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高山流水思正邪,白狐现世空幽谷第(1/2)页
在座之人一片哗然,这曲‘逍遥叹’,与那‘沧海桑田’相比,实乃有过之而无不及。能在这凄寒雨夜闻得两首仙曲,此生亦无憾矣。
赤云子再次躬身,神色凛然道:“此生能与君相识,吾不再孤独矣。而吾之性情差君千里,再观技艺,亦是差君一筹。今立下十日之约,届时定不负君之厚望。屋外风雨正急,君若不快些离开,怕是要耽误了行程。”
青鸟真人闻赤云子突然说出此番话,登时愣在原地。或许旁人听不出这番话中的意思,可他却是明明白白。
赤云子毕竟出身正道名门,能有此言,实属不易。
他们二人也算是知根知底,赤云子师从沧澜宗,可谓名门正派,享誉天下。而青鸟真人却无师无派,只因少年时得到一本魔道秘籍,天资聪颖的他便遁入家旁黑山之中,潜心修炼,终有小成。其虽入魔道,却也没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只是‘道不同,不相与谋’罢了。
经今日之事,自今往后,此二人,乃知音也。
青鸟真人有此收获,也是心满意足。不多言语,告知赤云子,自己定在大秦安西镇黑山之巅等他,便转身离开。
酒馆众人此刻对二人肃然起敬,虽不知那秦人身份,却晓得是有情有义之人,也不予拦截。
赤云子望着青鸟真人的背影消失在雨幕中,神情依旧凝重,却轻轻叹出一口气来。
赤云子知道此人若在此多呆一刻,便多一分危险,刚刚之言,也是告诉他这番道理。
此刻,在赤云子眼中,此人已是知己。
青鸟真人离去之后,赤云子轻抚琴弦,望着门外大雨,脸上笑容渐浓,喃喃道:“与君相识,观此生足矣。”
人常言:知音难觅。赤云子痴迷音律琴艺,技压北方诸国,却没有一个人能够了解他的琴音,正应了那句‘高处不胜寒’。他的这种境界,天下早已少有人及。
他虽自幼入道,修为虽一般,但在音律上造诣颇高。而那青鸟道人也是这世上少有的人物,独身悟道,只靠着自身以及一本残本秘籍,只用了半个甲子时间便突破忘尘,步入先天。
放眼天下,却也少有人及,若非天赋异禀,根骨奇佳,怕是难以有如此成就。
青鸟真人少年时,从师楚人俞昭涯。当时,昭涯名冠天下,人云:昭涯所奏,曲高而和寡。
青鸟真人出身商贾世家,大秦谷阳人士,随父奔走诸国,遇昭涯,归其门下。十年,乃成。
后归乡,因机缘而得魔道秘籍《弑仙魔剑宗法》,隐于黑山之中三十余载,小成,破忘尘。
又过三十载,闻赤云子之名,视为知音。此时,青鸟真人之修为,已达先天七重。
十日之后,大秦安西镇,黑山之巅。
山风呼啸,行云随风而动,万树侧卧,天色阴沉。有两人立于山巅,一人中年模样,却生了一头银发,身着月白长衫,背上背着一件古琴,手握赤鞘长剑。
另一人看上去要年轻许多,黑发散于肩,随风而乱,一身青衣显得并不是很合身,在风中鼓鼓而动,一柄长剑随意系在腰间,手握赤玉横笛,笑似春风。
此二人,正是赤云子与青鸟真人。
两人相视许久,青鸟真人先开口,道:“赤云子果然重诺,吾在此等候久矣。”
赤云子闻言不语,良久,两人突然大笑,道不尽的洒脱。
赤云子入黑山数日,日日与青鸟真人促膝长谈,抚琴奏笛而歌。
飞鸟闻声而驻足,百兽闻声而围观,皆无靠近者。风撼百木,直来直往,却遇声而止,随之舞蹈。
然而,月有满缺,人有别离,赤云子终要离去。
离别之日,赤云子盘坐于溪中大石之上,轻抚琴弦。琴音渐起,如高山巍峨,沧海波澜,又似行云流风,长虹贯日。
溪边有巨树,枝叶繁茂,青鸟真人立于枝杈间,闭目而奏。笛声若石上溪流,晚秋落叶,又如皓月当空,飞流直下。
笛音琴曲互补互溶,早已分不出究竟是笛音还是琴声。
此曲乃赤云子与青鸟真人共同所创,取名曰:高山流水。
青鸟真人与赤云子同行,送至漓江江畔,此行数十里。江风凛凛,江水滔滔,两人伫江而望,不禁执手长叹。
青鸟真人躬身道:“君将离去,心中多有不舍,虽不舍,但与君共谱《高山流水》,吾此生无憾矣。”
这些日子,赤云子早已忘记青鸟真人乃魔道中人。他明白,青鸟真人虽为魔道之人,却比那些所谓正道中人更加光明磊落,直爽洒脱。
闻青鸟真人之言,他赶忙答道:“君视吾为知己,吾亦是如此。他日再会,再与君把酒言欢,琴笛而歌。”
夕阳西下,青鸟真人伫立江边,目送赤云子远去。若让旁人看到,那美景在青鸟真人的背影下,竟显得萧凉且孤独。
漓江江畔,江水依旧。紫阳道人缓缓而述,神情却愈加严肃。秦安尘侧身危坐,屏息凝神,双目瞠圆,认真地听着老者的讲述,生怕打扰到他。
那略显苍老的声音再一次停止,秦安尘转头望去,只见紫阳道人望着黑乎乎的河水,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秦安尘看着紫阳道人这一副模样,也不便打扰,心中回味着刚刚的故事,感慨万千。他心道:“若是以后我也能遇到这样的朋友,我也要向两位老前辈这般洒脱无惧那些所谓的规矩。我心本自由,何故要随波逐流?我便是我,以诚待我者,我以诚待之,反之必诛!”
两人都不说话,就这样并肩坐着,双目望向远方。若是让旁人看到,这一老一少俨然是一对落魄祖孙。
不知过了多久,紫阳道人回过神来,看着身旁依旧呆望远方的秦安尘,脸上露出一些慈祥之色。他睹物思怀,心中不禁叹道:“许多年前的自己,也如同此子这般懵懂,如今一晃已过双甲,故地重游,却早已物是人非了。”
紫阳道人回忆着当年之事。初见青鸟真人时的惊愕,不解,也随着时间慢慢消散。
他开口低声道:“尘儿,有时候众听途说的事情并不一定是事实。家师当年对我提及青鸟真人时,曾问过我一个问题,何为正邪?”
言到此,他的口气不由加重了几分,一旁的秦安尘身体微微一颤,却不知如何作答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