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那片工业大厦了吧!如果你不知道的话,那么我就和你说一说当年我外公的眼光是怎么毒辣的!这些都是我从外公那里听来的再加上自己的一番查阅探究才知道的!”李振国一边说着,一边看着穿着一身xìng感职业套装坐在沙发上的吕天娇。
在看到吕天娇点了点头后他才接着说道:“1982年已经是我外公来港开办分公司的第四个年头了,从来港的第一年也就是1978年创办分公司的时,外公本来是想直接买一幢商业大厦作为香港分公司的总部,但是谁知当时中环、湾仔、尖东等各繁华商业区频频传出整幢商业大厦以高价易手的消息,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金钟的金门大厦,中环的联邦和国际两幢大厦的炒卖。这时候我外公就绝了要收购一桩商业大厦作为分公司总部的念头!”
吕天娇坐在那里听着李振国刚刚所讲的一切,她确实不知道,而且她也没有从公司里听说过,因为她是在1984年才开始进入公司的,虽然很早之前父亲在去世时,就把自己托付给他的老上司徐团长徐云忠照顾,但是她并没有跟着徐云忠夫妇住一起,而是一直自己住在父亲留给自己唯一房子里。虽然她知道曾经父亲曾经给徐云忠当过jǐng卫员并且在长沙会战的时候还救过他的命。
“我在经过一番认真的研究后,很是佩服我外公当时的眼光,后来金门大厦在1978年12月至1980年9月期间3次转手,售价也从最开始的7.15亿港币增加到16.8亿港币,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内升幅高达135%。联邦和国际两幢大厦在1980年8月至1981年1月期间两次转手,售价也从最初10.89亿港币升至22.35亿港币,短短半年间升幅逾1倍。其实到这里还说明不了我外公的眼光有多么的毒辣。1975年香港中小型住宅楼宇每方尺约230港币,一个400方尺住宅单位售价约9.2万港币。当时,香港市民家庭平均月入1300港币,购买一小型住宅单位的款项相当于市民70.8个月(即约6年)工资。然而,1981年地产巅峰时,小型住宅单位每方尺售价已升至约1000港币,一个400方尺住宅单位售价增加到约30港币,而市民家庭平均月入约3000港币,即购买一小型住宅单位的款项已相当于市民101.5个月(即约8年半)工资。”说道这里李振国拿起办公桌子上的咖啡喝了一口。
吕天娇正听到关键的时候,见李振国突然喝起咖啡来了,于是她催足道:“快点往下说说你外公的事情!”(未完待续。。)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