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虽顽寇尚未戢其凶锋,然胜利之始基,业已奠定,前途之光明、希望无穷。抗战形势,有渐次进入一新阶段之趋势,一方面将更加困难,然一方面必更加进步。必须实行团结全民、巩固与扩大抗日阵线,坚持持久战争,动员新生力量,克服困难,准备反攻。在此过程中,敌人必利用欧洲事变与吾国弱点,策劝各种不利于吾国统一团结之破坏阴谋。因此,同人认为此时期中之统一团结,此任何时期为重要,唯有各党各派及全国人民克尽最善之努力,在先生统一领导之下,严防与击破敌人破坏阴谋,清洗国人之悲观情绪,提高民族觉悟及胜利信心,并施行新阶段中必要的战时政策,方能达到停止敌人之进攻,准备战争反击之目的。因武汉紧张,故欲恩來同志不待会议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完毕,即行返汉,晋谒先生,商承一切。未尽之意,概括恩來面陈。泽东坚决相信国共两党之长期团结,必能支持长期战争。敌虽凶顽,终必失败。四万万五千万人之中华民族,终必能于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克服困难,准备力量,实行反攻,驱除顽寇,而使自己雄立于东亚。此心此志,知先生必有同感也。专此布臆,敬祝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蒋总统秘录》第一册,第71页。
在保卫武汉期间,各党各派也都竭尽全力。宋美龄领导成立的“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在武汉举办战时妇女干部训练班。参加训练班的妇女干部,在抗战中作了许多有益妇女儿童工作。当时帮助训练妇女干部的有邓颖超、吴贻芳、刘清扬等同志。冯玉祥夫人李德全也投入其中工作。
这时,全国军民形成了积极抗战的局面,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新气象。
【11月7日】
人生实一大冒险,无此冒险性即无人生矣。
蒋介石是一个大冒险家。在这里业经他慷慨坦白地承认了!
【11月20日】
上星期处理广州失守重案之后,不料又有长沙失火重案之处理。……南北奔走,难关重重,何日得已!但只要所发生不测之困难皆能为我所克服,则胜利更近矣!
武汉失守后,日军主力一路沿粤汉线继续南进。
11月11日,日军进入湖南北部,接着攻占岳阳,进逼长沙。蒋介石以为日军必夺取长沙,在长沙的一次会议上说:“火车和火车头都向西南退,把铁路都挤满了怎么办?都烧掉了算了。”
11月12日,蒋介石在这种“焦土战术”思想指导下,令侍从室主任林蔚电令湖南省主席张治中:
“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要密准备,勿误!”
当日(11月12日),张治中和长沙警备司令酆悌奉命决定,由警备第二团团长徐鬓为放火总指挥,以3人为1组,共编100组,计300人,等日军进攻长沙时,就执行放火计划。徐鬓在奉命后,通知部属:如闻警报或看见一处起火即可放火。
冯玉祥听说要实行“焦土战术”,很不赞成,见到蒋介石问他:反攻时,我们自己住什么地方,蒋回答:“这也是很要紧的”,表示同意冯玉祥的意见。
不料,当天晚上,刚好南门外的伤兵医院不慎失火,警备团士兵误认为是放火信号,于是放火组在全市放起火來。
由于政府当局事先未向市民预告,再加上沒有疏散措施,一夜之间,大火吞沒了整个长沙城,直到14日大火方熄灭,全市房屋烧毁了三分之二,无数人家被毁,有2万名伤病士兵和老弱病残市民葬身火海。实际上,日军并沒有进攻长沙。长沙大火,引起中外谴责。
11月16日晚,蒋介石从南岳山中亲自來长沙视察火情,只见全市一片焦土瓦砾,市民怨声载道。蒋介石声言要“彻查肇事祸首”。
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
“长沙警备司令酆悌、警备第2团团长徐鬓误信谣言,惊慌躁切,辱职殃民,罪无可遁;省会警察局长文重孚未奉命令放弃职守;皆处死刑。湖南省政府张治中用人失察,防范疏忽,革职留用;责成善后以观后效。”
这便是“长沙大火”之真相,蒋介石不能说沒有罪责,更不能说这是“所发生不测之困难”。
长沙大火,后來也曾被和日军勾结的汪精卫之流借題发挥作为攻击蒋介石的口实。
蒋介石面临武汉失守,广州失陷,长沙大火,再加上汪派与日勾结……确实是“南北奔走,难关重重”,弄得他焦头烂额。不过他还算比较清醒,对胜利仍存信心。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