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不要吵了”太后在旁边听见那些大臣骂谢晓莹,连忙阻止道
“母后”谢晓莹说完摇了摇头
“我看你们啊·······是一群草包”谢晓莹说完就笑了起来
“在你眼里就那么目中无人?”左丞相发怒的说道
“也得看看你们是些什么人”
“此话怎讲?”王爷问道
“就比如说你们上的奏章吧,里面写的竟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你敢说我们上报的那些事情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王爷反驳道
“是啊,比如说什么洪水,瘟疫啊”
“丫头,水灾和瘟疫可是现在我国最难处理的国事。你不要乱说”太后小心提醒道
“母后,这些事情在我的眼中真的算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了”
“梓涵”太后示意谢晓莹不要再说下去了
“哦,此话怎讲?”王爷文字彬彬的问道
谢晓莹看着这名男子一袭白衣,剑眉凤目,鼻正唇薄。下巴中间竖着一道明显的沟壑——就是传说中的美人沟!这男人清澈的目光清纯得不含一丝杂念、俗气,温柔得似乎能包容一切,就像春阳下漾着微波的清澈湖水,令人忍不住浸于其中。
谢晓莹又犯了花痴,心里想在现代怎么没有见过这么美得男子·············
“怎么?说不上来了吧”丞相得意的说道
“谁说说不上来的?那你先要我说怎么治理水灾啊还是怎么控制瘟疫啊”谢晓莹假装无知的问道
“请随便”
“好吧,那我先说怎么治理洪水吧。1.从环境水利的高度认识防洪,对河流进行综合治理 2.采取“建重于防,防重于抡”的防洪成灾策略 3.充分发挥非工程措施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 4.依靠高科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建造规模宏大的防洪成灾工程 5.注重面向公众的洪水风险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水患意识
6.在堤防建设和管理方面发挥受益者的积极性”谢晓莹说完以后看了看那些目瞪口呆大臣,只见他们满脸疑惑。
“你们没听懂?”谢晓莹想,因为她是按照现代治理洪水的方法说的
“那你再讲一下怎么治理瘟疫”丞相不想让谢晓莹知道自己没听懂,要让她知道了还不得笑死他自己
“这问题最简单了。先切断病原再预防,再治疗”
“请详细说来”那名王爷问道
“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当时对温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温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也有记载。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指出温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文中的“伤寒”,除了指外感热病外,还包括了当时的烈性传染病,可见当时温疫流行之猖獗。
曹植《说疫气》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描绘了当疫病流行的惨状,并明确指出:“疠气流行”,并非“鬼神所作”,而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所致。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七哀诗》中也记载:“……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是当时凄凉情景的真实写照。据史料记载,从汉桓帝刘志,至汉献帝刘协的七十余年中,记载有疫病流行17次。疫情连年,民不聊生,即使是士大夫们也未能幸免。如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也一时俱逝。其惨状可见一斑。
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对温疫也有论述,认为“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并立“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一章,记载了辟瘟疫药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辟温病散等治疗、预防温疫的方剂。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疫疠病诸候》认为疫疠病“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有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厉之气,故云疫疠病。”并认为岭南地区的青草瘴、黄芒瘴等瘴气也属疫疠病范围。并进一步指出:“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
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九•;;伤寒》立“辟温”一章,记载治疗温疫的方剂。
出于唐朝王冰以后的《素问》遗篇,认为温疫与五运六气变化异常有一定的关系,故有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五疫”及“五疠”之称。说明古人已经意识到温疫的致病原因不同于一般的六淫外邪,而是一种疫毒之气。
金代医家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一•;;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