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活捉花木兰
走到了河北境内,突然听到有人喊马嘶的声音,他们催马往厮杀的地方赶去。来到一个高岗上,往人喊马嘶的方向观瞧。罗成认得是幽州的人马在追赶的像是突厥人,率领幽州人马的大将是张公谨。突厥一员大将勇猛异常,正在与张公谨大战在一起,突厥人马边打边撤退。
罗成道:“是张公谨率领的幽州人马在追击突厥人,这些突厥人经常在幽州境内抢掠老百姓。真是一帮杀不尽的强盗。待我去助张公谨一臂之力。”说着他跃马挺枪冲向敌阵。
司马行空、李世民、孙小圣都跟了过去。
只见罗成冲到阵前,一挺手中银枪,高声叫道:“张将军,待我来擒这突厥强盗。”说着他一枪刺向突厥勇将。
张公谨看到是罗成来了,非常高兴道:“是少王爷,这些杀不尽的突厥强盗,守着北边的疆界罢了,却到我们这里大肆抢掠。这个就是突厥可汗,今天必将他正法。”
突厥勇将名叫曷娑那,是西突厥可汗,乃始毕可汗之弟,居于北方。刘武周派人请他一同侵犯中原。他就带领五千人马前来助刘武周。他们看到中原什么都好,就开始四处抢掠。他们是游牧民族,骑马射箭就如家常便饭,各个马上功夫了得,来去如风。
今天,幽州王罗艺得到突厥人来到幽州境内抢掠的消息,就派张公谨、史大奈、金甲,童环,率领一万人马前去围剿。刚好将突厥人马截住厮杀。眼看着突厥人马且战且走,又要逃之夭夭。刚好罗成他们赶到。
罗成枪法精奇,银枪如白蛇吐信,银龙出水,枪枪刺向曷娑那可汗的要害。
曷娑那可汗使用的是一杆长矛,他的武功也非常了得,长矛左遮右挡,堪堪将罗成的攻势阻住,但已经头上见汗。
罗成继续加强攻势。
曷娑那感到罗成的枪法太高明了,总是从不可想象的方向刺出,让人防不胜防,又力大枪急。眼看着就要被罗成刺于马下。
这时,他的后队统领花木兰,率领后队人马冲了过来,她用中原话喊道:“白脸将军,休要伤我可汗!”她马快枪急,一挺手中长枪刺向罗成。
罗成只好放过曷娑那可汗,和花木兰战在一起。
曷娑那可汗一直被罗成的银枪逼得透不过气来,想逃跑都没有机会,他看到花木兰带领后军前来救他,急忙打马如飞的逃了开去。
花木兰虽然武功了得,但终不是罗成的对手。十几个回合被罗成擒了过来。
张公谨一见,带领人马挥军掩杀,曷娑那的人马被杀得狼狈逃窜。一直追了二十多里才收兵回营。
回到大营,罗成看到俘虏群里被自己生擒活捉的花木兰,就将她带到营帐问道:“我看你小小年纪武功了得,面白唇红,说的又是中原话,看相貌不像是突厥人,你叫什么名字?是中原人吗?”
花木兰道:“我名叫花木兰,父母都是河北人,多年前因避祸到了突厥。”
罗成道:“你既然是中原人,不如就在我军中,你可愿意?”
花木兰道:“我看你也是善良之人,在你手下当兵,我自是愿意。”
司马行空听到她说名叫花木兰,知道历史书上有一个名叫花木兰的女英雄,就仔细打量花木兰,越看越像女子,想她可能就是书上记载的奇女子。就试探的问道:“我看你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很像女子?”
花木兰一听顿时面红耳赤,无言以答。
司马行空一看,果然被自己猜中,又问道:“不知为什么父母舍得让你一个女子当兵打仗?”
花木兰长叹一声道:“说来话长,我们那里都是征兵制,男子十五岁到五十岁都得去当兵,我家中只有父母我和一个妹妹,父亲年老又有病,我不忍心让父亲去当兵,就女扮男妆当了兵。•;;•;;•;;•;;•;;•;;。”
原来花木兰的父亲姓花名弧,字乘之,河北人,为千夫长。娶一妻袁氏,也是中原人。因移一种木兰树,培养了数年,都没有开花,因花木兰出生时,此树忽然开花茂盛,所以其父母即取其名曰木兰。后又生一女,名又兰。又兰小木兰四岁,姿色都与那木兰无异。花木兰生来眉清目秀,声音洪亮,迥与其他女孩。花乘之将他竟如儿子一般教养,教他武功,骑马舞枪,开弓射箭。到了十来岁,不愿意做针线,纺纱织布,女红之活,偏喜欢读书识字,学习兵法。
其时曷娑那可汗征兵募丁,花木兰年已十七岁,已长成大人。北方人家,女工有限,弓马是家家俱备的,花木兰时常骑着马,到旷野处去骑马射箭。父母见他长成,要给他找一个人家,花木兰只是不同意,也就搁下了。
一日听见其父回来,对着妻子说道:“目下曷娑那可汗,召募军丁,我系军籍,为千夫长,恐怕我免不得要去当兵。”
妻子袁氏说道:“你今年纪已老,又有病,不比年轻时,怎么好再去当兵?”
花乘之道:“我又没有儿子,可以顶补,怎么可以免得?”
袁氏道:“拼用几两银子,或可以求免。”
花乘之道:“都是这样用了银子告退了,军丁从何处来。何况咱们又没有银子。”
袁氏道:“不要说你年老难去冲锋破敌,就是家中这一窝儿老小,抛下又怎么样过活?”
花乘之道:“且到时再说。”过了几日,军牌雪片般下来,催促花弧去点卯。乘之无奈,只有随众去。那知道军情急迫,发下了行军粮,限三日内即要起身,惹得一家万千忧闷。
花木兰心中想道:“当初战国时,吴与越交战,孙武子操练女兵,如果当兵也可以女儿为之。观史书上边,有绣旗女将,隋初有锦伞夫人,人皆称其杀敌捍勇。难道这些女子,都是没有父母的?当时时势,想也是逼于王事,勉强从征,反得名标青史。现今我木兰之父如此高年,上无哥哥,下只有妹妹,今若出门,家里又倚靠何人?如果战死沙场,骸骨何能载归乡里。不如我改作男装,替父充军,只要自己机灵,一定不会败露。或者一二年之间,还有回乡之日,能报生身父母之恩,岂不是好。但不知我改了男人装束,可否像男子。”
忙在房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