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宛然谢绝之。
【5月21日】
自我军克服四平街后,共军主力溃败,故其态度又为之一变。且因我拒绝斯大林邀请访俄之约,故**乃不能不依赖美国马歇尔之调停。
从5月份起,蒋介石春风得意,不可一世。这时美国已帮助蒋介石将其正规军的百分之八十,约160万人调集到内战前线,并于5月19日攻克四平,21日攻克公主岭。
本來,早在1945年12月27日国共双方及马歇尔“三人小组”即已由马歇尔提出偏向蒋介石的四项方案,其中一项明确规定:“中国内部及东北境内所有军队立即停止调动”。1946年1月10日“三人小组”正式发布“一切战争停止,军队调动一律停止”的命令。两军于13日午夜12时停战。然而,蒋介石为了抢占更多地盘,便下令他们军队于14日午夜向广大解放区进犯。其实蒋介石于1月3日就下达命令:“我军应予停战令未下前,占领有利地区。已下令前进某地而尚未到达者,应催促星夜前进。……行动希秘密迅速,勿资共方借口。”
中共方面,对此当然要针锋相对,进行反击。
东三省,是1946年3月27日才接受《东北停战协议》。但4月1日,蒋介石又借对东北行使主权,继续发兵东北,进犯东北民主联军。5月间。杜聿明指挥所部侵占了四平街、长春、永吉等众多大中城市。
停战协定被蒋介石撕得粉碎,反得意地说“**乃不得不仍赖美国马歇尔为之调停”这真是不打自招。
【5月31日】
此次婉拒斯大林邀约赴俄会议,为我外交成败之重大关键。若以马歇尔最近对余之态度而言,诚令人绝望,然余深知俄国扶助中共赤化中国之一贯政策,决不能因余之赴约而有所转移,且徒增马歇尔之疑忌,是适中斯大林离间中、美之阴谋耳。故对美、对俄之外交政策,决不能以马歇尔个人一时之好恶而变更我基本国策。
斯大林在莫斯科权衡了时局之后,决定请蒋介石到莫斯科來会谈,以讨论对东北的重新安排;新的安排将把美国人排除在外。
斯大林知道美国根本不会在乎被人排挤在东北之外,他们关心的事主要是避免过多地卷入。
不出斯大林所料,马歇尔将军和杜鲁门总统都强烈要求蒋介石接受斯大林的邀请。然而他们也有重重顾虑,他们担心东北将來会纳入苏联的经济。
他们认为,斯大林的这一建议增加了国共双方在既沒有美国也沒有苏联介入的情况下联合统治东北的可能性。于是,马歇尔便加倍努力地劝说蒋介石与共产党建立一个联合政府。
然而,蒋介石对于这些建议置若罔闻。他很清楚――虽然美国人还沒有明白――他的政府和美国政府之间已不可能制定出对付苏联的共同策略。因此,他做出蕴藻浜了一项重大的决定――“必要的话,将单独抵抗苏联的侵略”。他不会同意“建立联合政府”而使中国受到削弱。于是,他拒绝了斯大林的邀请。
【6月13日】
**猛犯四平,更番进扑,有苏俄代表团15人与日俘3万人参加。
蒋介石日记所指为三战四平(四平攻坚战)。四平是敌重点设防城市。四平陷入包围后,杜聿明一面下令四平守军(第71军;第13军;第53军榴炮营;十二保安区17团;辽北保安第1团、第2团;公主岭保安大队;装甲第9中队;宪兵队;铁道警备队;48兵站……)大修工事,准备死守。一面星夜从锦州方面抽调93军到沈阳。又再三要求援兵,最后,蒋介石不得不同意调53军驰援东北。敌军企图集中兵力从长春和沈阳两个方面援四平,以打通中长路,恢复长沈间的联系。
战斗经过:1?路西战斗:6月11日外围战开始。12日晚,为断敌空运,辽吉纵队三师首先攻占四平西部机场,全歼守敌71军运输营和保安团一个营共600余人。13日晚8时20分,一纵二师4团2营以勇猛利落之行动攻下的外围据点,歼敌4个连,守敌多次疯狂反击均被击退……2?东路战斗:突破口为西南角与西北角,此战21日下午开始,距蒋氏日记时间尚远,略去。
当时敌军说:“共军装备低劣,一无飞机,二无大炮,对铜墙铁壁的四平,必将是一筹莫展;”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也吹嘘说:“四平固若金汤,国军训练有素,共军难越雷池一步……”
当时香港《华侨日报》沈阳特讯说:“四平街之争夺战愈演愈烈。16日上午共军以4个团兵力冲入市区,当即与国军发生惨烈白刃战,战况之惨前未曾有,为东北历次战计所仅见。”
这即是“猛”与“更番”之现实,无可非难。至于所说苏俄代表团与日俘,无从而知,查遍史料,毫无痕迹。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