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东东发财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中国当代的社会现状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j县是中国四川省的一个贫困县,这里处于大山之中,人多地少,人们的生活一度过得比较艰苦。

    不过所幸的是,自从改革开发的春风吹在这片华夏大地之后,在中国的沿海城市,现代化工厂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拔地而起。

    这些工厂的横空出世,所需要的劳动力,远不是当地城市的居民能够满足的。因此政府开始大力倡导,从内地招收一批居民,来这些工厂务工。

    一来可缓解贫困山区因人多地少,所出现的口粮问题。二来这些山区的居民到沿海工厂去,还可挣些钱来补充各自家中的家用。用此来改善家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从而进一步拉动这些山区地方城市的经济发展。

    当然了,要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去,还是有很多人不太乐意的。

    但是自从那少数的第一批人,因为出沿海务工,他们的家人不但在邻居的火热目光下过上了令这些人羡慕的生活,而且还在这些邻居的震撼眼球中,平地盖起了一幢幢属于对方梦想中的高楼后,这些尚还保持犹豫的居民们,内心终于是开始了动摇。

    他们也开始跃跃欲试的行动了起来,纷纷托关系,找出路。因为他们此时终于是明白了过来,他们这样的人,这种家庭,要想改变现状,谋求幸福的生活,这外出务工,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从此一场从西北内陆到东南沿海,从贫困山区到发达都市,的民工潮,开始在整个华夏大地涌起。

    不过虽说他们至此开始远离父母,孩子。但体内对家人所牵挂的那一身血脉,还是时不时的让他们渴望与家人其乐融融的那种温馨生活。

    因此不少务工者都是有了个每年开春外出务工,到年关时节,一定回乡与家人过和睦年的打算。

    又是一个年关将至,那呼呼吹啸而起的寒风,吹重了这些外出务工者们对家人的思念,同时也是吹响了他们回家探亲的号角。

    j县的校场坝,早在三十年前便是被改成了停车场……又叫车站。这里此时停放着大巴,中巴,小巴等载人车辆,足有上百辆。

    随着这些年j县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也是有着辐射j县各个乡镇的载人巴士出现,这些巴士大大的使远离县城的人们,提高了进入县城采用一些必须物品的便利。

    尽管停车场的面积不小,可是在上百辆各种巴士的占据下,其容量还是显得略为紧张。不过在车站管理员的勤奋疏通下,这些巴士的进站,出站,显得极为的有秩序。因此才没有出现,混乱拥挤的不堪现象。

    尽管停车场是这般拥挤模样。但是,在其南面一角,有一片五个篮球场大的停车坝,空闲的搁置在这里。

    车站的管理者们,并没有因为乡镇巴士的数量陡增,这片地域的空置,而将那紧凑的停车面积,向这边挪动。而原因则是,这片空域的正上方,用红布连成的条幅上面,极为醒目的写着,“长途客车停置处”。

    而连接车站的南面之处,一间安置了约五百多个座位的候车厅,兼售票处,平行的设置在这里。

    上午的九点半初始。

    现在按照常理应该是进城人们,在县城的各条集市,逛溜,买卖的时候。而一反常态的是,此时,在这候车厅原本属于空度的时间,却是各个座位上的,坐无虚座。

    候车厅的这种人气饱和并没有这样的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现,断断续续还是有着一些人加入到这候车厅的等待中。

    这些人背着背篓,提着麻袋,从进城的巴士上下来,没有进城,也没有买票,就径直的走进了这里。这般行为,倒不像是打算乘车远行的人,他们的目光带着些许期盼,皆是望向那长途客车的空闲区域,这倒让人可以隐隐觉得,他们的意图,似乎是在等着什么,而目标的出现则是会在那片区域。

    但是事无绝对,在这人气爆满的候车厅中,也是有着十来位背着行囊,拖着旅行箱的人。看这些人的一身打扮,随行的装束,以及对着身旁送行亲人那恋恋不舍的神情,他们似乎是真正准备远行的主。

    这些远行的人们,无不是有着各自的亲人对着他们千叮咛,万嘱咐,出去之后,父母不在身边,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要勤于上班,经常往家中来电话,不能学坏等。对此,这些即将离乡的人也是含着不舍的眼泪,微微点头保证。

    在候车厅的最后一排座位上,有着一名即将远行装扮的年轻人。这名年轻人约十七八岁,他的身边并没有如同其他人一样。有着自己的亲人,或者朋友,临行送别。

    他独自的坐在这里,眼睛在这四周巡视转荡。这般动作,似乎要将这里所有的场景收入眼瞳,埋藏心底一样。

    因为这里有着他太多太多的记忆,多少次的难忘事,皆是在这里发生,如今他要离开这个地方了,也不知道得多久才会回来,而到时候的这一幕幕场景,恐怕早已是物是人非了吧!

    看着看着,他却是沉浸在了以往那些种种的回忆中。想到此处,嘴角也是不经意的,微微上掀,扬起一抹愉悦的弧度。

    “妈,你就放心吧!你儿子又不是小孩子了!知道怎么自己照顾自己的,再说了,人家不是上高中时也是一个人远离你们,到市里去读书的吗?”

    正在他陷入美好的回忆中时,这一阵亲人临别前的嘱咐,不合时益的传进了他的耳中,也刚好将他从那种回忆中,唤醒了过来。

    他朝着声源看去,只见在其右前方的座位上,两名约四十五六岁的中年夫妇,座位中间夹着一名二十左右的男孩。此时在男孩右边中年妇女则是疼爱的摸着其脑袋,慈爱的目光一脸不舍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而那名中年男子,也是微笑的看着这名男孩,脸上略带欣慰之色。

    中年妇女,双手缓缓下探,摸着男孩的脸蛋,看着他的眼睛再次叮嘱道:“这次怎么一样呢?你这可是到几千里之外的沿海都市去呀!那里离父母远,我们也不可能千里迢迢的到那个地方去看你,而且你这一去,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三四五年,你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出过这么远的门,也没有离开过我们这么长的时间,你让我们做爸妈的,又怎么放心的下呢?你是爸妈的心头肉,如今这般割舍!”说完中年妇女则是掩面,哭泣了起来。

    男孩见状,温柔的将其掩面的手拉了下来,一边替妇女擦拭着眼泪,一边细声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