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蚂蚁蓝眼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无语。但终于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师傅说话向来是说一不二的。再说师傅劳累一生,是该歇歇了。他在几十年间,经手造了那么多亭台楼阁、锦绣山庄,却没有一座是属于自己的。如今,他要为自己盖一处房子,还不应该吗?

    那一天,徒子徒孙们全都喝得大醉。他们很伤感,他们太留恋师傅。“圣手石匠”是他们的荣誉和骄傲。走遍天下,只要说出他们的师傅,人们就会刮目相看。那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名字。现在,他们觉得异常孤独,一棵大树没有了。可他们又无法说出自己的依恋。因为师傅委实太累,他需要休息。

    生日过后,大家都没回去。他们要亲手为师傅盖一处漂亮精致的房子。草儿洼虽然不大,盖几进庭院还是足够的。

    于是忙着选地、构图、备料,分头忙开了。

    但老石匠让大家不要忙。他说只要帮他运来石料就行了。徒子徒孙们先还不解,但很快都明白了。为自己盖房,想来师傅筹划已久,自然成竹在胸,无须另外构图。至于地皮,以师傅一生的积蓄,买下整个草儿洼也不成问题。草儿洼的百姓只要有钱,尽可以迁居别处。说不定师傅已和他们说好了。

    有徒弟问及地皮,老石匠指指他的三间窝棚和周围一片地面:“扒……扒掉!……原地……造造……”

    徒弟们素知师傅口拙,多年相随,已使他们善于根据手势体察师傅的意图。老石匠到底没把话说明白,但徒弟们全懂了:师傅要造楼。

    扒掉窝棚,原地破土,是师傅不愿惊动草儿洼其他人家。师傅不是那种不顾邻里的人。但这点地皮盖不成几进大院,自然只能造楼了。着!造楼。地面虽不宽敞,如果盖成百尺飞楼,却也别具情趣呢。师傅的着想到底不同一般。

    果然,施工开始,师傅让掘地七丈,乖乖。七丈就是七十尺呢。然后一层层铺上料石。全是有角有棱的大方石,中间又用沙浆灌缝。凝固之后,就像埋进整整一座小山。他们跟随师傅多年,什么亭台楼阁都造过,却从来不曾打过如此牢固的地基。于是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七丈深的地基,足可盖百尺飞楼。是了。

    在老石匠的徒弟中,不乏有学问的人。有人便给大家描述了一幅极具情致的景观:百尺飞楼在草儿洼鹤立鸡群,插长堤,入浮云,巍巍耸立,登斯楼也,白日看黄河东流,浪里飞舟;黄昏听涛声夜雨,渔舟晚唱;入夜,临窗一壶酒,慢慢品味。回首处,浪涌堤,铮铮鸣溅,一生辛劳,砖石无语,尽在人间……

    可是谁也没想到,地基打好,师傅却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个小石屋的图样。然后用脚搓掉,让徒弟们照图施工。徒子徒孙一看,全都哈哈大笑。说师傅你开玩笑吧?这算什么百尺飞楼?老鳖盖一样。师傅以手代言,比比画画,说我没让你们盖百尺飞楼,我就盖个小石屋,足可容身了。徒弟们说,师傅缺钱花我们大伙凑。师傅说我不缺钱,我的钱多得没法花。徒弟们说师傅你怕招惹人眼惹麻烦。师傅说我从来就不怕麻烦。徒弟们说那你为啥要盖这么个小石屋子。师傅说你们不懂,我想盖这小石屋子已经好多年了。徒弟们说既是盖个小石屋,又何必把地基打这么深呢。师傅说你们还是不懂,这座小石屋就要这么深的地基。

    大家呆呆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师傅怕是糊涂了,他的这些念头怪怪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他们知道,师傅的话是极难更改的。

    可怎么能盖这样的小屋呢,这算个啥呀?一个最普通的石匠也会垒这种小屋的。但你老人家是圣手石匠哎!造这样一个老鳖盖,就把你一世英名给毁啦。当世人会说你江郎才尽,后世百代会说你徒有虚名。

    数百徒子徒孙齐刷刷跪倒,说孩儿们大胆请你老人家改一次金口,咱不造小石屋,咱造一座百尺飞楼,一切都不用你操心,就依俺们这一回吧。这也许是你经手的最后一个建筑了,不能给后人留下笑柄。

    老石匠把打头的几位高徒扶起,摇摇头苦笑了。他抬抬手让大伙全起来,说师傅的用心你们不懂。我一生造了那么多锦绣楼阁,寺庙宝塔,可真正有价值的也许只有这座小石屋。你们别再说什么了,就照我说的盖,不准走样。记住,不准走样!

    大家还能说什么呢,只好纳着闷施工。

    小石屋很快造好了。

    草儿洼的土著们围着看稀罕,哧哧发笑。

    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座不伦不类的建筑。屋墙全用三尺厚的青条石砌成,石缝间不仅灌有泥浆,而且嵌有铜锭。四个屋角内方外圆,滑溜溜呈椭圆形。屋顶不用砖瓦檩条,更不用芦苇茅草,全用条石封顶,砌成拱形。

    整座小石屋像焊结在大地上,矮小坚固。

    老石匠倒背手转了一圈又一圈,显然非常满意。他点点头:“蛮好!……蛮……蛮……”

    可徒子徒孙们围住小石屋只想哭。

    天啊,一代圣手石匠和他的众多高徒,居然造了这么个东西,一个奇丑无比的老鳖盖。

    小石屋实是太丑陋了。

    在老石匠一生所有的建筑中,没有比它更丑、更不显眼的了。即使一个最拙劣的石匠,也有权利嘲笑它。

    但它确实出自一代名家之手!

    在草儿洼人面前,他的徒子徒孙们垂手而立,默默无语。他们感到的是难堪、沮丧、羞愧和耻辱。

    那时,的确没人能理解。没有人能看到它的价值,包括他的众多的徒子徒孙。

    当时,一切正如他们的徒弟们所预料的那样,一时间,老石匠和他的小石屋被世人传为笑谈。一代宗师名声扫地。

    然而当时光把一代代人化为枯骨,一代代人又降生到世上的时候,人们终于发现了它不寻常的价值所在。

    在漫长的岁月里,凶猛的黄河水如天河倒悬,一次次破堤而出。滔滔黄水可以恣肆地吞下整座村庄城镇,席卷一片又一片荒原,却终于不能摇撼小石屋。

    这个丑陋的小石屋不声不响地创造了奇迹。

    当中原数省千百万老百姓被洪水追得四散奔逃的时候,当遥远的京都龙廷在一次次快马飞报中大惊失色的时候,小石屋正顽强地据守着它脚下的那一寸土地。

    它像一架大山的顶峰,整个沉重的山体深深埋藏在大地之中。

    它已和整个大地焊结为一体。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