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炮灰翻身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7威胁第(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放肆!”阮公公尖声呵斥,“慧光,你别恃宠生骄。皇上的耐性是有限的。连中六元,可不是你的免死金牌!”

    “慧光只是一介小僧,何曾连中六元?阮公公这是找错人了吧?”杜唯勤不温不火地说道,“传错圣旨,不知该当何罪?”

    “你……”

    阮公公气得粗喘如牛,良久,方才从牙齿缝里恶狠狠地蹦出一个字。

    “走!”

    一位身着太监服饰的白胖子气势汹汹地冲出门来,身后跟着4名身着侍卫服的粗壮男子。

    杜恒茂躲在一旁暗暗发笑,待到一行人走远后,方才走进木门大敞的小院。

    见一位穿着海青色僧袍的光头男子背手立在一丛翠竹前,身形消瘦、背影萧索,他的鼻子突然一酸,双目顿时潮湿。

    他曾经留言“山长水阔终有尽 乘风破浪会有时”,却没想到,时隔十年再见,故人竟已遁入空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杜恒茂语气沉郁,“既已勘破世事,又何必将自己拘在一件僧袍里、一座寺院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岂不快哉?”

    杜唯勤转头看向来者,见此人容颜清丽、双瞳湛然,满身飞扬洒脱,一派道骨仙风,脑海中闪过杜恒茂那清新脱俗的纤弱身影,却不敢相认。

    他打了一个稽首,礼貌地说道:“施主深具慧根,小僧远远不及。”

    “我哪有什么慧根!”杜恒茂苦涩地说道。

    “我若真能勘破生死,又何必怕你以身殉国,匆匆赶来。

    “明知人生苦海无边,却还是盼着你长长久久地活在世上。

    “我看得出来,你过得很不好。不过,看到你站在眼前,我还是觉得安心。

    “那年除夕走的匆忙,没能向你道别。对不起!”

    杜唯勤目不转睛地盯着杜恒茂,身体颤抖得仿佛身后的风中竹叶。

    杜恒茂走上前抱紧杜唯勤,哑着嗓子说道:“你还活着,真好!”

    杜唯勤伸手紧紧回抱杜恒茂,眼泪落成了一片连绵的秋雨。

    时隔十年再遇杜恒茂,杜唯勤欢天喜地地像个孩子。

    他顾不上打坐诵经,一直拉着杜恒茂追问过去的经历。

    除了跟宁昊天有过一番对话,杜恒茂已经两年没跟人说过话了。

    他这话匣子一打开,便再也收不住了。

    他给魏战武讲了7年故事,说书的技艺练得炉火纯青。

    即便隔了3年,他的能力依旧没有退化。

    他将这些年的经历讲得绘声绘色、跌宕起伏,比传奇故事更加精彩。

    杜唯勤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咬牙切齿,时而眉开眼笑,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活脱脱就是个不受束缚的孩子,哪里还有半点得道高僧的影子。

    二人亲密地依偎在床上,一个讲、一个听,不知不觉间就过了一夜。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到床上时,杜恒茂忽然说道:“你还俗吧。没必要把自己束缚在僧袍、寺院里。”

    杜唯勤沉默片刻,叹息道:“我明白。只是,安国的皇帝看中了我这个连中六元的状元,一直逼我还俗、要我入朝为官。我现在不能动。”

    原来是这样!

    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我听到了你和那个姓阮的太监的一小段对话。”杜恒茂说道,“你这么跟他磨嘴皮子,只能拖一时,没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知道。可是,我也没有办法。”

    杜唯勤重重叹了口气,情绪消沉。

    “我曾经收拾东西打算离开,却被守在寺院外面的侍卫拦了回来。

    “那个太监,还以我家里人的性命威胁我。

    “杜府上下,三四百号人啊!我真怕那个皇帝磨光了耐性,会对杜家下杀手!”

    杜恒茂心里一沉,语气严肃地说道:“他要是真敢制造这样的惊天血案,他这辈子都别想收服越朝文人的心。”

    “我倒希望他是个睿智的人。”杜唯勤哀叹道,“可是,我不敢拿三四百条人命冒险。”

    杜恒茂沉思良久,在杜唯勤耳畔低声说道:“你一直反抗他,他有可能会恼羞成怒。如果你是生了重病、英年早逝,他总不能再杀人吧?”

    杜唯勤眼睛一亮,忙压着嗓子追问:“你有办法?”

    “小菜一碟!”杜恒茂自信地扬眉,转而警告道,“为了安全起见,这事只能你我二人知道。你可得想清楚,你诈死以后,就再也不能跟家人见面了。你就跟我一样,变成孤家寡人了。”

    “自从我出家,我就已经是孤家寡人了。”杜唯勤苦笑道,“我只求不连累他们。”

    “那就行!”杜恒茂说道,“为了不让人起疑,就以一个月为期吧。你得在那个太监面前吐两回血,让他做个见证。”

    杜唯勤知道杜恒茂这个徒儿聪明机灵,对他充满信赖。

    想到自己一个月后就能逃脱苦海,他激动地紧紧抱住身边人。

    阮康乐很郁闷。

    他被建武帝派了个差事——让慧光和尚还俗,带杜唯勤回安国京城长治。

    本来,这事很好办。

    但是,皇上很欣赏越朝这个连中六元的状元,吩咐他不得无礼。

    这么一来,事情就棘手了。

    这只小秃驴,脾气又臭又硬。

    一张嘴,厉害得跟刀子似的。

    那胆子,真是比天还大,连圣旨都敢拒接。

    阮康乐在呈给建武帝的密折中添油加醋地描述慧光和尚的大逆不道,指望皇上龙颜大怒、下令强行拘捕这只秃驴。

    没想到,他的密折还在送往京城的路上,慧光和尚就病倒了,不但日夜咳嗽,还吐血。

    当地医术最高明的大夫来看了,说这是肺痨,会传染,需要隔离。

    阮康乐天天和慧光和尚见面,生怕自己会被传染,连忙吩咐侍从搬出普济寺,又要求大夫给自己看病、开药。

    他知道,肺痨是死症,小秃驴必死无疑,心里大为解恨。

    他写了个密折呈报建武帝,一身轻松地等着皇上召唤自己回宫。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