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失体面,不知今日不责,则明日放任更甚,履霜坚冰,所以养成本校如此之恶风。整顿纪律,是上官之责,敬礼事小,而纪律事大,不责下级敬礼,任其自便者,是其责任在上级督率不严,自坏其纪律,而非下级官之罪;倘上级责罚而下级失礼如故,是乃下级官长之罪也。以后如遇有下级官见上官不敬礼者,准上级官先行处罚,或记失礼者之过,而后呈报。如见下级官失礼,而不加其处罚,则坐上级官以对下级失礼之罪。须知礼节为军人精神之所寄,如无礼节,则纪律与精神无所表见。本校各官长学生,如不于此竭力整顿,则从此百事废弛,不可收拾,岂复有办学之必要。且不止下级见上级应敬礼不失,即同级或同学之间,不论先后,亦须互相敬礼为要。盖敬礼为亲爱之表示,非必论其彼此与先后也。现各处军佐及书记录事,更不知礼节为何物,以后应派专员教习,免干咎戾。兹从令到日起,着各部处团队切实规定,每日必须演习敬礼三十分钟,并将军人、军队、室内、室外等之敬礼,详为讲解,对于不敬礼之官生兵斗,务必严行干涉,否则即唯各部处团队长官奉令不力、训练无方者是问。此令。
【2月18日】
派孔庆睿为中央学校校长办公厅主任。
调任劳书一(军医处军医)为入伍生第六团卫生队队长。
曰:“闷坐愁城,不如意事连续而至,所谓屋倒适逢连夜雨也。公私两败,内外夹攻,欲愤而自杀,既而悟徇外为人之心太重,岂自强不息者哉。”
此时之蒋介石忧患愈甚,依旧“郁志终未舒”之慨,甚而“欲愤而自杀”,实难“排解”与“泄愤”。
蒋介石经过反复考虑,既然“无法解决辞职问題”就应“自强不息”,再向前跨进一步,去夺取国民党的军政大权,怎能甘心下野呢?!
【2月19日】
上午,致鲍罗廷书,长约数千言,旋与汪兆铭商议赴俄事。
近以怨尤丛集,环境险危,部下思想未能一致,而安乐非可与共,决定再度游俄,自以为新生命存亡之一大关键。季山嘉过访闻之,状似不安。
令驻省城教导师第一团及辎重队,调扎石龙、樟木头等处,入伍生总队第一团开赴惠州。
下午,携纬国逛第一公园,参观游艺会,晚后,送其起程回沪。
苏联顾问鲍罗廷是抱着最乐观的判断离开广州到北方的。
鲍罗廷曾与蒋介石研究关于北伐的事情。他说:革命不能停留在广州一地,因为它迟早要“衰退”。“长期停留在广东是不可能的”。北伐是唯一的出路。鲍罗廷建议:当革命力量自广州呈扇面展开时,它们可以把政治和经济改革计划带到各地。解放力量将会唤醒农民和工人。由于革命之风來势迅猛,资产阶级再也不可能像在广州那样扼杀变革。这样,就能导致土地改革的进行,保证革命的成功。鲍罗廷列举了准备北伐的必要步骤:制定一项政治和经济纲领;壮大国民党左翼势力;加强对农民和工人的宣传鼓动;使中国共产党更加布尔什维克化;增强军队中的左派情绪。
鲍罗廷说,他并非沒有意识到军队中的思想问題,尤其是那些新近并入到广州军队中去的部队。但到目前为止,旧军阀队伍的表现还是好的。虽然它们对革命的信仰不坚定,但还是能够使它们对国民革命和国民革命必须承担的一切义务有正确认识。他说,新的将领及其部下的问題不是很大,特别是“六位军长当中有四位算得上是可靠的,对他们几乎用不着怀疑……有了这些指挥官就可以做很多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鲍罗廷预计(或据说他预计)不会同这些将军们发生什么麻烦。
蒋介石感觉苏联顾问鲍罗廷对自己是信任的,于是写信求教。旋即一想,鞭长莫及,远水不解近渴,莫不如径直赴俄,何况时下“环境险危”。蒋氏又要施其惯用的以退为攻的伎俩了!
【2月20日】
上午,呈请改编国民革命军独立二师为第一军第十四师。
往河南南强中学参观游艺会。
下午,拟文稿,題为苏俄红军成立八周年纪念感言。
与李济深谈论,两广政治、军事、财政统一计划,实现有望。客去,惝恍殊甚,既而曰:人在于自强,患难可同,安乐难共,人情〔大抵如斯矣〕,吾何怪(乎彼)哉。
“人在于自强”。蒋介石“甚悔”辞职之举,觉得自己“太无耐力”了。他决定要自强,要“积极干去”。蒋介石改变策略,以先发制人的手段,向汪精卫和季山嘉进攻了。
【2月22日】
呈请解除东征总指挥职。
下午四时,回东山寓休息。叹曰:“政治生活,诚非人所过耳,处境若此,万万想不到也。道德云乎哉,感情云乎哉。”
晚,赴俄顾问宴,席终坐谈多主北伐从缓。
蒋介石是一个野心勃勃,内心复杂的人,一个民族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他是接受苏联顾问鲍罗廷北伐建议的,如今这个苏联顾问季山嘉唱起反调:“主北伐从缓”。北伐,是孙中山最早提出的,当初为了巩固南方而率部东征,现在应该实现孙中山的遗愿而北伐。蒋介石自认是孙中山的追随者与继承人。既然有人对自己产生疑惧,就应作出來看看,力主北伐!可眼下他蒋某人还沒有那个能力,还要看人脸色而行事。
【2月23日】
茂如言有人杀我,昨夜又见人厌我之状,余心滋怫,既而忍之,喜谀恶谤之人,即为患得患失之鄙夫,心地何不光明乃尔,切戒。
是日,军事委员会任命李济深为参谋总长。
摆在蒋介石面前的是矛盾重重,树敌过多:
首先,他同中国共产党的矛盾,他看到将來最大的敌人即斯也。远在黄埔,军校国民党特别党部选出的第三届执行委员,5人中就有4人是共产党员。到了今年(1926)春,军校和各军的政治部,几乎都是共产党员在工作。第一军中3个师的党代表,共产党就占了两人,9个团的党代表中国共产党占了7个。士兵中还建立了共产党组织。他还感到军校和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不是他这个校长和军长所能任意摆布的,这还了得!
其次,蒋介石同苏联顾问的矛盾,首先在北伐问題上,产生严重分歧。不去细说。
再次,蒋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