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刀塔恩仇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回(1)何去何从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金风答道:“是九顶铁叉山‘铁胆雷公’鲍撼天!”

    祖千秋道:“不错,九顶铁叉山多年来一直暗中招兵买马,蓄意谋反。山寨里聚集数千绿林军,势力远比黑山马匪强大。你何不去那里借兵?”

    金风迟疑道:“我与九顶铁叉山上的人素不相识,他们会借兵给我吗?”

    祖千秋道:“他娘的,那鲍撼天自诩义薄云天,在山寨挂起‘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 义旗。想学梁山好汉。如果你为民请命,求他发义师讨伐黑山马匪,他不肯答应便是言而无信,欺世盗名!”

    金风道:“九顶铁叉山路途遥远,远水不解近渴。何况鲍撼天是当今如日中天的绿林泰斗,未必会为了我一个无名小卒黑吃黑,冒犯黑山飞虎寨。我还是觉得去锦州见总兵请发义师名正言顺。”

    祖千秋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年轻人自以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那就随你去吧。不过若锦州的路走不通,你不妨再考虑接受我的建议,去九顶铁叉上碰碰运气!”

    金风点头致谢。祖千秋与金风道别,扬长而去。金风望着老者远去的背影消失在山野之间,怅然若失,独自催马奔锦州而去。

    锦州为关外重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城高池深,屯聚重兵。金风风尘仆仆抵达锦州,在城门口被守门军士拦住盘查。

    原来城中拘捕了一个重犯,正游街示众,午时三刻便要问斩,因而戒备森严,防范反贼的同党混入城中劫法场。

    盘验过关后,金风进了城区,见沿街聚着一些百姓翘首观望。

    探询得知,官军捕获了由关内来辽东宣扬教义、传播天地会的一个大头目洪彤天,正在游街。

    据说此人是朝廷重犯,在关内聚众造反,被官府悬赏通缉。此次应锦州“红缨会”首领杨二郎之邀,专程来锦州接受“红缨会”加盟“天地会”。因为间隙告密,遭官军围捕。“红缨会”头领杨二郎拒捕战死,洪彤天被官军俘获。为儆效尤,总兵府决定游街示众后,午时三刻当众正法,将首级送去朝廷请功。

    金风问道:“既是朝廷重犯,为何不直截押送进京?”

    那人低声道:“近年关内反清复明浪潮风起云涌,‘天地会’、‘三郎香会’等反清帮会势焰日张,林总兵怕押送途中被囚犯同党劫救了去,落得一番功劳竹篮打水空欢喜。因而决定送人头上京。”

    金风好奇心起,便也站在人群中观望。不多时,官军押解着一辆囚车转了过来。但见槛车之中,一个年近四旬、须髯戟张的英武汉子困锁其中。虽在木笼之中,犹披枷带锁,镣铐俱全。

    那汉子虽为囚犯,却无丝毫萎顿羞惭之色,昂首挺胸,泰然自若。望着夹道而立的民众大声说道:“诸位乡亲,我洪彤天所以被擒游街,一不为杀人放火,二不为打家劫舍。为的是推翻清廷暴政,还天下一个明净的天地。大家居于偏远的关外,不知清兵入关的血腥残暴。当年攻陷中原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入主中原后的满洲权贵圈地霸田;以及几年前的文字狱,一桩桩都是饱受欺压迫害的汉人百姓的血泪史。我知道你们之中有不少是满人,将心比心,你们的良心能安吗?”这番话说得义正词严,铿锵有力。听众窃窃私议,不禁点头。

    为首的年轻军官一皱眉,怒道:“死到临头还嘴硬,真是属鸭子的,肉烂嘴不烂!”吩咐军兵:“不许他胡说,把他的嘴堵上!”

    一个兵卒找了块布去堵那囚犯洪彤天的嘴,洪彤天将嘴向前一送,一口咬下那兵卒两段手指,痛得他不住惨叫。

    洪彤天昂然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你们做也做得,黎民百姓说也说不得吗?”金风脱口说道:“说得好!”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