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宁采风那种好骗的小白已经快要绝种了,就连南谷雨这种13岁的孩子都不会相信类似田螺姑娘之类的童话故事。
回到家后,好不容易藏好衣物的我,先是被发现我脸部抓痕和身上淤青的南谷雨抓着逼问了半天。看着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南谷雨我无比后悔为什么要在半个月前开口说话。
好不容易伪装着稚嫩的婴孩腔调把责任推到从窗口跳入卧室的野猫身上——这个借口使得南谷雨从此患上了野猫厌恶症,也令我家附近猫狗绝迹。
不久南谷雨又开始问起桌子上那半只烤鸡的由来,我一口咬定这是田螺姑娘送给我们的礼物。于是这小子一脸纠结的矛盾表情,似乎是在烦恼究竟要让妹妹继续保持如此天真的纯洁梦幻呢,还是实话实说告诉我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田螺姑娘之类的东西。
内心交战半天,他终于放弃从我身上找到答案,而是自我安慰道:“也许是好心邻居的礼物呢,来,小翠一起吃烤□。”
笨蛋!这么小的孩子能吃烤鸡这种不易消化又会上火的食物吗?我白了他一眼,然后开始思考一个重要的发现——
给南谷雨带烤鸡这件事,居然没有被善恶之书扣分!!!
我当然不会白痴到以为它在故意给我放水,仔细想想,我回到家后把烤鸡随意往桌子上一扔,然后收拾完衣服就躺床上睡觉了。南谷雨发现烤鸡是他自己的“主动”行为,我并没有对他直接表现出这只烤鸡是送你的之类的意思。
也就是说,从善恶之书的角度看,我只是往家里带了一只烤鸡并且扔在桌子上,后来在我主观能力控制范围之外发生的“善的”结果,并不列入积分计算。
我的眼睛蓦然睁大了,如果这个结论成立的话,那么,我想我已经找到了避免扣分的BUG了!!!
为了试验这个BUG,第二天我就去抢了一家杂货店,接着故意把锅碗瓢盆一些生活用品扔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偷偷躲在旁边观察路人的哄抢。
果然,我不但没有因为“送”人东西扣分,反而还以扰乱公共秩序等理由增加了一些恶行值。
我的胆子更大了,又冲去抢了几袋大米,扛着跑回那个书呆子住的破寺,丢在他厢房门口,敲完门后藏在树丛中。
几秒钟后,披着白色外衣的宁采风打开房门,看见门口堆着的三个米袋后他吃了一惊,慌张地四处张望,却没有发现任何人影。
在寺院里和大门口呼唤了许久“请问有谁遗落了米袋吗?”,接着又在原地守着米袋等了半天,宁采风终于放弃继续寻找失主的想法,决定先把这些大米搬进房子里,免得妨碍进出。
看着那个呆子努力拖着米袋往厢房里一点一点地挪动,我按捺住现身帮忙的冲动,静静等待他把三袋米全部搬完。
等到他将最后一包米拖进房间,我才从树上跳了下来,不请自入地走进厢房。
拍了拍宁采风的肩膀,在收获惊吓他人的恶行值后,朝转过头来的他挥手道:“嘿!”
宁采风显然被我的突然出现吓到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呃……狐仙姑娘,你……你来了。”
他看看我,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姑……姑娘,这些大米……”
“不要问我,我什么也不知道!”我赶紧捂起耳朵拼命摇头,开玩笑,鬼才知道如果承认了会被扣多少分,我是来刷分的,可不是为了丢分!
看到我欲盖弥彰的样子,宁采风没有追问,而是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姑娘,小生的行囊中还有一些干粮,你还是将这些大米给失主送回去吧。”
「得到他人的真心感谢,恶行值下降300点。」
我差点没从地上跳起来,这样也行???看来以后故意“丢”东西的时候绝对不能让人发现是自己干的,否则还不给扣分扣到死啊!
我狠狠瞪了他一眼,骗谁啊!昨天明明已经把最后那块石头一样硬的大米锅巴吃完了,连油纸都被我抢走,还想装君子?你想活生生饿死吗?
“我不管!反正跟我无关,你自己想找失主就自己去吧,当心被人当成偷米贼抓起来送官!”我一屁股占据了他的木椅,翘着二郎腿的动作引得椅子嘎吱作响,“我饿啦,宁采风你做点吃的吧,好不?”
变身后的身体是成人的样子,因此早上那点婴儿粥根本顶不了多久,像淘米做饭这种事,在现代按下电饭煲开关的动作我是会啦,至于用最原始的灶台和铁锅煮饭么……我还是不要浪费粮食比较好,就算那么做能增加恶行值……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世界的男人都比较能干,半小时后,宁采风就端着一碗米饭走进厢房,上面居然还加了几片野菜干。
饿得肚子咕咕作响的我一把抢过野菜干盖饭扒了起来,没吃几口就发现了不对:“宁采风你怎么不吃?”
宁采风用袖子擦着脸上黑灰,听了我的话后愣了一下,然后不好意思地开口:“小生重病未愈,还是等姑娘吃完了再吃比较好。”
我好奇地盯住他:“你得了什么病啊?这么严重?”
宁采风微微向后退了退,以袖掩口道:“姑娘最好不要离小生太近,寒疫是会传染的。”
奇怪的病名,不过现在连刀子都没办法轻易戳死我,病毒什么的应该也统统免疫了吧?
狼吞虎咽吃完饭,然后接过他递来的水杯一饮而尽。趁着宁采风端着碗筷走出去的时间观察起这个房间来。
厢房里的杂物被简单收拾了一遍,床上铺着带着破洞的薄被,床边木衣架上挂着几件和宁采风身上穿着类似的书生袍,之前用来装干粮的行囊瘪瘪的,上头一个褐色补丁格外醒目。
整个房间里书桌上的东西最多,除了几本厚厚的诗书外,还平铺着一块四本书大小的薄木板,旁边搁着毛笔和砚台,只不过砚台里装的不是墨汁,而是清水。
我疑惑地凑近看,发现半湿的毛笔上蘸的也是普通清水,细细观察一番,原来宁采风是用毛笔蘸着清水在木板上练字,深色的水痕只要太阳下一晾就能很快消失,这种做法既可以节约字墨又能省下纸张,这小子的脑子还真可以。
不过……也未免太寒酸了点吧???
看到我随意地翻弄一本起了毛边的《六书》,端着木碗进来的宁采风面色大变,飞快冲到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