燥热,李凰熙出了慈宁宫坐上马车准备回府,本来隆禧太后安排了慈宁宫旁边的甘露宫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