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的历史由此划分为古代与近代,可见此次战争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也使中国大国梦的破碎及百年屈辱的开始,更是中国奋发崛起的开始,在坐的诸位有何感想? ”国防大学历史部教授宋**对讲台下整齐划一的新期学员发问道。
对大学还是有些陌生的新学员还是有些拘谨,宋教授见无人主动应答,只好翻开点名册,编号第一的名字是:张瑜(章鱼),随即点名道。由于宋是南方人,江浙一带。通过江南口音的处理,“章鱼”二字更加使人觉得好笑。顿时课堂发出嬉笑的声音,“到”此时坐在教室后排的张瑜起身,身高180cm ,体态匀称,眉宇之间似乎有些气象(纯属编造),由于天资聪颖,从小学至大学跳级总共跳级四年,故在其上大学之时,其实年龄不过15岁,而他并无任何不自在,朗朗说道:“不破不立;不屈不伸;不党不进;不制不强。”
宋教授及同学对此回答都很诧异。回答如此简练,不由产生疑问。宋说道:“请这位同学解释一下。”
张瑜接着说道:“不破不立:国家旧的生产关系不废除,国家无法立足。不屈不伸:人民不感到屈辱就不能奋起;不党不进:政治上没有先进政党的领导,无法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不制不强:经济上没有适应生产力的制度执行,就无法强盛起来。这是我的些许看法。”
这虽然不能说如何先进的观点,却也算是不错的发言。
宋教授说道:“这位同学见解大体是正确的,请坐,还有其他人吗?”
有人开头后,发言也就接踵而至。课堂气氛就此活跃起来。
下课的铃声很快响起,由于是上午最后一节课,大家也都各自回到寝室,放下书本,去食堂就餐。
张瑜和同寝的三位室友(按排名顺序分寝):王忠,李国,赵宏,去食堂就餐。国防大学学生的点名册的序列正是按高考成绩的排序,也就是说此批学员前四名,被分到一起。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又是正当年少,意气风发,竞争也就顺理自然。就连吃饭也是比谁吃得多,谁吃得快。
一天天除了上课,吃饭,就是回到寝室的争论。四个人各有主见,见地也颇为新颖,在竞争的同时,渐渐也产生了彼此的钦佩。理论科目全A,张瑜在选修的科目,尤其是政治法、经济法、英语、法语、德语等科目也是A,这是其他三人不足的地方。
四人也经常互弈,最终结果往往是张瑜最终获胜。这使其余三人十分费解。“围势不围子”这是张瑜经常的总结。
王忠善战术,讲究出其不意,不拘常态;李国善治军,讲究科学训练,激励战心;赵宏善筹划,讲究军队补给,粮道最重。
这是张瑜在日记中写下的评价,也是张瑜一直向此三人虚心请教之处。
一年半的理论学习很快结束,还有就是半年的军事训练。
选修科目:射击,搏杀,野外生存,军械操作,指挥通信。还有其它选修科目。
拿着课程表,张瑜四人感觉,新的竞争开始了。
并非其它学员不够优秀,但时刻的竞争与安逸的就读,在效果上决然不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古如此。
不久,国防大学300名学生就被转到北京军区某训练基地。全封闭军事化管理,严格的军事训练及类似于斯巴达式的艰苦磨练。加之入园第一周的每日负重5公里越野,两小时军姿,下午接着障碍跑。给包括张瑜在内的所有学员来个下马威。当值教官也都被起了“黑罗刹”“屠夫”等等残忍的名字。不过张瑜四人一声位吭。
但不得不说,一个月后,各个学员的身体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实表面是认为的小事,往往是对人心理素质的磨炼。
终于摸枪了,这是张瑜梦寐已久的,第一堂,步枪卧射,一组五发子弹。“屠夫”教官在学员方阵前高声说道:“动作要领书上都有写,枪托一定要用肩顶住,三点一线是人就知道。十人一组,按顺序来。”
张瑜此时在队列中小声说道:“比一比,如何?”
王、李、赵仨人齐声表示同意。
“屠夫”教官高喝道:“都给我闭嘴,一群菜鸟。”
方阵安静了,谁也不想触霉头。
张瑜四人是第一组,张瑜触摸到枪的时候,就感觉无比的亲切,虽然是老式步枪。木质枪托,枪体也比较沉重。但从摸到枪时,张瑜就感觉枪散发出的杀气,卧射姿势,将枪扶正后,张瑜通过准星和枪口的准星延伸至100米外的靶子,感觉靶子是如此之大,十环的圆心在张瑜眼前如铁锅般,就像在自己眼前。扣动扳机的第一个是王中,张瑜按要领也开始击发,没有想象中的后座力,用的很得心应手。
第一组报靶,张瑜以50环高居榜首,脱靶的很多,王中等人也只有35环左右的成绩。同学之间也都议论纷纷。但也都轮着射击完五发子弹。张瑜仍然第一。
很多人都问张瑜其中的缘由,张瑜只说:“我对枪特殊的敏感。”
诸位也都相互议论,不少相顾莞尔。毕竟不少都是第一次摸枪,感觉很新奇 。
最后射击训练完毕,“屠夫”说道:“都回去吧,张瑜留下,收拾器械。”
3分钟后,靶场就剩下“屠夫”和张瑜了。
“屠夫”说道:“留下你只想看看你刚才的成绩是不是走运。”
张瑜立正回答道:“教官,拿枪的刹那,我就感觉十分亲切,靶心就在眼前。”
“屠夫”冷冷地说道:“杀人会令你兴奋?”
张瑜说道:“枪有暴戾,而杀心由心起。在于自我控制,我能驾驭。”
“屠夫”冷漠地观察着张瑜,见张瑜一如既往,无半点犹豫,脸色稍稍回复平和,说道:“手枪试过吗?”
“屠夫”拿过一把手枪,有些陈旧。递给张瑜
说道:“这是64式7。62毫米手枪,供弹方式: 7发弹匣供弹, 口径: 7。62 毫米(mm) 全枪质量: 0。65 千克(kg) *含弹匣 全长: 155 毫米(mm) 枪 管 长: 86 毫米(mm) 弹头初速: 300 米/秒 战斗射速: 30 发/分 有效射程: 50 米(m) 其它参数: 枪高:100毫米,枪宽:2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