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智能工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服装盛会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盛况。

    随处可见一些身着盛装华服的年轻人。走在街头,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笑风生。

    并且还有不少外国游客,华夏联邦并不排斥外族,只是不允许外来文化在本国占据主导地位而已。比如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就被肢解和打压,如今成为了末流,再也无法对社会上层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而对于外国人,只要愿意遵守中国的法律,也是无任欢迎的。

    “福宁,你还没来过这么热闹的地方,我都说你了,别整天忙着执行任务。多来看看我们的国家。享享福多好……”

    黄光鸿也透过车窗看向外面的街道,感慨着时势的变幻,如今的中国,已经无需对外屈服和谄媚,也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抵触心理。

    而是大大方方,以海纳百川的器量。包容着一切,无论是外来的文化还是事物。都必须先被华夏文明吸收和转化,才允许进入。

    而不似以往。前清时代各种排斥和抵抗,结果丧权辱国。

    民国年间,见打不过外国的坚船利炮,结果就自甘堕落,怒炎屈膝,多少仁人志士弃主忘宗,去言那外国的月亮格外圆。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何等的悲哀,早就没有了华夏贵胄的雍容气度。

    江河终不是大海,所以无法容纳百川,无论是之前的革命党还是红门,本质都是肤浅的赤色主义。只知道打倒和推翻,却不知道继承和建设。

    不过这终究是昙花一现,如今华夏联邦一统宇内,国家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没有此起彼伏的政治斗争和内部清洗,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工商业经济发展,使得国家和民众都陶醉在一个无限美好的时代之中。

    街道上的年轻人,没有了旧时代的那种惶恐与不安,在面对外国游客时那种不卑不亢的友好,真诚的微笑,更是让吴福宁动容。

    这些年,他去过印度,去过巴基斯坦,去过阿富汗,更到过意大利,以及英、法还有德国等这些国家。

    可是无论在哪里,吴福宁都没有见到过如此惬意与随和的表情。

    许多国家,还停留在战争的阵痛之中,比如英、法、德等这些传统的欧洲强国,国家的重建工作还没有全部完成。

    而德国的经济环境更是有些问题,因为华夏联邦的支持,以及苏联的覆灭,德国并没有像原本的历史上那样,被人切开捣碎,保留了纳粹时期的政治权利体制。

    如果非要形容,政治体制倒是有点像苏联,以专制和集权为基本的秩序。经济发展上也是如此,与美国的自由主义商业体系不同,德国奉行在国家指导下的计划经济体制。

    又或者说,是德国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就形成的国家资本主义,由政府来主导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而非取决资本家的自发性意愿。

    因此德国的各种工业生产效率极高,经济发展势头很猛,尤其是在钢铁冶金和汽车制造领域,同时也是国际军火市场的主要供货商之一。

    但是正因为如此,生活在德国的民众,犹如一个庞大的机器上的某个零部件,没日没夜的学习和工作,创造着远远超过他们所需的财富,而又没有多少时间停下来休息。

    英国和法国,上一代的战争记忆犹在,惨重的历史让他们无法拥有真正的快乐。

    而美国也同样如此,在全球竞争中与中国展开冷战,但是却从未站得任何优势。即便是登月计划,也被华夏联邦先一步夺得头筹,美国却无力赶超。

    五年至十年一次的股市波动,消耗了民间太多的财富,资本的集中更是使得社会购买力下降。

    而美国政府由于高额军费的负担。无力拓展福利体系,因此现在的美国人,远远没有后世那种富丽堂皇的气象。

    乞丐和穷人。依旧露宿街头,大量失业者聚集在政府门前请愿,即使被警察用木棍和盾牌打得头破血流也丝毫不愿退却。

    他们所希望的,不过是一份薪金微薄的工作。以及每日吃上足够果腹面包。

    也唯有中国,才能聚集半个地球的财富和物资,供应着六亿国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养出了富态。

    比之宽敞的马路,车辆来来往往。道路的两旁是挂着各种招牌的商铺,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都被集中在货架上,供消费者选购。

    欢笑和富足,是最常见的,其中更有不少专门为有钱人开设的精品店,销售着最为精细奢华的货物。

    通常,这种货物都不会摆在大商场的柜台里。而是有自己独立的门面。还有热情的服务员。

    这些服务员全都收到过良好的教育和专业的培训,更有着精致的五官,样貌不过关的人,恐怕也无法在高档的精品店中担任业务员这样的工作吧。

    毕竟对顾客而言,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唤作任何人。都不喜欢让一个长得对不起观众的人来向你推销商品吧。

    三个人,就径直前往了一家黄光鸿介绍的服装品专门店。看黄光鸿与某位漂亮的女业务员打得火热的样子,就知道他不是第一次来。

    不过看了一遍。吴福宁也觉得这里的衣服确实不错,应付一般的交际场合也是足够。

    “飞逸,你去选几套衣服,觉得喜欢的就买下来。”吴福宁不知道怎么帮别人选衣服,他自己也没这方面的知识,倒不如交给这里的业务员来负责。

    毕竟对方也是有着职业操守的,别看她们只是一些年轻漂亮的女孩,就以为她们是靠脸蛋吃饭的花瓶。

    更不要认为,她们是那种为了推销商品什么话都敢说出口的人,唯利是图,在这种面向上流社会开设的服装专卖店中,是行不通的。

    可以说,站在这里的每一个业务员,都是收到过专业的训练,对于服装的面料、款式和当前的潮流,都要有着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还要能够通过眼睛来判断顾客的体型和衣着爱好,根据实际条件向顾客推荐合适的商品,绝不能为了赚钱而故意推销不合适的产品。

    要知道,有能力在这里消费的都不是普通人,万一出现衣着不得体而使得对方名誉受损,那么作为业务员的产品销售者,就要承担来顾客的怒火了。

    每一个业务员都要通过等级考试才能拿到执照,而上档次的服装精品店,也宁愿花高价请来这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