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这李公公联络到了一个东洋珠宝商,要将携带出宫的这批珍宝出卖给东洋商人。虽然此事与他无关,尚宝监李公公也与他素无嫌隙。但这批珍宝是我中华的国宝,虽然目前大明已亡,但总不能坐视这批国宝流失海外。
······杨选曾试图暗中盗出这批国宝,但李公公收买了一批前明宫中侍卫,其中不乏一流高手。几次尝试都不能得手。眼下那窃宝大盗李世英就要在蓬莱岛与东洋商人东条一郎会面交货,迫在眉睫,不得已来找我出手相助。
······我觉得此事关乎民族大义,义不容辞。当即联络了‘莱阳三杰’、甄士隐等一帮同声相应的江湖朋友趁夜潜入李总管住所,刺死了李总管,抢得了那批珍宝。
······事后我们谢绝了杨选分一半珍宝做谢仪的馈赠。他很是感动,从此和我推心置腹,无话不谈。我问他打算怎样处置这批珍宝,他说要变卖这批宝物,换取金银,联络北方周皇亲组建义军反清复明。
······临行时他留给我一件金镶玉金鼎座玉龙钻塔,说这是当年郑和七下西洋期间,为恭贺永乐皇帝寿辰,特意进献的一件稀世珍宝。别的宝物可以出售,这件珍宝是断然不能出卖的。托我妥善保管,说有朝一日复明成功,我将此宝呈献皇上,必获重赏。当时我也未在意,只为受友人之托,便将宝塔收藏起来。
······过了月余,一天夜里,杨选身受重伤逃来我家,他说他为销售那批宝物泄露了风声,被东洋阔商东条一郎得到消息,安排下陷阱诱其入彀,埋伏了几十名东洋武士要夺取珍宝。他死里逃生杀出重围,但那批珍宝却终于陷落敌手。
······我表示愿再帮他一次,从东洋人手中夺回国宝。这次我邀约了‘巨鲸帮’帮主万百千、龙口大门牙、二门牙等大批江湖同道,在海上截住了东条一郎那艘船。搏斗中杨选奋不顾身地杀死了东条一郎这个以珠宝商人做掩饰的倭寇坐探,自己也身受重伤。弥留之际,他向我道出了一个秘密。
······在闯王围攻北京、城池将破的危难之际,崇祯皇帝临危写下亡国诏书,教三个皇子分头出宫逃命。三皇子年幼,由杨选怀抱出宫,临行前他问皇帝,将来皇子长大,凭何物取信于民、号令天下?皇帝顺手拿过刚用过搁下的那颗玉玺,苦笑一声道:‘孤为做皇帝苦恼半生,到头来却成了亡国之君。他一个襁褓孩童,还指望能成为光武中兴的再世刘秀吗?若果能如此,也不枉继承这颗传国玉玺!’
······杨选求皇帝再留几个字,崇祯帝从中衣上撕下一片黄绫,咬破中指,以血写下几行字:‘自负聪明执国柄,志大才疏误一生;大厦已倾无回力,抚孤复国托诸公!’下署:‘大明皇帝朱由检临危绝笔。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盖过玺印,用黄绫包了玉玺一并交予杨选。
······杨选临危受命,怀抱幼主逃出皇宫,后来混出京城,辗转回到家乡,将三皇子交托寡嫂抚养。他讲述了这番经过,从怀中取出那片上有崇祯帝血书的黄绫,让我以此为信物见他寡嫂,接回三皇子抚养成人。又交给我一本他的家传刀谱,要我悉心教导三皇子朱慈炯,希望他将来肩负起光复大明的重担。
······杨选故去后,我安葬了他,之后寻到他的寡嫂,向她讲述了杨选遇难的噩耗,出示黄绫,见到了三皇子,当时已化名杨起龙。我将三皇子连同杨选的寡嫂一并接回家中。
······当时三皇子年纪尚幼,为掩人耳目,我假称他是故友之子,收为螟蛉义子、养在家中。其中详情这些年也没对他实说,只想等他长大成人、时机成熟再告之实情。
······多年来我秉承故友遗志,一直在交结故明遗老、反清义士,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告之真相,号召大家共举反清复明大旗,成就光复大业。后来我结识了你父亲,知道了你爷爷白老英雄尚在人世。身边还汇聚着一群忠肝义胆的豪杰志士。我觉得白家是最可争取的奥援,因而决意与白家联姻。岂料三太子暗恋心兰,因妒成恨竟酿成如今这番惨祸!’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