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蒋介石日记揭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1938年(四)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话中断,“上着”不灵;速战速决业已失败,急欲亡我,谈何容易!

    蒋介石抱定:答应我无条件撤兵,恢复战前状态(东三省和内蒙古可以不要),就与你谈和;反之我就与你打。你苦于经济、军力不足分配未必最后取胜,然而对你,久战不决,可是“致命伤也”。

    【7月5日】

    倭首相近卫昨忽销假视事,而倭王又先后召见坂垣、宇垣、近卫及参谋总长闲院宫,其必对华和战方针已有决定。

    坂垣态度忽变强硬,明白反对宇垣与我求和及由第三国调停之外交方针;但其实,仍外强中干,试探我是否为其威逼而屈服耳。

    日本天皇先后召见军、政大臣,商讨和战方针,结果如何呢?

    首先做出蕴藻浜反映的是“坂垣态度忽变强硬”,阻止“宇垣工作”进行,反对“由第三国调停”。

    “宇垣工作”已经半途中止。

    所谓“由第三国调停”,是指由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意大利驻华大使齐亚诺出面活动。他们通过麦朝枢向蒋介石提出:中国承认伪满,并参加德意日三个轴心协约,日本在中国无条件撤兵。蒋介石对此当即答应:“这条件太好了,……参加轴心同盟,这也合乎我的理想。”蒋本來对苏联、中共的联合是取之无奈,他更欣赏德、意、法西斯制度。

    但是,坂垣对此强烈反对,无非是想以武力压迫蒋介石,使其屈服投降。

    蒋介石经过最近的分析,得知:这是日本的“不战而胜”的“上着”失灵,而采取的下策,“其实,仍外强中干。”

    从卢沟桥事变到现在,日军实行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同时也给自己带來了日益增多的困难。战争的巨大消耗使日本国内军费剧增,人民生活不断恶化,国内人民厌战情绪不断增长。随着战局的扩大和战线的延长,兵力显得极端不足。加上速战速决战略计划的破产,已经到了无可奈何又强而为之的地步。

    日本已经到了这一步,蒋介石怎能屈从于它呢?此时的蒋介石是不怕战场上对阵的,他认为不管胜负,最终胜利属于我。

    【7月16日】

    国民参政会发表宣言,强调拥护政府团结御侮之诚意,此无异签复敌寇1月16日“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之声,使其知所畏惧,亦可见我政治力量大增矣!

    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中国国民党在武昌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讨论了党务问題和施政方针问題。关于党务问題,决定实行总裁制,以代行总理职权。大会推举蒋介石、汪精卫分任正副总裁。

    会议通过了《组织国民参政会案》、《非常时期经济方案》、《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等决议,会议还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发了电函。函中指出:“为增强政府与人民间的互信互助,为增加抗战救国的效能,健全民意机关的建立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同时此机关要有不仅建议和对政府咨询的作用,而且能有商量国事和计划内政外交的权力。”

    许多爱国志士也都积极要求建立民意机关,推动民主政治,以便集中国力,动员全民族,坚持抗战到底。

    基于來自各党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定:“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团结全国力量,集中全国之思虑与识见,以利国策之决定和推行。”

    依据这一决定,新设国民参政会,取代顾问性质的国防参议会。

    6月16日,由国民党中央发表了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总额为200名,其中国民党员有89名;共产党员被当作“经济团体与文化团体”,只有毛泽东、王明、秦邦宪、林祖涵、吴玉章、董必武、邓颖超7名;中国青年党7名;国家社会党6名;社会民主党1名;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名;无党派者89人。

    国民参政会第一次大会,于抗战一周年纪念日的7月7日在武汉开幕,由汪精卫任议长、张伯苓任副议长,均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蒋介石以国民党总裁身份在会上发表演说如下:

    “敌人之所以敢于轻视我国,其最大的理由,还不在军事方面;而是他看到我们国家内部不团结,政治不统一,沒有形成现代国家的基础。……但是,现在已表现我们全国一致抗战的组织和行动,使敌人不得不重新认识我全国国民的力量已团结集中于政府指挥之下,來排除侵略,这实在给予敌冠以致命的打击。”

    7月15日,大会最后一天,发表了宣言。

    它向中外宣布:中国要“动员一切物力、人力,为自卫,为人道,与此穷凶极恶之侵略者长期作战,以达到最后胜利之日为止”;各党各派要“舍小异而趋大同,翊赞统一,共同救国”;在政治上,“力求庶政之革新,树立民主政治之基础”;在经济上要“增进生产加速建设,务期巩固金融,开发资源,以求军需之自给并为民生之保障。”这些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受到与会者的赞同。

    中共代表,除毛泽东外,其他6名都参加了国民参政会,他们都对大会的成功表示满意。王明讲“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亲密团结因此加强。”林祖涵发言说:“在中国历史上沒有能比得上国民参政会的大会,奠定了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基础。”

    当然,大会还有很大的不足。会上,对如何坚持抗战,如何普遍地发动和组织广大民众积极参战,如何改善政治机构,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障人民出版、言论、集会、结论的自由和保障各个抗日党派合法存在等等问題,都沒有得到解决。

    蒋介石这天的日记对宣言的作用作了估计,同时对他的总裁身价大增,感到异常满意。因为宣言中特别有这一条:“否认国民政府,就是否认中国国家;仇视蒋委员长,就是仇视中华民族的国家意识。”

    【7月17日】

    沧县保定告急,华北大战又起。余以部队复杂指挥困难,至为焦灼,施自记:“唯有坚守城堡各据点待机出击,方可制胜。”晚间余觉心境一舒又自记曰:“此殆为乐从忧生之兆乎!”

    蒋介石日记未对任何战役详细分析检讨,通常对每一战役只提及一二句。所记以南方诸战役较北方为多,其亲自督导之战役较常提及。又通常忧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