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蒋介石日记揭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章 1949年(一)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月22日】

    此次失败最大原因,乃在于新制度未能成熟与确定,而旧制度已放弃崩溃,在此新旧交接紧要危急之刻。而所恃以建国救民之基本条件,完全失去,焉得不为之失败!

    这是蒋介石于1949年1月21日“引退”的次日所写的日记,只好在这里自圆其说啦!

    【2月1日】

    为政二十年对于社会改造与民众福利着手太少,而党政军事教育人员,更未注意三民主义之实行,今后对于一切教育,皆应以民主为基础。亡羊补牢未始已晚也。

    这一段日记也可以视作蒋介石日后在台湾执行土地改革之决心的准备。此日记是他引退后在故乡奉化溪口所写。

    【2月3日】

    近日军民心理动摇已极,无人无地不表现其悲观主义之情绪,可说对剿匪戡乱信心及对革命与国家之责任心完全丧失,尤对领袖之信仰心亦不存在,此种精神之影响,比之于**之暴动阴谋更为危急。上海同济大学生击伤市长,舞女结队捣毁社会局,以及申新纱厂之暴动,皆为**在我经济中心捣乱,扰害社会,颠覆政府做有计划之暴动。虽情势愈急,险象万状,唯余之信心绝未为**虚声暴动所动摇,自信尽我人事,不忧不惧,必能打破此一最大最后之难关而获得最后胜利与成功也。

    当中共提名蒋介石为战犯时,他曾有强烈之反应。以后美代理国务卿及总统杜鲁门亦提出此举之不公平,蒋介石即记入1948年12月31日之本月反省中。

    及至接近局势最黯淡之阶段时,他写了这则日记。

    至此他仍将与中共军队作战视为他“主持”之对日抗战之延长,上下信心之关系亦应一切如前。及至险象毕露,他之不服输的态度,亦与在南京武汉撤退时无异。

    可是,亦即在写此一段时,文中也承认城市中军民普遍地厌战,国民党统治已经摇摇欲坠。

    【2月5日】

    **于今日广播,明白表示:“不承认李宗仁所代表之南京政府”。未知李宗仁与邵力子、张治中等人当作何感想也。彼等哄颜还至此,当计其革命历史与人格乎?

    李上台后,蒋介石诸事不与合作,并处处给他制造麻烦,蒋李之间的斗争更加激化了。李宗仁于此困境中开始了对中共的和谈。

    1949年1月22日,李电邀李济深、章伯钧、张东荪等共同策划和平运动。与此同时,又命行政院派邵力子、张治中、黄绍?、彭昭贤为和谈代表,等候和中共商定地点后,进行和谈。又派邵力子到上海访见宋庆龄、章士钊、颜惠卿、黄炎培、罗隆基、张澜等人,请求为和谈有所促进。

    看到李宗仁的活动后,中共于23日发表声明:(一)与南京政府谈判,并非承认南京政府,乃因其尚控制若干军队;(二)谈判地点,俟北平解放后在北平举行;(三)反对彭昭贤为南京政府代表;(四)战犯必须惩治,李宗仁亦不能免。李宗仁见此情况,又赶紧表明“和谈诚意”特命行政院实行七项措施:

    (一)将各地“剿匪总司令部”改为“军政长官公署”;(二)取消全国戒严令,接近前线地区,待停火后取消;(三)裁撤“戡乱建国总队”;(四)释放政治犯;(五)启封一切在戡乱期被封之报馆、杂志;(六)撤销特种刑事法庭,废止特刑条例;(七)通令停止特务活动,对人民不能非法逮捕。

    但行政院并未完全照办。27日,李宗仁又致电毛泽东,声明他同意在八项条件基础上谈判,请中共迅速指派和谈代表。这个电报李未与孙科商量,也未经中常会和中政会讨论,蒋得知后立即打电话和孙科联系,要孙抵制李宗仁,迁院广州。孙科唯蒋命是从,便于28日、29日和内阁要员离南京到上海;并议决于2月4日将行政院迁往广州。蒋也决定将中央常务会议移往广州举行,以便进一步控制行政院。这种迁院决议,孙科连李宗仁代总统也不告诉,实在是根本不把李代总统放在眼里。蒋不仅策动孙科行政院,还策动立法委员前往广州。凡赴广州者,每人送船票一张,美金百元,并且给港币三百元的特别津贴。但留沪多数立委,仍愿到南京支持李宗仁。蒋“引退”后,把李宗仁的南京政府搞得四分五裂,难以工作。

    中共又要求李宗仁与美国断交和帮助消灭蒋军势力,但李不答应。

    中共则于2月5日发表广播声明,不承认李宗仁南京政府。对此,正中蒋介石下怀,他非常高兴,于当天写下了如上日记。

    【3月28日】

    可决定其为十足的投降之代表。但**是否接受其投降,是一问題耳。李宗仁和谈方案,其中心条件,无异于协同**消灭国军之基础耳。

    关于和谈限度问題,蒋介石给定了个“基调”:一、“确保长江以南若干省份的完整,由国民党领导”。二、“使双方在未來政府中保持同等的发言地位”。三,关于军队改编问題,确定双方比例,“自行整编”。这个和谈限度实质上是一个“划江而治”的所谓“平等的和平”方案。与中共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相距十万八千里。

    孙科与代总统李宗仁闹分裂,遂于3月7日辞去行政院长职务。四分五裂的国民党,行将崩溃,行政院院长一职,也乏人问津,大概都不愿出來做国民政府的送葬人。李宗仁求何应钦出來帮忙,何说:他沒有蒋先生的赞许,不敢做任何事情。李宗仁派吴忠信同张治中到溪口,请求蒋介石允许何应钦出任行政院长。蒋介石给何打电话,相当冷淡地说:“既然德邻想让你担任那个职务,接受下來吧。”国民政府这才有人组阁。

    张治中、吴忠信这次來溪口,还有一件事,就是想劝蒋介石出国。因为李宗仁说:“现在这种政出多门,一国三公的情形,谁也不能做事,我如何能领导?”李还威胁说:“我们管不了,就交还给蒋吧!总统不过是代理,一走就可以了事的。”李宗仁还将劝蒋介石出洋的消息透露出去。于是中外报纸都登出:国民党几个重要人物正在劝蒋出洋云云。

    蒋介石在溪口气愤地对张治中、吴忠信说:“他们逼我下野是可以的,要逼我‘亡命’就不行!下野后我就是个普通国民,哪里都可以自由居住,何况是在我的家乡!”他这几句话,把别人的嘴巴封住了。

    国民党和谈代表团于1949年3月24日正式组成,并制定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