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
上午,看俄国革命史终卷。
主中央军校纪念周。
令陈铭枢(第四军第十师师长)、张发奎(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两师,自韶州出发援湘。
下午,点入伍生第一团名。
28日,广东国民政府又派出第四军第十师师长陈铭枢和第十万师师长张发奎的两个师的兵力和李宗仁的第七军进入湖南援助唐生智。北伐军进入湖南后,唐生智分兵四路反攻敌军。北洋军阀的军队不战而退。
【7月1日】
国人无心肝,所部无血性,不自求进步,而一般萎靡若此,若非济之以猛与严,何能复兴民族,完成革命?唯雷霆霹雳之威,足以消散阴霾耳。
此时国民革命军虽拥有八个军十万人之师,然随征长江者,实不过五万。
7月1日,蒋介石经过各种准备,下达北伐动员令:先定三湘,再克武汉,与国民军会师中原,统一中国。
北伐动员会虽然已下,可蒋的心还放心不下。
面临北伐的国民革命军总兵力,计八个军,约十万人,但其中可能出动的部队,不过5万人。各军军长为:第一军何应钦、第二军谭延?、第三军朱培德、第四军李济深、第五军李福林、第六军程潜、第七军李宗仁、第八军唐生智。此外,有以八艘军舰构成的海军舰队及拥有飞机三架的空军一队。整个可供调遣的力量,就是这么多。
相对地,在北方军阀方面,吴佩孚所部,号称二十五万,与山东合计部署有三十五万人的实力。
敌军的兵力超过了国民革命军十倍。加以在装备与财力方面,革命军也远居于劣势状态。
似此情势,革命军正面发动全面战争,看來不啻是以卵击石;为此,乃决定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首先,将虎踞中原的吴佩孚打倒,继之,击败孙传芳,最后,再和张作霖决战,以统一中国。
附蒋介石下北伐部队动员令
本军继承先大元帅遗志,欲求贯彻革命主张,(收复民族地位),保障民众利益,必先打倒一切军阀,肃清反动势力,方得实行三民主义,完成国民革命。爰集大军,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继成遗志。除第四、第七两军先行出发协同第八军相机前进外,兹特将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各军前进集中计划,各项图表,随令颁发,仰即遵照。此令。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中正。此令原稿为:“本军为继承先大元帅之遗志,贯彻国民革命之主张,基于国家与民众利益,以打倒军阀反革命派,爰集大军,先肃清湖南,然复会师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联合,以期统一中国,完成国民革命。除第四、第七两军先行出发,协同第八军相机前进外,兹特将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各军前进集中计划,各项图表,随令颁发,仰即遵照。此令。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中正。”
附集中湖南计划
(一)敌人占据在湖南之湘乡、湘潭、醴陵一带,正在待援中。赣南军队亦有敌意,宜加注意,湘西原稿为“友军”。贺龙部现正进攻常、澧,彭汉章部亦到湘西麻阳。(二)北伐军以先行肃清湖南境内敌人,以便会师武汉为目的,拟集中兵力于永丰、衡山、攸县、茶陵之线。(三)各军为应付前方应战及掩护主力集中起见,其任务如左:1?第四军于七月十五日以前,先行集中安仁附近,如无别情,俟第三军先头部队到达郴州、安仁间,再移向攸县集中。2?第七军于七月六日以前,集中永丰附近。3?第四、第七两军集中完毕时,敌若來犯,应协同第八军反攻,努力击破敌人,相机进占长沙,另待后命。4?第八军仍在衡山附近集中,俟第四、第七两军集中完毕,如敌來犯,应协同该两军力图击破,进取长沙。若敌人于我第四、第七两军未集中完毕间,而以优势兵力压迫该军时,应以保全实力为主,暂退衡州,诱敌深入。俟第四、第七两军实行会战时,协同反攻,努力歼灭之。5?第二军向桂阳东向酃县前进时,其任务一方面威胁赣南敌军,一方面掩护我军主力集中,若未到酃县以前,被敌攻击时,应努力将敌击破,速向酃县集中。6?第五军第十六师之四十五团,集中桂阳,监视赣南敌军,保持第二军后方之联络。其余两团另有任务。7?第三军集中茶陵,第六军集中安仁,监视江西方面敌人,并策应正面。8?第一军集中衡州,为各方之策应。(四)兵站:1?兵站总监部在韶关;2?第四、第八两军兵站监部在耒阳;3?第一、第三两军兵站监部在郴州;4?第六军兵站监部在水兴;5?第二军兵站监部在桂阳,第五军之一团,归第二军代办;6?第七军兵站监部,如情况所许,务位置于衡州。(五)总司令部现驻广州,各军集中完毕后,进驻韶关。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中正。
【7月4日】
上午,开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议出师宣言、党员训令及誓师典礼等案。
下午,开军事委员会,议决整顿兵工厂案。
4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出师北伐宣言,号召全国各界赞助北伐。
【7月5日】
上午,续开中央全体会议,通过任吾为中央党部军人部部长(有任免所辖革命军及军事机关党代表之权)。
下午,与张、谭商谈政治委员会,归并中央委员会常务会议,而彼等则欲常务会议归并于政治会议。夜会议,卒以常务会议存在,而政治会议归并通过。
复赵恒惕电,劝其改图讨贼。
5日,蒋介石又任中央党部军人部部长。
附蒋介石复赵恒惕电
长沙赵炎午先生鉴:日前接诵快电,兹闻已抵长沙,深为感喟。湘、粤同为革命策源地,自湘与粤不同调,西南之团结破裂,北洋军阀愈无忌惮,遂至比年以來,无岁不战,西南各省受其构煽,迄无宁日,联省自治之说,只可涂饰一时之耳目,然而国家则已深受其祸矣。此次湘省战祸,全为竞秋受吴氏为伪命所构成,吴氏抱武力统一之迷梦,常不惜倒行逆施,以遂其大欲。其对于西南将士,几如帝国主义者之对于殖民地酋长,以嗾使其自相残杀为唯一妙计,竞秋之于孟潇,即认为兄弟阋墙之争,亦何至遽背全省人民之公意,悍然引异军入室乎?先总理曾誓北伐以讨曹、吴,今吴氏复起,中正必继先总理遗志以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