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里红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7浪涌(中)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一个六品台院侍御史,爬到正四品的御史中丞,想来也是一个稳妥的人。

    ******

    天色将黑,谢长珩才略带倦色赶回了家。

    初盈赶忙亲自拧了热帕子,递给他,没有催促询问,而是去找了家常衣服过来,闷声不吭给他换上,又递了热茶过去。

    “没事。”谢长珩微笑看着妻子,继而觉得这话安慰的有些敷衍,低了声,“已经跟岳父他们商量的差不多,不会出大乱子的。”

    “不是哄我?”

    “不哄你。”谢长珩见她神色放松不少,微笑道:“天塌不了,别自己吓自己了。”

    初盈要比他矮半个头,仰面笑道:“反正有高个儿在上头撑着呢。”

    妻子一副依赖自己的样子,让谢长珩心内微动,伸手揽她在怀,“放心吧,一定给你撑住了。”

    ----其实那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那样大的手笔,还要得到皇帝那边的默许,还得仔细筹谋一番才行。

    但是并不想跟妻子说这些,外头的风风雨雨本来就该男人扛,家里的妻儿老小,不想让她们担惊受怕、寝食难安。

    儿子……,真的应该有一个儿子了。

    自己可以教他读书、写字,教他做人的道理,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后面再添几个弟弟妹妹,享受儿女绕膝的欢乐。

    毫无缘故的,这种念头突然变得浓烈起来。

    或许,越是在这种风雨飘摇之际,才更能感受到儿孙多、枝叶繁茂的好处,----比方自己还有几个能使得上的兄弟,也不至于这么独自奔走。

    可惜这话不好对妻子说,本来她就一直为孩子的事悬心,说了更加重她的压力,沉默之余,越发觉得有些倦怠寂寥。

    到了夜里搂了妻子在怀里,却只是安安生生的睡了一觉。

    丈夫的情绪低落,做为枕边人的初盈不可能没有察觉,想着是为弹劾的事担心,也没有往深处琢磨,梳洗完毕去给婆婆请了安。

    一大早,又开始了当家主母的生活。

    与此同时,初慧则被太后留在了懿慈宫说话。

    孙太后站在一株盆景前面,手里拿着一把小银剪子,认真的修剪着多余枝叶,漫不经心问道:“听人说,那家米铺还有傅家的人入份子?”

    初芸和马氏入份子是事实,初慧知道避不过,回道:“都是舍妹年轻不懂事,跟着人胡闹,回头我便好好的教训她。”

    “且不急。”孙太后停下剪子,转头道:“皇后还要教导两位皇子,这才是正事,切莫本末倒置了才是,耽误了皇家的子嗣。”

    ----这话说得重了,有皇后不能教导皇子的嫌疑。

    初慧知道太后会给自己下马威,但没想到说得如此……,不好接口,但是又不能不接,正在为难之际,一个嬷嬷匆忙走了进来回话。

    “什么?”孙太后听完嬷嬷的耳语,大为光火,看向初慧的眼光带出一丝怒气,冷笑道:“咱们的皇上,和皇后还真是鹣鲽情深呢。”

    初慧心中惊疑,难道皇帝在朝堂上帮傅家说话了?

    可惜后宫和前面不好通气,皇帝也不是可以随便谈心的丈夫,家里人又进不来,自己根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不敢多说多错,只得闷声不吭的低了头。

    “回吧!”孙太后的声音里带出凌厉,扔了小银剪,“眼看赟哥儿一天天大了,皇后还是回去多加教导,告诉他什么是江山社稷、祖宗基业,多讲些治国之家的道理。”

    ----竟然连皇帝也都训斥上了。

    初慧一个字也不敢辩解,恭敬道:“臣妾告退。”

    孙太后看向前面朝堂的方向,一声冷哼。

    底下的人弹劾谢家、傅家,皇帝不然没有严加斥责,后来御史中丞叶兰行站出来请缨查案,居然还力排众议同意了!

    当然了,这个“众”大都是站在孙家这边的。

    可是谁不知道叶家的那点子事,早点依附谢家,后来仰仗傅家,自家人查自家人能查出什么来?皇帝明显存了和稀泥的打算,想把事情揭过去。

    若是这次让傅家轻易逃过去,岂不是太便宜了!

    孙太后派人去传了话,让皇帝下朝以后过来一趟。

    自己这边琢磨了一番,大致想定了说词,因而一见皇帝,便道:“你表弟志高的年纪不小了,哀家想着让他往后多历练几番,将来也给皇上添个臂膀,是得找点事给他做做。”

    表弟?皇帝尽力忍着面上没有变色,回道:“母后说的是。”

    孙太后叹了口气,“听说京城里有米铺吃死了人,还牵扯到了皇后娘家?”不等皇帝回答,又道:“不如……,就让志高去练一回手吧。”

    皇帝迟疑道:“儿子已经安排了人,是从前御史台叶大夫的长子……”

    “皇帝。”孙太后换了语重心长的口气,“这种事可轻可重的,未免外人查起案怎么知道深浅?闹大了,皇后的脸上也不好看。”

    一副为傅家着想的姿态,要是初慧在场,只怕不知道该做何表情才好。

    皇帝略作沉吟,道:“让朕回去想想。”

    这一想,不知道想到什么时候了。

    孙太后对皇帝的拖延战术很是不满,声音转冷,“皇帝从前小的时候,是皇子里面最听话懂事的,如今大了有本事了,哀家说的话便不中听了。”

    一个“孝”字压下去,皇帝也不得不开口解释,“母后,儿子并不敢。”

    孙太后意气稍平,接着道:“哀家这也是为了皇帝你好,想当初……,孙家上下为皇帝鞍前马后,总不能将来后继无人吧?志高能干了,皇帝不也多一个能臣。”

    ----这是提醒皇帝,当初是怎么爬上这龙椅的。

    “多谢母后一番好意关心。”皇帝微垂眼帘,看不出到底是何表情,不过想来也好不到哪儿去,沉默了半晌,方道:“母后说得是,那就让表弟一起审理此案。”

    皇帝最终不得不妥协了。

    孙太后有着胜利者的骄傲和满意,也退了一步。

    没说把叶兰行踢出去,而是道:“皇帝身边也该有些年轻人,那叶兰行既然是叶家之后,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