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帝女谋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八章 建京风云(33)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阵风儿吹过,几亩地里的青绿幼苗随风招展,似乎在向风儿打招呼,尽显顽皮之态,细弱的绿茎都是坚韧的表现,让看得人心喜不已,神情舒爽。

    李凰熙接过侍从递上来的小铲,回过头朝那一群有些目瞪口呆的大臣看去,目光溜过一圈,最后锁定在林大学士的身上,裙袂飘扬,她径自走到他面前,“我记得在金殿上林大学士是最反对种植甘薯一物的,现在还请林大人亲自去挖几株上来让众人评判是否适合我大齐的土壤与气候?”笑着将小铲递上。

    林大学士的脸上肌肉抽搐了一下,在阳光下似乎可以看到李凰熙笑容中那一排整齐洁白的贝齿,有几分不服气,伸手一把拽过那把小铲,一撩官袍跳到甘薯地里,用小铲迅速地挖起了甘薯。

    一旁的宫侍急忙用托盘接住。

    李凰熙只是看了一会儿,又递了几把小铲给另外几名官员,这才走回原位站在隆禧太后的身边,头上的明黄伞遮住了一部分阳光。

    隆禧太后回头看了她一眼,“你倒是鬼主意多。”昨天她就猜到了端倪,果然如她所想一样。

    李凰熙微笑道:“皇祖母,臣孙在这儿另辟一地种植甘薯同样是在户部有登记的,这毕竟是新鲜事物,臣孙不得不多存一个心眼,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

    其实这个主意还是来自于梁晏,当初她要种甘薯时,他就派人去泉州海事司那儿再运了一批甘薯到建京,还让褚世泰再另外选地种植,这儿种得隐密,并没有大肆宣传,连协种的孙司农也不知情,好在褚世泰一直很口密,直到昨天下狱也没有松口。

    而她一直都在城西的那块地儿忙活,起到了很好的隐敝作用,如果那边没有人动歪心思,那么就无需出动这边种植的甘薯,她的本以为会相安无事到甘薯收成,哪知道还是有人忍不住出手,一思及,她的脸色绷得更紧,原先的轻松写意都随风消散。

    林大学士已经丢下小铲由宫侍持着走上田垄,脸上的神色十分难看,若是李凰熙让人去挖,他必定要攻击她故意布了此局,都是事称安排好的,可现在经事人变成自己,拿这个去攻击她就显得不太合适,看到靖王爷看向他,他微微摇了摇头。

    李盛基看了眼兄长瞬间难看的神色,顿时松了口气,昨天一夜没眠,今儿个回京后第一次上朝的喜悦也冲淡了不少,早朝中更是一言不敢发,怕成为众矢之的,现在却觉得自己小题大做了,看了眼女儿,这会儿他又怨怪女儿没有提早告知他还有这一手,不然他绝对能睡个好觉。

    隆禧太后问林大学士,“怎么样?可还有异意?”

    “这一地的甘薯苗没有丝毫的问题,只是臣不明白,为何城西那儿的甘薯种不活,而这里却能长势良好,这么说这东西还是很娇贵难以种活,郡主,你说呢?”林大学士立即看向她,冷声发问。

    “没错,郡主,为何两地差异如此大?”有官员扔下小铲也上到田垄问道。

    “这问题疏忽不得,若是要挑地才能长得好的话,那此物的价值就要打折扣,不值得浪费银子与土地去栽种推广,郡主,这是国家大事,不是闺阁少女的描红。”梁博森当即找到理由又发难道。

    李凰熙往前踏一小步,“各位稍安勿躁,本郡主必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当初种甘薯之时,我就没有刻意去选那肥沃高产的土地,而是选用了一般的,土地的成分也相当。”伸手接过一旁宫侍拿着的东西,呈给隆禧太后,“皇祖母,这是户部当初记载在案的,这个户部尚书可以作证。”

    户部尚书抹了一把汗后站出来,“臣可以担保,若要了解得更详细,户部的褚侍郎可以说明。”心中却是在骂娘,这小郡主太阴了,还有褚世泰,之前一点消息也没有透露给他,直到昨儿在牢里他才知道,连夜急忙翻档案,果然有记档,今儿个就被李凰熙要了去,之间的过程并没有多余的时间给他想清楚怎么做。

    隆禧太后翻阅了一下,随即递给梁博森,“哀家查看过,如凰熙所言,你们怎么看?”

    两块地的成份一模一样,但是一块地的却齐根腐烂,另一块地的却是长势良好,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自然明了其中的猫腻。

    只是他们都选不愿当那个揭破这尘纸的人。

    李盛基气愤地踏步上前,“母后,那是有小人故意破坏,好让我儿背上坏名声,嫁祸给他,居心不良,势必当诛。”

    蓝耀宗也拱手道:“娘娘,忠王所言甚是,一定要查出来是何人所为才行,若郡主不是多存了一个心眼,此刻想必已经让小人暗害了去,无处申冤不说,也会让我大齐错过一个产量高的物种。”

    做为西林党人中一派新兴的代表,蓝耀宗这玉面御史已经站了出来,立即就有部分人附和,一致要严惩那暗中下手之人。

    林大学士的脸色铁青,现在西林党人因蓝耀宗的崛起四分五裂,鼻子轻哼一声,昂高头看向那群追随蓝耀宗的人,在不久前这些人还在他的府邸高谈阔论,一致要追随靖王,一群势利的小人。

    “宰相,你怎么看?”隆禧太后看向一旁的梁博森,看似问询。

    “太后娘娘,臣以为还是要揪出幕后黑手才行,此事必查。”梁博森明白长姐的话里的意思,立即拱手道。

    “好,那此事哀家就交由户部尚书与刑部尚书主审。”隆禧太后宣布道。

    众人高呼“太后英明。”

    李凰熙也半屈膝地蹲下来,凤眸却微微一掀地看向一声没吭的萧太尉,只见到后者神情严肃,嘴角紧抿,看不出内心的情绪来。

    至德二年,甘薯一物成为了建京百姓最热的谈资,顺带也让李凰熙这忠王府的大郡主出了风头,而且这案件越审下去越不利于太尉之子萧荇。

    慈恩庵,梁兰鸢喝了药后,身体略有恢复,披着一件外衣坐在书案前奋笔疾书。

    谢氏走进来看到后,皱眉忙道:“兰鸢,你这是干什么?你这病一定要安心静养,太医的医嘱你都当成了耳边风?”

    梁兰鸢头也没抬道:“无妨……咳咳……我的身体我知道……咳……我要给父亲去信一封……”

    “什么信这么重要?你爹现在连个问候都没有,你也没有必要为他的事忙活,兰鸢,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听娘的话?”谢氏忍不住责备女儿道。

    梁兰鸢摇了摇头,若只是爹的事情她才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