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差一点被俘。所以,彭城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之一,名气极大。
彭城之战结束之后,刘邦向西溃退,项羽一路追杀,直至荥阳、成皋一带刘邦才成功地阻击了项羽的追击。
20.黥布叛楚丢失屏障刘邦诱降黥布刘邦在彭城吃了个大亏,但是,刘邦在从彭城向荥阳败退的途中还做了一件对整个战局影响深远的大事:诱降黥布。
黥布是项羽手下的第一悍将,作战十分勇猛,非常能打。巨鹿之战中第一个被派过河与秦军作战的是他,打入刘邦重兵防守的函谷关的也是他。项羽分封十八诸侯王,项羽部下受封的唯黥布一人(当阳君黥布为楚将,常冠军,故立布为九江王,都六)。
但是,项羽到齐地平叛时向黥布征兵,黥布沒有亲自來,只派了手下人带四千士兵参战;项羽反攻彭城,黥布也沒有参加彭城之战。但是,黥布受封之后,对项羽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因此,项羽与黥布之是产生了隔阂。可是,项羽考虑到当时北方有齐、赵叛乱,西方有汉王刘邦叛乱,唯独南方的黥布沒有叛楚(项王方北忧齐赵,西患汉,所与者独九江王)。而且,项羽又非常看重黥布的才华,还打算利用黥布的军事才能,因此,项羽沒有兴师问罪(又多布材,欲亲用之,以故未击),只派人去斥责黥布(数使使者诮让召布)。但是,项羽的斥责让黥布感到非常害怕,他唯恐项羽不能容他(布愈恐,不敢往)。
恰在此时,刘邦在从彭城向西逃跑的途中,提出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策略:寻找同盟军,共同对付项羽。刘邦向张良提出了一个重大战略问題:我想把函谷关以东的地方献出來,谁能和我一道打败项羽(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
张良头脑极其清醒,他只提出了三个人:韩信、彭越与黥布。韩信是刘邦手下唯一可用的人(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黥布是楚军中的勇将,刚刚和项羽产生矛盾(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刚刚在梁地起兵。所以,黥布、彭越都是可用之人,赶快抓住这两个人(此两人可急使)。刘邦立即行动,策反黥布。
刘邦在彭城吃了败仗,在逃往荥阳的途中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成立以反对项羽为目标的盟军。这是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刘邦曾经对手下人说过:谁能为我出使淮南,让九江王黥布举兵叛楚,把项的困在淮南几个月,我就可以稳稳当当地夺取天下。
孰能为我使淮南,令之发兵倍楚,留项王数月,我之取天下可以百全。(《魏豹彭越列传》)公能令布举兵叛楚,项的必留在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高祖本纪》)刘邦这番话透露出直到他彭城战败之初,他都认为:他刘邦可以很轻松地夺取天下。这就是刘邦在楚汉相争开始时的战略思想――速胜论。
但是,残酷的现实让刘邦明白:迅速打败项羽是不现实的,只能结成统一战线,最终打败项羽才有可能。
刘邦手下一个侍从主动要求出使淮南说降九江王黥布。这位使者对黥布讲了三点:第一,你黥布已经得罪了项羽。
项羽平齐,九江王你只派了四千士兵,自己沒有亲自参战;项羽平定彭城,你九江王黥布也沒有参战,只是观望。因此,你的作为已经使项羽非常反感了。
第二,项羽只是表面强大。
项羽杀死义帝,背弃盟约,只是表面的强大;而且,项羽军队需要长途跋涉运送军需。刘邦依托荥阳、成皋的险要地势,足以抵挡项羽,是真正的强大。
第三,背楚归汉,待遇依旧。
你只要背楚归汉,拖住项羽几个月,刘邦就可以夺得整个天下(夫大王发兵而倍楚,项王必留,留数月,汉之取天下可以万全)。那时,你肯定可以做淮南王。
黥布这个人,勇猛无比,但是,他就像三国时期的吕布,见利忘义。所以,经刘邦使者的这么一番开导,想到自己已经得罪了项羽,跟着项羽也沒有好果子吃;既然刘邦如此看重我,我何不投奔刘邦?反正跟项的当九江王,跟刘邦当淮南王,名称不一样,结果都一样。
于是,面对项羽使者咄咄逼人的斥责和刘邦使者随和诱人的劝告,黥布最终做出了叛楚归汉的决定。
刘邦诱降黥布的初衷显然过于幼稚,因为有项羽在世,刘邦绝对不可能几个月内就平定天下。但是,彭城之战后刘邦逐渐形成的统一战线思想,及其统一战线思想的贯彻施行,却是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的决定性因素。
黥布对项羽來说太重要了!在项羽的功劳簿上,每一次战绩都有黥布的巨大贡献。而且,作为九江王的黥布所处的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黥布的九江王国正好处在项羽西楚都城彭城的南面,是彭城的南方屏障。黥布的叛楚,对项羽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因为,失去黥布使项羽不但失去了一员勇将,而且,使项羽在战略上逐渐失了去南方屏障。因此,黥布叛楚是刘邦战略上的一个重大胜利,同时也是项羽战略上的一大失败。
项羽战略迷糊彭城之战是以项羽的胜利而结束的,但是,项羽这一次的胜利和巨鹿之战的胜利有着明显的不同:巨鹿之战是项羽军事生涯的巅峰。这一仗确立了项羽在反秦武装中的领导地位,使项羽走向了他人生的顶峰。此时的项羽成为天下诸侯盟主,刘邦的实力远不及项羽,因此,巨鹿之战后的项羽掌握着刘邦的生死存亡。
彭城之战虽然项羽胜利了,但是,他的胜利从战略上说非常有限。
项羽胜利仅仅是收复了被刘邦占领的西楚国土,西楚国土本身并沒有扩张。
项羽入关时拥有四十万大军,刘邦只有十万军队;可是,到了刘邦进攻彭城之时,他已经拥有了五十六万大军。虽然刘邦的主力在彭城之战中几乎全军覆灭,但是,荥阳、成皋以西直至关中,都还在刘邦的掌握之中。全部关中、部分关东之地这一战略地区的人力、物力、领土都可供他调用。因此,刘邦彭城战败,但仍然摆脱了鸿门宴前后随时可能被项羽消灭的危险境地;因此,刘邦的战略劣势与巨鹿之战后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改观。所以,彭城之战刘邦的失败中包含着胜利的因素。
由于项羽不能越过荥阳向西进兵,更不能把战争引向关中、巴蜀,彭城大捷始终只是一个局部战场的胜利,项羽无法把彭城大捷发展成为全局性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