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6章 物似人非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资治通鉴》——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白话之意是——天子的职责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什么是礼教,就是法纪,什么是区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别,什么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

    皇帝唯有一人,天命时运。而这公、侯、卿、大夫等名分,是天下男人追逐也。

    对于苏蔬,她所做的一切到目前为止,与男人寒窗苦读也好勾心斗角也好,所为不过是地位,她所做的一切或者说是被命运推着走,或者说是随心所欲,没有根本的目标。

    此番来阳谷,不过是因为家仆李三的复仇,如今该抓的抓该判的判该死的死,她静心等候姬少游回来,取得徽宗首肯,知县抓知府,她无权判决,除非更上级或者皇上。

    又过了些天,风雪不止,寒冬莅临,姬少游才从汴梁赶回,苏蔬得到的并非是徽宗对苏蔬抓东平府知府鲁雄的应允,而是责令她立即赶回汴梁,至于阳谷县,会有人上任接替她的职务。

    苏蔬被弄了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询问了姬少游一些苏家和将军府的事,便命人收拾行装,圣旨不可违,准备回汴梁。

    袭香边收拾边嘀咕:“奇怪,姬少侠都从汴梁打了来回,为何司空将军不来接当家的你?他走之前说好的。”

    苏蔬何尝不奇怪,但姬少游只说麒麟很好。如今在将军府,老夫人对那小娃宠溺有加,司空轩武也好,每日上朝练武,至于他为何不回阳谷接苏蔬,他只说不知。

    聪慧如苏蔬,感觉他眼神飘忽,似有心事。追问下不说,苏蔬也不再逼他,反正阳谷离汴梁很近,不久便归,到时一切便知晓。

    新任未到,衙门不能无主,苏蔬叮嘱阎斧好好负责衙门之事,并承诺。回到汴梁,极力举荐他为知县。

    对此,阎斧不抱希望,自己是小吏,离知县距离遥遥,但亦感激苏蔬的厚爱。特别告诉她,“大人,我那拙荆,有喜了,小人感谢大人和洛小姐。”

    苏蔬为她高兴,更佩服洛青依,医术卓绝,加以历练,比及年月。完全可以拥有其父洛神医成就。

    一天后。苏蔬带着自己的人,就要赶回汴梁,她依旧是男装,剩下的人除了术虎巴阿、姬少游、洛青依、袭香、韦小宝、大山大河。还多了个铁锅。

    她出衙门口,却见大门外人山人海,皆是阳谷的百姓,男女老少,拎着鸡的抱着鸭的举着猪肉的提着干果的拿着馒头的,见苏蔬出,同声高呼“青天大老爷”,齐刷刷跪下,这是来给苏蔬送行。

    这一刻,苏蔬泪在眼眶中打转,才发觉自己这趟阳谷之行,将成为人生中重要的片段被记忆收存。

    她下了马,走至百姓面前,告诉大家,礼物都拿回去,她心领了,虽然礼轻情意重,主要是自己旅途中不方便携带太多物什。

    百姓中纷纷有人抹眼泪,情真意切,不舍苏蔬。

    苏蔬重新上马,挥手告别,眼望跪伏在地的百姓,心里愤愤道:他年我若为青帝……

    忽然高喊一声:“启程!”

    ﹡﹡﹡﹡﹡﹡﹡﹡﹡﹡﹡﹡﹡﹡﹡﹡﹡﹡

    又是不过十天左右的路程,回到汴梁。

    进了城发现李三、雷大力等几个家仆等在城门口,见了她,李三远远跪倒,咚咚磕头,泪水涟涟,他是感恩苏蔬给他报仇雪恨。

    苏蔬过去扶起,轻声道:“此后,汴梁苏家,就是你的家。”

    李三点头,“小人一定会尽心尽力干活。”

    雷大力嘿嘿一笑,“当家的,李魁新琢磨了几道菜,正等你回来品评。”

    然后,他又告诉苏蔬一个振奋的消息,燕儿已经生产,是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苏蔬高兴的道:“真的!”就要往家赶。

    袭香在一边嘟囔:“以前都是司空将军来接你,为何他此次不见人影?”

    苏蔬心里一沉,神色黯然,蓦地想起自己第一次来汴梁,司空轩武顶着风雪守候在城门口等着自己的情景,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不是爱情到最后,都是以左手握右手的漠然收场?她淡淡一笑道:“走吧,回家,看儿子去。”

    被袭香扶着上了马车,没等钻进车厢,听背后有人高喊:“马惊了,让开!”

    她猛然回头,但见一辆马车从城内的方向疾驰而来,那马跑的疯了一般,不停颠簸,至于车帘时不时的掀起,里面坐着一位女子,她手抓车厢两边,面色惊慌。

    不过眨眼间,那马车到了她这辆车旁边,两下里交错,苏蔬不及思索,一咬牙,嗖的跳上那惊马之背,那马感觉到有人,使劲尥蹶子,差点把她摔下,她紧紧抓住马鬃,然后高呼:“畜生,停下!”

    谁知那马根本不听她的,正在此时,韦小宝口哨声起,那马突然就乖乖的停了下来,打着响鼻,哼哼唧唧,不知是不情愿,还是疲累所至。

    苏蔬手捂心口,惊惧非常,手指韦小宝气道:“臭小子,为何不早点,非得等你师父我摔死吗。”

    她下了马,车内的女子惊魂未定,也下了车,对她道了个万福,说话却非常淡定,道:“多谢公子救命。”

    苏蔬打量她,大约三十左右,肤白如玉,身材高挑,样貌清丽,衣着朴素淡雅,乌发堆云,只简单的插着一个发簪,如出水清莲,丽质天成。

    这时从后面呼啦啦跑来几个家仆模样的人,朝这女子喊道:“先生,先生你怎么样?”

    先生?苏蔬奇怪。

    那女子对家仆道:“切莫当街大呼小叫,有失礼仪,我很好,是这位壮士相救。”

    苏蔬摘下帽子,呵呵一笑,“姐姐错爱,我也是女人耶。”

    那女子秀眉一挑,打量苏蔬一番,高兴道:“原来是位女侠,我叫云镶蓝,是云氏学堂的先生。”

    原来是位女先生,这倒让苏蔬惊奇,因为在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得,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公认“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人得不到和男子相同的受教育机会,只有少数例外者因种种机缘而成为德才兼备、名震一方的学者,这位女先生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开学堂。

    苏蔬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