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礼义廉耻都顾不上了。
值得一提的是,主管此次吏治、土地改革的正是高松。在吏部尚书空缺,圣上罢免了吏部右侍郎后,他以黑马之姿连越三级成为新一任吏部右侍郎。
升任文选清吏司主事并不是运气,折柳亭一别,也不是毛头小子的心血来潮,这个三十有七的男子,将名垂青史。
胳膊拧不过大腿,在徒棣的铁血手段下,土地改革按照他所想的进行着。同时,金陵传来了好消息,二等战船哨船已经完工。徒棣批示辛坦领着辛家军登上了这艘战船,威慑南部海关。之前从闽南、广东跑到江浙一带的倭寇再次失去根据地,与欧巴罗人勾结,占据远离内陆的茜香国(注1)。此时茜香国的土著居民还是一群用树叶遮挡重点部位的野蛮人。
邻海诸国对大周的丝绸、香料、瓷器的需求量非常大,很多人看出海上贸易利润巨大,又没有倭寇打劫,陆陆续续有人放弃了田地去从商,这间接也为土地改革减少了一些阻力。
如此,在皇帝的精神支持、关税贸易的物质支持下,贾蓉等人开始筹建威力最为强大的宝船。
对取消海禁一事,最为积极的反而是贾蔷。香料在海外绝对是暴利,贾蔷早年就琢磨过把已经无法卖钱的残碎药材配合香料磨成粉,制作成香囊,如此不仅有香味还能预防疾病。
如今贾蓉忙于造船,贾蔷也不想逊色于他,贾陈氏留下的铺子就有药材铺,香囊如果不需要做得精致也很简单,江南一带秀娘多的是,如此他只需要联系金陵卖香料的商贾就行。
却说荣国府被抄家、王家倒台后,圣上就取消了原来的几家皇商,薛姨妈就领着薛蟠、夏金桂及薛蟠的嫡子回了金陵。而薛宝钗由三郡主牵线指给了她二哥做了侍妾,是为宝夫人。
夏金桂虽然很爱闹事,薛姨妈看在她丰厚的嫁妆上也忍了,毕竟如今一家子能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准都靠得她。而香菱则因为夏金桂的嫉妒配给了夏家一个管事,薛蟠在夏金桂的管束下不敢再纳妾。后来夏金桂怀了孕,也许母亲天性使然,她的脾气收敛了许多,最后为薛家生下嫡长子。如此,一家人也算和和乐乐地回了金陵。
薛蟠夫妇有了哥儿也算是齐心协力行商,为子孙攒家业。在听到贾蔷在大量收买香料时,薛蟠主动搭上贾蔷。
薛蟠打了个千:“蔷二爷!”
这个称呼已经有很多年没听到了,贾蔷看着眼前瘦削的男子,一时间没认出来。“敢问阁下贵姓?”
薛蟠如今做了父亲,也不是当年那个火气上来就打死人的家伙,他脸上堆着笑,说道:“蔷二爷贵人多忘事,我是薛蟠,在京都时我们还一同吃过酒。”
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贾蔷也笑道:“相逢不如偶遇,那就去喝一杯?”
“我做东,这边请!”
两人随意吃了几杯酒,薛蟠还是沉不住气先说道:“听闻蔷二爷在寻香料商?”
“确是如此,不过薛家不是开当铺的么?”
“拙荆是十里桂花夏家的当家人,经营盆栽与香料。”
桂花干颗粒小,不需要再磨细,而且香气浓郁持久、保存时间长,确实不错。贾蔷回道:“金陵香料商人众多,我为何一定选了你家呢?”
薛蟠赔笑道:“实不相瞒,我们两家革除皇商一职后,过去来往的商户也几乎断了关系,家中有老母幼子,不能坐吃山空。如果你选了我家,我愿意让一成利。”
人再怎么变,里面的芯子还是差不多的,薛蟠并不是做生意的料,但是对亲人倒是不错。不过在商言商,贾蔷故意沉吟道:“可是,我已经与别家谈得差不多了,此时反悔……”
“夏家桂花本是供应皇宫的,品质绝对出众,蔷二爷,你随我先去看看吧?”
“看在我们是故交,就随你走一趟吧!”
薛蟠欣喜应了,其实家中情况比他说的更糟,受到贾、王家的牵连,薛蟠本也没什么好名声,压根没人愿意跟他做生意,而薛家财产都换了没用的爵位,一家人如今在吃夏家的老底。
薛蟠领着贾蔷看了一些桂花干,贾蔷对这些桂花干的品质非常满意,与薛蟠约定今后只有供应完贾蔷这边才可以再卖给别人,薛蟠觉得这并不是什么苛刻的条件,连忙应下。两人看过协议各自签字画押不提。
而贾蔷的香囊翻洋过海,刚经历过黑死病没多少年的欧巴罗人对医药一类十分渴求,佩戴这种香囊成为了新的潮流。
作者有话要说:注1:茜香国就是琉球即台湾。有一种说法书中探春和番可能就嫁到了这里,这是以清朝为背景考虑的,而本文是参考明朝,此时台湾还很落后,所以也就不存在和番的问题。
另,上一章少了探春,我补上了,她和贾环一样被王夫人卖掉了。
其实我觉得古代的田地就跟现在的房子一样。如果人人都要纳税,房子越多税额越高,也许会好些吧……
然后官员俸禄,高一些,也许会少一些人去贪污。明朝初期真是低的不得了,而朱元璋对贪官又惩罚得特别严重(剥人皮什么的),但依然很多人前赴后继,就是因为不贪污完全活不下去。
PS:看盗文也就算了,最无奈的是看盗文还把收藏删了,跟作者群里的朋友们交流过,大家都面临这样的尴尬。出游各国部分我打算删减了,本来想开个新坑关于三国的,也算了。唉~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