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为无法摆脱的境遇。
黑洞产生的过程:通常恒星的最初只含氢元素,恒星内部的氢原子时刻相互碰撞,发生聚变。由于恒星质量很大,聚变产生的能量与恒星万有引力抗衡,以维持恒星结构的稳定。由于聚变,氢原子内部结构最终发生改变,破裂并组成新的元素——氦元素。接着,氦元素也参与聚变,改变结构,生成锂元素。如此类推,按照元素周期表的顺序,会依次有铍元素、硼元素、碳元素、氮元素等生成。直至铁元素生成,该恒星便会坍塌。这是由于铁元素相当稳定不能参与聚变,而铁元素存在于恒星内部,导致恒星内部不具有足够的能量与质量巨大的恒星的万有引力抗衡,从而引发恒星坍塌,最终形成黑洞。
黑洞通常是因为它们聚拢周围的气体产生辐射而被发现的,这一过程被称为吸积。
即使到了今天,恒星依然是由气体云在其自身引力作用下坍缩碎裂,进而通过吸积周围气体而形成的。行星(包括地球)也是在新形成的恒星周围通过气体和岩石的聚集而形成的。但是当中央天体是一个黑洞时,吸积就会展现出它最为壮观的一面。然而黑洞并不是什么都吸收的,它也往外边散发质子。
根据公式我们知道密度=质量/体积,为了让黑洞密度无限大,那就说明黑洞的体积要无限小,然后质量要无限大,这样才能成为黑洞。黑洞是由一些恒星“灭亡”后所形成的死星,它的质量极大,体积极小。当然黑洞像任何星球一样,也有灭亡的那天。”
多哥听的直吐舌头:“想不到黑洞这么厉害!”迪迪尔博士点了点头:“对,黑洞无处不在,在你们人类居住的银河系中,就有两个巨大的黑洞,它们分别位于NGC3842和NGC4889星系,在银河系的中心地带,距离地球约2。7万光年,每个质量约为太阳的100亿倍。”多哥又问道:“那人类知不知道那两个黑洞?”迪迪尔博士扶了一下镜框,说:“人类其实很聪明,在你们地球上也有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和史蒂芬。霍金,他们思维的敏锐、钻研的深度都令我们敬佩不已。他们通过研究预测了黑洞的存在,并由其他人一步步证实了他们预测的准确性。可惜的是人类的思维不能移植,不能快速地把尖端知识复制给另外的人。否则,人类可能早已经找到了我们的星球。不过,即便如此,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人类迟早有一天会找到我们的。”
多哥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你是怎么从黑洞里面逃脱的?”迪迪尔博士神情地望了一眼自己的飞碟,然后说到:“我的飞碟并没有被吸进黑洞里,就在我感觉我们快要融化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大爆炸,是那个黑洞,不知道是它内部原因还是有更大的一个黑洞对它进行了捕捉。一瞬间,像几千万颗原子弹爆炸的黑洞冲击波将飞碟猛地推向了反方向。我感觉自己就像坐在一条小木船里,在大海里遇到了大风浪,没有丝毫的招架之力,任凭风暴将我吹响何方。飞碟仪器显示,我们被冲击波整整向东推进了2万光年,进入了一个非常陌生的星系,我从来没有来过这里。我一边观察周围环境,一边慢慢调整飞碟,检查仪器,还好,一切正常。我再次用无线电联系星球总部,这次成功了,根据电波,总部测算出出了我的位置,告诉给了我正确的航向。总部指示,让我返回星球,修整后再重新去空间站。我打开了自动检测仪器,检查了飞碟,最后决定继续向空间站进发,总部同意了我的意见。飞了大概有1万光年,我感觉有点困了,就将飞碟设置为自动飞行模式,趴在主控台上眯上了眼。十分钟后,飞碟剧烈的晃动将我惊醒,电子屏幕显示,数以百计的导弹正向飞碟迎面飞来,我闯入一个陌生的星球领域了!我赶紧将向前的推动力转换成反推动力,在左右前后躲闪的同时不断加速。那些导弹在飞碟左右爆炸,就像人类燃放的礼花一样,五彩缤纷,非常壮观。就在我自认为驶出了陌生星球领域,到达安全地带时,电子屏幕又闪了起来,三颗飞毛腿跟踪导弹从三个方向向我扑来!电子识别系统自动辨识提示我。糟糕!我赶紧又开始逃跑,被飞毛腿跟上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那家伙速度快,导航准,一个不留神被击中,我就完蛋了。我将飞碟连续爬高,在三个飞毛腿无限接近时突然拉低,想让那三个家伙撞在一起,没想到,那三个家伙居然皮蹭皮地聚在一起上飞一秒钟后突然分开,又从三个方向向我追来。我不停地加速,打开了电子干扰系统,但好像无济于事,三颗飞毛腿依旧紧紧盯着我。我打开了瞄准器,锁定了它们,释放了三颗反导导弹,飞在最前面的两颗飞毛腿被飞碟释放的反导导弹成功拦截,冒出两个巨大的火球,但后面的第三颗飞毛腿导弹,在快碰上反导导弹时突然降低飞行,躲过了拦截,加速向我追来。我的天!没想到这个陌生星球的飞毛腿导弹这么灵敏!我开始不停地翻滚、爬高、拉低来躲避这个紧紧咬住我不放的家伙。突然,飞碟能量灯闪了起来!系统提示:能量不足,请尽快返回!能量不足,请尽快返回!剩下的能量只能保持飞碟1。5万光年的飞行距离了,飞碟进入自动匀速飞行,节省能源。后面的飞毛腿毫不犹豫地赶了上来,我闭上了眼……只觉得飞船被重重的一击,之后就没有了动静,我睁开眼,看到那颗飞毛腿在距飞碟一秒的距离下坠爆炸,腾起巨大的火球,原来,它的能量也用光了,在撞击飞碟的一瞬间它的推动力完全消失,在太空引力的作用下,直直坠了下去。好险!我长出一口气,打开搜索雷达,检测最近的补给站,雷达显示是地球,我就驾驶飞碟向地球飞来。在穿越大气层时,我关掉了能量,因为能量只有一丁点儿了,我必须将它留着用来迫降。大裂谷位于赤道附近,引力最小,我将迫降点选择在了这里。关掉了能源之后,飞碟在地球引力以及自身向下速度的联合作用下,急速穿透大气层,飞碟外层冒起了层层火花,飞碟内的温度达到了几千度,如果不是防护服,我早就被烧焦了。穿过大气层之后,我启动了能源开关,飞碟按照预先设好的程序向大裂谷迫降,在离地一千公里时,能量耗尽,飞碟失去了控制,我只好启动自动跳伞程序,座椅将我弹出了飞碟……如果不是你们,我可能就死了,”迪迪尔紧紧握住了多哥的手。
多哥像个做了好人好事的小孩子一样,面对着迪迪尔博士的感谢,脸“唰”一下子就红了,他的右手被袖珍博士紧紧握着,左手不停地抓耳挠腮,尾巴左摇右晃,最后,他苦思冥想了半天,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